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的“道”究竟是什麼?搞明白了這個才算讀懂

《道德經》中的“道”究竟是什麼?搞明白了這個才算讀懂

《道德經》共81章,分為上下兩編,一為道,一為德。其中,“道”在全文出現70多次,“德”在全文出現40多次。

由此可見,在老子的心目中,“道”無疑是高於“德”的,且比“德”也重要得多。

那麼,《道德經》中的“道”到底是什麼?為何說只有搞明白了這個,才算真正讀懂了《道德經》?

《道德經》中的“道”究竟是什麼?搞明白了這個才算讀懂

寂兮廖兮

1

《道德經》開篇就講:“道可道,非常道”,又在第25章講:“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在第42章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此,我們可以對“道”的特性做一個基本判斷:

其一、道是不斷變化、無法捉摸的。

我們常說道士如果悟道可以成仙,但真正成仙的又有幾人?正是因為道的不可捉摸性,讓我們無法得到真正的道。為何不可捉摸,因為它極為微妙,且變化無窮。那我們是不是就此不求道了,也不是。雖然無法捉摸,但我們仍在孜孜以求,正如屈原所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求道的過程就是人生走向成熟的過程。

其二、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天地萬物的動力之源。

如今的科學理論認為,先有宇宙大爆炸,各種粒子、元素相互作用,長年累月演化出了萬物。但宇宙大爆炸之前呢?科學無法給出解釋。《道德經》給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這是老子首次在《道德經》中具體闡述道為何物。它先於天地而生,在寂寥空虛之處,獨立不改、迴圈不息。因為無法捉摸,老子也不知道它是什麼(或者叫什麼),只能簡單地將其表述為道。

然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裡的“三”並非實數,而是一個虛數,表示很多的意思。因為有了道,演化孕育出“一”,就是太極,太極分兩儀(即陰陽),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化萬物。因此說,道是宇宙本初的狀態,也是萬物執行的動力之源。

其三、道是萬事萬物相互的組合和關係鏈。

如上所述,為何說道生萬物,是萬物的動力之源呢?因為萬物正是在道的驅動下運動的。比如說,世界上的事物千千萬萬,但其構成的元素不超過118個,如果把所有事物分解到最小可分解的單位,我們不發現,基本粒子都是一樣的。因此,萬事萬物呈現出千姿百態,只是透過不同的關係鏈,組合不同而已。

其四、道生養萬事萬物卻不為所動,只按照自己的規律執行。

《道德經》第32章講:“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道孕育了萬物,卻並不隨萬物起舞,依舊按照自己的規律執行,天下沒有誰能使它服從自己。道對於天下來說,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歸流於它,使萬物自然賓服。

《道德經》中的“道”究竟是什麼?搞明白了這個才算讀懂

川穀之於江海

2

至此,我們對《道德經》中的“道”有了初步的認識。可以直白地說,道是世界萬物執行的主宰,但它不是神,也沒有實體。

實際上,西方哲學和科學界也對“道”有不同的表述。比如牛頓提出的“萬有引力”,就是世界萬物執行的動力之源,那麼它是道嗎?顯然不是。因為,與“萬有引力”相比,道有著更為複雜的執行規律。

其一、廣大無邊且執行不息。

《道德經》第25章又講:“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可見道是廣大無邊的,並且迴圈往復、執行不息。但道又很小、很簡單質樸,正如《道德經》第32章所說,“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

其二、無名無象,隱匿不可見。

《道德經》第4章講:“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意思是,“道”空虛無形,但它的作用又無窮無盡。深遠啊!它好像萬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鋒銳,消除它的紛擾,調和它的光輝,混同於塵垢,隱而不見,又好像實際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誰的後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其三、凡事不妄為,順其自然,但沒有一件事不是它的所為之結果。

《道德經》最重要的辯證法就是“無為,無不為”,這也是道最重要的行事風格。《道德經》第37章講:“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慾。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意思就是:道永遠是順任自然而無所作為的,卻又沒有什麼事情不是它所作為的結果。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則為政治民,萬事萬物就會自我化育、自生自滅而得以充分發展。自生自長而產生貪慾時,我就用“道”來鎮住它。用“道”的真樸來鎮服它,就不會產生貪慾之心,萬事萬物沒有貪慾之心,天下便自然而然達到穩定、安寧。

其四、萬事萬物效法於道,道效法於自己的自然本性。

《道德經》第25章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人取法於地,地取法於天,天取法於“道”,而道則遵從自己的自然本性。如何理解呢?無論人類多麼強大、科技多麼發達,最終是要靠土地養活;而土地是否肥沃、山川江河的變化,則要看天的眼色(比如氣候變化等),天如何執行呢?遵從道的法則,道則順其自然。

《道德經》中的“道”究竟是什麼?搞明白了這個才算讀懂

為而不爭,看淡輸贏

3

我們對什麼是“道”,以及它的執行規律瞭解之後,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啟示呢?我覺得可從以下三方面分析。

其一、為而不爭,看淡輸贏。

《道德經》第9章講:“功成身退,天之道”,第10章講:“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第73章講:“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第81章講:“天之道,利而不害”,說的都是“道”的“為而不爭”。

既然道“為而不爭”,故能“天長地久”,我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又何妨如此,為而不爭,看淡輸贏呢?

其二、看問題要深究源頭和本質。

隨著資訊爆炸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的人被淹沒在了資訊的汪洋,其最顯著的表現就是:浮光掠影,走馬觀花,情緒隨之也有很大波動,甚至衝動、偏激的行為越來越多。這些都是背道而馳的。

我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如果能靜下心來仔細探究,找到問題的源頭和本質,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途徑,這樣不是可以更好地解決問題嗎?

其三、辦事總是避免過度,適中就好。

《道德經》第5章講:“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意思是,說得越多、政令越多,人們反而更加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更進一步講就是說,凡事不要做過頭,避免過度,適中就好,這與儒家所講的“中庸之道”相一致。

《道德經》中的“道”究竟是什麼?搞明白了這個才算讀懂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