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白居易說竹,賞蘇東坡畫竹,心駐樓觀竹林

作 者:王安泉

來 源:秦嶺有四寶太白有四怪

(ID:qlysbtbysg2022)

走進樓觀竹林,方知竹子身披彩色霓虹趕時髦。

有的竹子青翠發出新枝,有的竹子蒼青蓬蓬勃勃。這片竹子渾身翠綠的,像身著朦朧紗衣的文靜少女。那片竹子通身金黃的,像貴氣滿身的白領。

有片竹子上下一錠墨黑,像陽光蒸曬的黝黑壯漢。有片竹子身著翠綠點染墨點,像風雨霜雪中苦難的跋涉者。有片竹身金黃中鑲嵌幾根綠線,像暴發者招搖過市的身影。有片竹身翠綠夾雜幾根金線,像富有才華氣度雍容的學者。

竹子的個頭參差,有的拔地而起,扶搖直上拂雲天。有的匍匐地面如鵝毛,楚楚動人拋媚眼。有的筆直挺立顯剛強,大有君子臨風的華彩。有的婀娜多姿顯苗條,如舞蹈的少女。有的一人高,有的半腰高。有的粗如水桶,有的細若鋼針。有的如崗哨屹然挺立,有的似老嫗塌肩駝背。有的生來節節臃腫挺肚腩,有的生來曲裡拐彎如柺棍。

聽白居易說竹,賞蘇東坡畫竹,心駐樓觀竹林

太白山人王安泉畫

竹子的調色盤上,青綠層次和色調千姿百態。

印象中的竹葉非青即翠,走進竹海細品味,方知竹葉色彩變化多。青的似青蛇,綠的似碧玉,亮的似翡翠。青綠鑲上白絲線,白色嵌入寶石綠。

人說空心竹,卻有箬竹愛實心。鵝毛竹的葉片,如麻雀身上的羽毛。碧玉相間竹的葉子指頭長,剛竹的葉子像匕首。箬竹葉子寬過手心,長過小臂,是端午包三角粽子的首選。竹筍脫下的張張赭色竹籜,是包扁平粽子的最愛。

忽然清風徐來,竹海搖曳生姿,萬千葉片沙沙作響。驚動鳥兒嘰嘰喳喳,振翅飛上雲間。攀援竹梢的青蛇,不慎掉落草叢。驚起野兔撒腳跳騰,狐子緊緊追趕,嚇得野雉呱啦啦連跑帶飛。掀動地面的枯黃落葉,沙沙爽爽地低吟,像大地的呼吸。

風大了,滿山的竹子俯下身,山低了一層。風過去,竹子簌簌挺起身,山又昂起頭。微風過竹林,聲音細得如怨如訴,似洞簫幽怨的長長嘆息。

陣風穿竹林,呼嘯吶喊,似玉笛暗飛,高亢激昂,慷慨悲壯。

“大風起兮雲飛揚”,

竹林奏鳴激盪人心的交響曲,地上的萬物擊節合奏,天上的日月星辰側耳聽。

試問竹林的來由,一位通文墨的遊客如數家珍。

竹子食用,可選竹筍、竹蓀、竹菌、竹茹,搭配成豐沛的食材食料,做出豐盛的食品。採下竹子芽尖,炮製可做茶飲,號曰竹葉青。國寶大熊貓,生來貪食竹子,一日不吃難得活。竹子用材,可以建屋,可以隔籬,可做用具。

竹子可做兵器,箭竹做成的箭桿,挺直輕便,不彎不翹,安裝箭簇,穿透力強,使上強弓勁弩,殺傷力曾為第一。剛竹金竹可做投槍,可做戈矛把柄。毛竹楠竹,運輸輕便,可搭營帳。歷代兵家政客,無不看重竹林。

史家司馬遷也在《史記·貨殖列傳》中驚歎樓觀竹海:“秦川千畝竹。”《逸史》載:“其大如櫞,其密如簣。”

從商代到明代,世人看重竹林的戰略價值。箭簇二字為竹字頭,《辭海》載竹字頭漢字224個。周代京城,地近樓觀竹海,設縣級竹政機構,督促種植,限量採伐,採竹筍、竹蓀,供應王室,加工竹製兵器及竹器,後代成定例。

秦設司竹監,漢設司竹長丞,劃入皇家上林苑。魏國設司竹都尉。隋末,李淵三女平陽公主,率領娘子軍,收編司竹武裝何潘仁等部,以司竹為據點,攻佔周圍數縣,與李淵軍東西夾攻長安,為唐王朝建立立下赫赫戰功。遂使唐代婦女,不讓鬚眉。

聽白居易說竹,賞蘇東坡畫竹,心駐樓觀竹林

太白山人王安泉畫

樓觀北的司竹鎮古廟,唐宋稱竹林宮,明清稱竹林寺,祀平陽公主,像旁有清光緒六年太學生袁志楷撰的對聯:“統宋金元明,鹹道火星即福星,清世推崇熒,惑眾編氓戴德,含靈竹園留古廟,念昔災消二曲;合南北東西,共呼聖母為慈母,唐宮誕育華,英名存世享祭,成仙成佛現真容,迄今年閱千餘。”

村民出於竹林防火的需要,禮敬平陽公主為火神娘娘,年年在竹筍新發的三月初三,舉行盛大的廟會3天,周圍數縣香客雲集,戲曲歌舞雜耍、電影道場鼓樂助興。

百貨農具飲食攤點,照像遊醫果品攤位,首尾相銜。正會日,紙塑儀仗,燦爛奪目。迎神賽社,人山人海。

唐代設司竹監,建竹林宮,巡護竹園,提供軍需和日用竹製品,為皇宮尚食供應新筍。今周至竹護林、南司竹村、竹園頭、斑竹園村即當年遺址。終南、尚村的竹編藝人,多為唐代司竹工匠後裔。

唐詩描寫司竹的佳句頗多。元和元年,詩人白居易任周至尉,從樓觀移竹栽植衙署前賦詩:“……何以娛野性?種竹百餘莖。最愛近窗臥,秋風枝有聲。”唐大中末年,詩人薛能任周至縣尉,在白居易舊署竹圃新栽竹,作《周至官舍新竹》詩:“心覺清涼體似吹,滿風輕撼葉垂垂。無端種在幽閒地,眾鳥嫌寒鳳未知……”

白居易視竹子為知己,在貶謫失意時,栽竹、賞竹,尋求心靈的寄託,在《東樓竹》中寫到:“瀟灑城東樓,繞樓多修竹。森然一萬竿,白粉封青玉……”他還在《北窗竹石》中雲:“一片瑟瑟石,數竿青青竹。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

他的《畫竹歌並引》雲:“協律郎蕭悅善畫竹,舉時無倫。蕭亦甚自秘重,有終歲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植物之中竹難寫,古今雖畫無似者。蕭郎下筆獨逼真,丹青以來唯一人。人畫竹身肥擁腫,蕭畫莖瘦節節竦。人畫竹身死羸垂,蕭畫枝活葉葉動。……”

他的《養竹記》說:

竹子的心空是為虛心接受道

,君子看見它的心,就想到它接受有用道理。

竹子的節堅定,堅定是為了立志,君子看到它的節,就想到要磨練自己的品行。

剛剛入職公務員的蘇東坡,路過樓觀竹海,流連忘返,細心觀察,欣賞竹子正直不屈、謙虛謹慎的品格。

蘇東坡仰觀逆光對映的竹林輪廓,細細觀察宮觀紅牆上的竹影斜長,竹林地邊平鋪的竹影婆娑,黃昏夜幕下的竹子剪影,月光照上窗戶的竹影搖曳,回味食用竹筍、竹蓀和竹菌的美味,後來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傍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

他細細琢磨竹魂,大膽獨創筆墨,胸中已有成竹,不畫不足以宣洩,用獨有的書法功底,揮筆大寫出心中才情,畫出寫意竹子,不在乎似與不似,而在乎表達的意趣神采。在工筆重彩畫一統天下的宋代,新開後世寫意文人畫的先河。

聽白居易說竹,賞蘇東坡畫竹,心駐樓觀竹林

太白山人王安泉畫

走進一片竹林中的小院落,翠竹環圍,三間青瓦房。

屋後的溪水撥動琴絃,竹梢的鳥雀悠然閒談。狗臥筍邊打盹,雞在竹根刨食。主人端出小竹凳,一行環坐飲茶,談起竹子的來歷。周穆王西巡,種植竹子,稱墨竹為玄竹,稱毛竹為芒竹,育成大片竹林。

聖哲老子,徜徉在竹林,敬仰竹子的君子風度

,引發無盡的哲理思考,感嘆說:“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竹子剛柔並濟,清正有節,凌寒不凋,遇風不折,傲骨虛心,品格之超卓,舉凡世間草木,實無出其右者。

年年除夕,爆竹一聲除舊歲。古人燒竹子,聆聽竹節爆裂的聲聲脆響,驅除年妖,祈求吉祥。直到明朝火藥捲入炮仗,還以爆竹說事。君子愛竹,是絕倫無匹的格調。

古代樓觀人以種竹、賞竹為人生樂事,至今樓觀臺,矗立在竹海中。

登上山頂,回望秦川,渭河劃一根銀線,穿過平展展的園田,點點人間村落,藏進綠樹叢中。從山下一直鋪滿山坡的樓觀竹林,散發夢牽魂繞的竹子清香。山下大片大片的竹林,蒼蒼茫茫地鋪散搖盪開來,散落其間的廟宇宮觀,屋頂金黃的琉璃閃閃生輝,信眾誦唸的經韻,婉轉清音,嫋嫋婷婷。

聖哲老子的身影,似乎隱約在竹林小道上,身後浮動億萬塵世的眾生。

道可道,竹林似海玄之又玄;非常道,由誰開啟那扇眾妙之門?開悟辯證的玄妙哲理?探尋宇宙萬物背後隱含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