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有條船你們知道嗎?小寒微雨,是聽評彈念古詩說八卦的好時節

杜甫有條船你們知道嗎?小寒微雨,是聽評彈念古詩說八卦的好時節

杜牧是“刀切豆腐兩面光”,李商隱是“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杜甫呢,一個字,“苦”——“尤其35歲以後是苦的一塌糊塗,我跟學生講杜甫的時候經常三句開場白,杜甫苦、杜甫真苦、杜甫最苦。”

但是杜甫有條船——“別看他窮,不知道誰搞了條船給他。”杜甫生平第一快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寫到他欣喜若狂準備回鄉,心裡醞釀很久的路線圖脫口而出,“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這是行船的路線圖,“他晚年回鄉就在這條船上,死也死在這條船上,絕命詩也是在這首船上寫的。”

小寒微雨天,一屋子人在“行知讀書會”聽華師大中文系教授周聖偉講述詩人的詩作生平,會心一笑或唏噓感慨間,評彈表演藝術家徐惠新、周紅撥動琴絃,用評彈唱出“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或“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大家就這樣重新認識杜甫、張九齡或李商隱,重新認識古詩詞和評彈。

杜甫有條船你們知道嗎?小寒微雨,是聽評彈念古詩說八卦的好時節

▲ 由左向右分別是閻華、周聖偉、徐惠新、周紅

藏在產業園區的讀書會

週六的上海街頭涼意侵人,中飯過後,陸續有人來到寶山區滬太路2999弄門口,問24號樓怎麼走。2999弄是上海國際研發總部基地的門牌,問路的顯然都不是這裡的上班族——誰能想到,“行知讀書會”竟然駐點在產業園區。

24號樓是寶山區大場鎮文化中心所在地,屋子裡暖氣充盈,創設不久的行知讀書會以兩週一次的頻率在二樓舉辦。SMG藝術人文頻道主持人閻華是讀書會主持人,她策劃的2019年首場賞藝活動是“評彈遇上古詩詞”。第一次把古詩詞研究者和評彈藝術家請到一起,一唱一搭的效果比預想的還要好。

那些耳熟能詳的古詩詞是沉澱在人心底的精神養分,周聖偉深入淺出的解析,像是邁過千百年的時間之河,把古人請到當下,與聽者的生活經驗產生交集,啟用一些沉睡的情感和意趣。

杜甫有條船你們知道嗎?小寒微雨,是聽評彈念古詩說八卦的好時節

▲ 周聖偉在學校開設的課程常常一座難求,大場觀眾體驗了一把“明星教授”的魅力

多年前就開始嘗試用評彈唱唐詩宋詞的徐惠新和周紅,為古詩詞配上評彈曲調,以“翔調”之剛烈表現“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以“侯調”之婉轉匹配“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用音樂性最強的“麗調”彈唱“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徐惠新告訴大家,詩詞與評彈曲調各有音韻、節律,“配樂”不是容易的事,他為了用“嚴調”和“陳調”兩種曲調為《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編曲”很是傷了陣腦筋,“傷到今天才發現,杜甫那條船我不知道。”

他隨即在彈唱中即興加詞,“哈哈哈,我有一隻船!”座中大笑。

最好的藝術家在大陸,最好的觀眾在臺灣?

“評彈由何而來?我們叫‘詩賦腔,文章調’,評彈本身就從老師唸詩誦文的調子發展而來的,所以不像其他戲曲,它的‘唱’更像是‘念’。”徐惠新說:“過去我們不唱唐詩宋詞還感覺不到這層關係,後來一唱,覺得本來就是這麼回事。”

周聖偉認為“評彈遇上古詩詞”可謂“迴歸本源”,“唐宋兩朝,詩詞都是可以唱的,當時主要的伴奏樂器就是琵琶,有曲項琵琶和直項琵琶兩種,直項琵琶是中國土產,現在的琵琶是由曲項琵琶演變而來。用評彈來唱古詩詞,這是一種返璞歸真。”

也許正是這種“迴歸本源”的親近感喚起了聽眾情緒,大家不由自主搖頭晃腦、輕輕打拍。閻華介紹,徐惠新和周紅已經錄製了17首古詩詞評彈,不僅在各地巡演,還在中小學作推廣,“看到小學生彈著琵琶唱古詩詞的畫面,我很感慨,這就是文化的傳承。”

杜甫有條船你們知道嗎?小寒微雨,是聽評彈念古詩說八卦的好時節

周紅說了個故事,2000年她受邀到臺灣演出,兩千人的劇場闃寂無聲,習慣了書場裡各種雜音的她,像是到了沒人的地方演唱,“我就一把琵琶,什麼伴奏都沒有”,一曲《黛玉葬花》結束,滿場掌聲響起,“我才意識到有那麼多人。”有個臺灣人對她說:“最好的藝術家在大陸,最好的觀眾在臺灣。”周紅覺得心裡不是滋味,但平常的演出環境確實不理想,“下面的手機聲,這個響完那個響,我有點難過。”

“觀眾流失嚴重,評彈藝術水準也在下降,評彈原本是雅俗共賞的曲藝,後來越來越俗,不是通俗,而是惡俗。評彈不該是這樣的。”痛苦良久,周紅和徐惠新開始嘗試“文化評彈”,進行內容的創新、舞臺的改良,嘗試評彈與西洋樂器合作等等,古詩詞評彈的創作探索也是其中一部分。

談尋常日子,也談英雄夢想

做有趣的文化活動,是行知讀書會的初衷和旨趣所在,讀書會上的主題,有尋常日子,也有英雄夢想;講當下生活,也講歷史傳承。此前,作家王唯銘來談過“百年上海建築”,教授汪湧豪講過“中國人為什麼崇尚俠義精神”,語言學家錢乃榮說的則是“民謠裡的上海”。閻華認為讀書會的形式不必拘泥於一板一眼的閱讀分享,今後它還可以更多元、更豐富。

杜甫有條船你們知道嗎?小寒微雨,是聽評彈念古詩說八卦的好時節

行知讀書會駐地所在的寶山區大場鎮,則希望在轄區培育一處新的文化角落,大場鎮黨委書記楊金娣介紹,這個正在經歷產業轉型和形象鉅變的老鎮,正把越來越多精力放在公共服務和公共管理上,他們想要提供與如今市民需求相匹配的公共文化服務——大家眼界越來越高,品位越來越“刁”,好的文化服務研發起來頗費精力。引進文化名人,藉助他們的資源開發公共文化服務,是寶山區和大場鎮近年開展“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行知讀書會得名於教育家陶行知,寶山和大場是陶行知開展教育活動的重要區域。讀書會由閻華擔任總策劃與支援人,大場鎮文化中心負責日常運營。

作者:錢蓓

編輯:陳晨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