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沒有秋

因偶發情況,在醫院大樓裡小住三日,樓內硬體設施不錯,小姐姐語氣溫柔,服務態度超好,值得點贊,但也有細節可以改進,值得商榷。

大清早窗外還是昏暗一片,走廊裡已經有小推車轟隆隆地進出;清潔師傅一聲不吭直接進房開燈打掃房間,燈光非常刺眼,師傅出去忘了關門、關燈;隨後小姐姐進來常規檢查,仔細看了一下時間,這一切都在六點十五分鐘左右完成了。然後師傅進來,走廊上嘈雜聲音一直透過開啟的房門飄了進來,直到一個小時後自己下床去關上門才安靜很多。

也許有些細節可以改進一下:一是硬質塑膠推車輪子是否可以改成靜音的軟質橡膠輪?這個成本不大而且改造很簡單,不存在什麼難度。二是清潔師傅大清早搞衛生很辛苦,但若只是為了儘快完成任務而不考慮需要臥床靜養者,那麼管理者是否可以適當調整一下時間?三是細節很重要,進出隨手關門難度不大,幸虧我還可以下床,也不想麻煩小姐姐,忍了大半個小時自己動手關門,要是半身不遂者也只能麻煩別人幫忙了。不過設身處地想想,師傅打掃任務多,小推車靜音輪子更換麻煩,大家忍忍也就過去了,再說我也習慣性失眠、早起,這樣想著也就心態好了。

前幾天在某商業化運作培訓營地呆了幾天,感覺這老闆前瞻性很強,商業頭腦善於運作,將這培訓營地搞得紅紅火火且廣受好評。不過我私底下猜度他會掙得盆滿缽滿嗎?這樣想著我頗有小人之心。只是當有些人一旦發現紅利來得輕而易舉,甚至有點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日進斗金,那麼這個人丟掉底線就比扒拉底褲還來得快,更何況路人甲、乙、丙、丁默許甚至視而不見呢?

裝,是當下的基本特徵。裝著看不見,裝著聽不見,裝著沒發生,裝著……

最近魯迅先生的文字在網上很流行,但不再是他文字的思想性,而是其行文風格很適合表達一種莫名其妙情緒且又不會讓他人感受到自己在“裝”。魯迅先生在《秋夜》中這樣寫道:“在我的後院,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這段極短的文字寫出了秋夜的清冷孤寂,落寞之感油然而生。

不知何時,這段文字在網上流傳下來,於是網友們腦洞大開,紛紛造句。經典句子如下:你的雙人床上床上有兩個枕頭,一個是你的,一個還是你的。一個字“絕”了!形影相弔、孤獨一生,光棍的節操碎了一地。

最近有個專家學者創造了一個新名字“待富裕者”,比如還有“負增長”,“再就業者”,聽著就很正能量。又聽說全國平均收入有四千多元,個人平均存款7萬餘元,按一家三口計算家庭平均存款“21多萬”,這能說明什麼呢?這還能說明什麼呢?武大郎和武松平均身高是1。72,難道武大郎的身高就和西門慶的財富一樣了嗎?如果這樣,“大郎該吃藥了”就是魔幻現實主義的節奏嘛。

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沒有見過這樣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閃閃的鬼眼,直刺著天空中圓滿的月亮,使月亮窘得發白。這還是魯迅先生《秋夜》的文字,不搞笑,很正經,不會在網路上成為段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