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子夜四時歌·秋歌》,是一個對月光如水的夜晚的真實寫照

很多人認為李白的詩與酒是分不開的,一說到李白,人們很容易想到他的《將進酒》,而且認為詩仙李白在喝了酒之後才會詩興大發,但是我更認為李白的詩與月亮卻有著更深的關係,月亮在李白的詩歌中以一種託物遣懷的載體出現,藉以表達李白的內心世界,我想月亮在李白的心中佔有更高的地位,李白寫月的詩也更被人們熟知。

李白的《子夜四時歌·秋歌》,是一個對月光如水的夜晚的真實寫照

在小學一年級課本上就有李白的《靜夜思》,這首詩也被編排成兒歌,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就會唱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在月光如水的晚上看到窗外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了久別的故鄉與親人,人們也在這首詩的浸染之下,更深得體會到了漂泊在外的遊子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會更加思念家鄉和家鄉的親人。在《古朗月行》中有“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的詩句,這首詩是這麼的親切,能喚醒每個人心中小時候對月亮的記憶,一個將月亮比作白玉盤的比喻能勾起每個人心中無限美好的回憶。《把酒問月》中有“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的詩句,將月亮掛在遙遠的天空,高不可攀的形態寫了出來,但是月亮又與人影相伴相隨,親密無間,又讓人有無限愜意而美好的遐想。

李白的《子夜四時歌·秋歌》,是一個對月光如水的夜晚的真實寫照

李白還寫過四首《月下獨白》,其中一首中就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月凌亂。”的詩句,將自己孤獨時對月聊以自慰的孤寂之情表達的感人至深。《夜下徵虜亭》中有“船下廣陵去,月明徵虜亭。”的詩句,寫的是李白在乘船去廣陵的途中發現了徵虜亭,明月似乎都為徵虜亭披上了一層白紗,輕柔而美好,月明兩個字堪稱全詩的詩眼。將月光灑在徵虜亭上的美好景象一下子就帶到了讀者的眼前。《秋浦歌十七首》的第十四首中就有“赧(nǎn)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李白運用誇張的手法,將勞動者邊勞作邊唱歌的歡快熱烈之情表達的酣暢淋漓。《關山月》中有“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的詩句,李白在詩中有表達出了邊關戰亂不息,將士們思歸無望的悲憤之情等等,不能一一列舉。

李白的《子夜四時歌·秋歌》,是一個對月光如水的夜晚的真實寫照

今天要介紹的這首李白的詩也是有關月亮的,這首詩就是《子夜四時歌·秋歌》先來看詩,然後再看這首詩表達了李白的何感想。

子夜四時歌·秋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賞析兼暢想:

這首詩開頭就點明瞭地點與時間,長安是唐朝的國都,李白此時也在長安城居住生活。在一個月明的晚上,李白毫無睡意,不是毫無睡意,而是被長安城中家家戶戶的搗衣聲吵得無法入睡,李白索性穿起了衣服,來到了長安城的長街短巷裡。深秋時節的夜晚,秋風瑟瑟,寒意陣陣,李白不禁打了一個冷顫。這個時候,他才發現,夜晚是如此的明亮,月光如水灑在長安城的大街小巷裡。“長安一片月”這個句子非常傳神,還能從這個句子中讀出除過搗衣聲之外沒有別的聲音,一片孤寒涼意突然襲來的感覺,是非常靜態的描寫,在靜態的描寫中又是李白眼前所見,這是視覺上的著眼,看到月光如水的長安城裡的大街小巷,除過搗衣聲之外別無他聲的寂靜。

李白邁著輕履的步伐,走過一條條的巷子,家家戶戶的女主人都在忙碌的搗衣。為什麼要搗衣呢?原來已是深秋時節,需要製作冬季裡穿的禦寒衣物了。女主人將漿洗好的布匹放置在砧石上,砧石也就是專門用來搗衣服的一種磨平的石頭,用特製的棒槌將布匹表面的褶皺不平搗平搗軟,這就是搗衣的過程。在李白生活的那個時代,搗衣也叫做砧衣,搗衣服發出的聲音也叫砧聲,家家戶戶的女主人公乘著明亮的月光在院子裡忙碌著。“萬戶搗衣聲”既是李白所聽到的,也是李白所看到的,聽到這樣的聲音,看到這樣的場景,李白不由得感慨萬千: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李白的《子夜四時歌·秋歌》,是一個對月光如水的夜晚的真實寫照

長安城裡的這個晚上,月光如水灑滿大街小巷,除過搗衣聲沒有別的聲音了,單調而又此起彼伏的搗衣聲是極靜中的動態描寫,這一聲聲此起彼落的搗衣聲中,卻傳遞出一個共同的訊號,也包含著家家戶戶女主人的心聲,那就是要抓緊趕製冬衣,好早點送到邊關前線親人的手裡,讓他們早一天穿上禦寒的衣服,邊關前線的將士們,有她們的丈夫,也有她們的兒子。玉門關,邊關塞外,已是北風凜冽,寒風刺骨。這也是對遙遠邊關前線親人的思念之情。即使在今天讀來也讓人為之動容,在平靜的月夜,這些搗衣的女主人們卻有著百轉千腸、起伏不定的心思。“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這兩句詩融情於景,情景交融,秋風吹不盡綿綿的思念,秋風吹不盡濃濃的關切。

這個時候李白也為之動容,不覺間已經在長安城的巷子裡走得很遠了,一陣秋風吹來,身上不覺又是一涼,他聽見有一戶人家似乎在隱隱地說著什麼,夾雜在搗衣聲中聽得不是很清楚,李白刻意地走近那家的門口,側耳傾聽,原來是正在搗衣服的兩位女主人在低聲地談論著,她們渴望丈夫所在的軍隊早一天打敗胡虜,親人也就不用再遠征了,也就早一天會回來和家人團聚。李白聽見了,這就是每一戶搗衣人家共同的心聲,共同的願望“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李白此時感慨萬千,睡意全無,快速的走了回去,拿出筆墨紙硯,毫不猶豫地將自己今晚所見所聞寫進了詩裡,情到深處,詩一氣呵成,李白看著紙上還未乾的墨跡,陷入了良久的深思中。

結語:

《唐書·樂志》載:“子夜歌者,晉曲也。晉有女子名子夜造此聲,聲過哀苦”就是說《子夜歌》是晉朝時就有的曲名,是晉國的一位叫子夜的女子創作出來的曲調,曲調哀愁苦怨。後來隨著詩歌的變化,人們覺得《子夜歌》太過於哀愁苦怨,就把這首曲調改為四時行樂的曲調,又重新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子夜四時歌》。李白匠心獨運地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寫成了《子夜四時歌·秋歌》,其實仔細地一想,每逢換季時節,尤其是秋去冬來之時,在家的女主人希望自己在外的親人能按時穿上保暖的衣服,不要挨冷受凍,是最正常不過的感情了,李白透過自己的所見所聞將這真實又感人的一幕寫進詩中,也是現實的真實寫照,從這個角度說,這真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偉大詩作,千百年來被人們傳頌就是因為此詩的真實與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