捋順《堂吉訶德》中的時間與空間的變化,虛構與真實之間的交替

《堂吉訶德》下部 第四章內容概括:上一章中學士參孫與堂吉訶德、桑丘討論《堂吉訶德》上部中的問題,針對“有一些人埋怨作者記性不好或是故意作梗沒有交代是誰偷了桑喬的驢,只是寫到驢被偷走了。還說忘了交代在莫雷納山撿到的手提箱裡那一百個盾是怎麼處理的,以後再也沒有提起過,很多人都想知道那筆錢怎麼樣了,或者幹什麼用了。這又是一個很重要的漏洞。”這一章中關於驢的問題,桑丘回答說,“大概是作者弄錯了,要不就是印刷工人的疏忽。”;一百艾古斯金盾桑丘回答的更乾脆,“當然給老婆和孩子花了”。接著三個人又討論了作者正在全力找資料準備出下卷,併為作者證明,寫《堂吉訶德》並不是為了“貪圖錢和利”。這個時候,院子裡的“若昔難得”嘶鳴起來,堂吉訶德覺得是個好兆頭,於是他決定三四天後再次出征。

捋順《堂吉訶德》中的時間與空間的變化,虛構與真實之間的交替

關於桑丘的灰驢丟失問題,筆者有必要在這裡解釋一下。據1605年《堂吉訶德》第一部的馬德里第一版,桑丘的驢在二十五章到二十九章已丟失,卻沒有說明怎麼丟的。直到四十六章才又提到灰驢,也未說明怎麼又找到的。1605年馬德里第二版上,作者在第二十三章裡補上灰驢被竊數節,又在第三十章裡補上重獲灰驢數節。可是作者補上灰驢被竊後,只改了隨後“桑丘橫坐驢背”一句和同一章裡“桑丘照常騎驢跟隨”一句,此外另有幾處桑丘騎在驢上,都沒有改掉,因此造成灰驢已失而桑丘仍復騎著灰驢的謬誤。”。

捋順《堂吉訶德》中的時間與空間的變化,虛構與真實之間的交替

《堂吉訶德》下部 第四章 解讀 捋順《堂吉訶德》中的時間與空間的變化,虛構與真實之間的交替

我們可以說,《堂吉訶德》是一個人講的故事;確切的說,是一個敘述者根據流傳在民間的傳說和手稿,整理、修訂之後出版的故事。當然,我們知道,這個“敘述者”就是作者塞萬提斯本人;作者隱藏在小說中,不承認自己是作者,為讀者講述堂吉訶德的故事。而敘述者在小說中佔了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他出現的時候不多,但又時時刻刻陪在我們身邊。我們在閱讀文字的時候,要隨著敘述者敘述故事的時間與空間的變換,虛構與真實的交替,有意識的去調整閱讀視角,這樣才能掌握閱讀的主動權,否則,讀者難免會淪為一個稀裡糊塗的看客。

捋順《堂吉訶德》中的時間與空間的變化,虛構與真實之間的交替

我們捋順一下《堂吉訶德》這部小說內的時間與空間線索,虛構與真實的存在之處。敘述者在小說上卷前言中說,“我只想原原本本的講個故事……據蒙鐵爾地區的所有居民說,多年來,唐吉訶德在那一帶一直稱得上是最忠實的情人,最勇敢的騎士。”這段話已經清晰明確地告訴我們,小說內的時間是“多年來”,空間“蒙鐵爾地區”;也就是堂吉訶德的家鄉拉曼查流傳的民間故事。這裡我們注意的是,前言即是小說中“真實”的存在,是在敘述者的時間與空間之內,向我們敘述——敘述者寫前言的過程。讀者需要明確的是,此時閱讀小說已經開始,但是,小說中的故事還沒有開始。此時的堂吉訶德和桑丘已經長眠於斯,只是一個流傳在民間的“真實”的故事。

捋順《堂吉訶德》中的時間與空間的變化,虛構與真實之間的交替

當我們看到堂吉訶德和桑丘的身影出現在蒙鐵爾平原的時候,我們看到的則是堂吉訶德與桑丘是在那個“多年來”以前的時間與空間內遊走,實際上是小說內的虛構空間。而此時,我們正在敘述者的空間裡,和我們自己的時間裡,看著敘述者講述的故事。這種閱讀視角一直持續到小說第八章,敘述者說,到這裡沒有了下文。現在小說內的時間與空間又回到了敘述者的“真實”的時間與空間,我們看到敘述者為了尋找《堂吉訶德》接下來的故事煞費苦心,終於有一天在“托萊多的阿爾卡納碰到一個小孩,他正在兜售幾個筆記本和一些舊紙。”這些筆記本就是“阿拉伯歷史學家錫德·哈邁德·貝嫩赫利”所著的堂吉訶德冒險故事。筆記本里的冒險故事正巧接續第八章故事內容。

捋順《堂吉訶德》中的時間與空間的變化,虛構與真實之間的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