種給農民看 帶著農民幹

種給農民看 帶著農民幹

——汪清縣鮮食玉米新品種現場觀摩品鑑會側記

9月2日,秋高氣爽,萬里無雲。在汪清縣天橋嶺鎮天橋嶺村的一處田間,近百名幹部、農民望著路旁一片長勢喜人的玉米地,交流著自身感受,臉上洋溢著興奮和期待的神情。

這是汪清縣舉行的鮮食玉米新品種觀摩品鑑會現場,來自國家發改委汪清工作組、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汪清縣農業部門及各鄉鎮的農技幹部、種植大戶紛紛趕到現場,期待在第一時間瞭解甜糯玉米新品種和栽培技術示範成果。

近年來,汪清縣著力打造農特產品精深加工等特色產業,眾多農產品加工企業紛紛落戶汪清。儘管如此,由於種植品種單一、種植方式原始,玉米產品附加值低,農民單依靠種植面積增收,難度不小。國家發改委汪清工作組瞭解情況後,協調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在天橋嶺鎮天橋嶺村、大興溝鎮紅日村,於今年5月初,分別開闢了兩塊1公頃的試驗田,試種了8個甜、糯玉米品種。

“汪清縣種植玉米有歷史基礎,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有技術優勢,將二者有機結合,既發揮了技術優勢,又補齊汪清縣的短板,是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例項,進而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在汪清縣掛職的國家發改委幹部吳丕達表示。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高階農藝師楊萬深介紹,目前初步預估,試驗田的產量每公頃可達1。5萬公斤,與常規的普通玉米產量相似。此次試驗種植的8個甜、糯玉米品種,總體具有經濟附加值高、種植簡單等特點,更大的價值體現在整穗鮮食的產值方面,大大超過普通玉米籽粒銷售產值。透過實地試種和現場品鑑,從試種成果、口感品鑑等方面,可以綜合選定出適合汪清縣的種植品種,從提高玉米附加價值的方面入手,助力農民增加收入。

品鑑會上,幹部和農民聽取了農科專家對品種特性和田間栽培管理的情況介紹,到田間觀察植株的外觀長勢、病蟲害情況、抗倒伏性等。他們透過鮮食和蒸食的方式,從品質、色澤、甜度、糯性等方面分別對8個玉米品種成果進行品評。

品鑑臺前,雞冠鄉太安村的種植大戶唐國良嘗食了蒸煮後的甜糯玉米後讚不絕口。他告訴記者,每年家中都會種植50公頃左右玉米,以銷售玉米籽粒為主,此次參加品鑑會,就是要看看整穗銷售的鮮食玉米到底什麼樣,能帶來什麼樣的變化。“這個玉米嚐起來,有的甜、有的脆、有的黏,和家裡種的普通玉米大不一樣。這種玉米不用打粒,聽說整穗賣也能賣上好價錢。”唐國良說。“這些玉米口感真好,就是不知道將來大面積種植了,有沒有企業來收購。要是能提前籤合同,我們農民心裡就更有底了。”同唐國良一起來參觀的太安村民吳大姐興奮地說。

在人頭攢動的人群中,記者遇到了汪清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沈常闊。他表示,下一步將逐步建立甜糯玉米標準化生產整合技術示範帶,加快優良品種進村入戶,同時促進農產品加工企業和農民建立對接,將特色作物種植作為汪清縣種植業發展的新亮點和增長點,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支援。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鄭 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