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深《歌手》舞臺古風演繹《秦淮景》

每週的《歌手·當打之年》節目我都會認真看完。

在上週寫的文章裡我曾表達希望年輕歌手在追求國際化、前衛音樂的同時也不要忘記我們中國一些特有的音樂形式,而周深彷彿聽見了我的呼喚,本週競演舞臺上立馬奉獻出一場特別的表演。

致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深《歌手》舞臺古風演繹《秦淮景》

周深所演唱的經典曲目《相思》來自毛阿敏老師

,這首歌曲對於80後、90後應該並不陌生,因為它曾是熱播神話電視劇《西遊記後傳》的片尾曲。

致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深《歌手》舞臺古風演繹《秦淮景》

而在《歌手·當打之年》舞臺上週深對這首歌曲進行了巧妙的改編,將蘇州評彈元素融入演唱中。

在採訪中周深提到自己非常喜歡蘇州評彈,當我們中國獨有的這種音樂形式喜歡的人越來越少的時候,心裡會有一些難過,所以非常想讓現在的年輕人也聽一聽,這是他改編歌曲的初衷。

致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深《歌手》舞臺古風演繹《秦淮景》

周深對這首歌曲的改編不只是將兩首歌一起唱給觀眾聽,而是用心的讓《秦淮景》這首小調自始至終貫穿整首《相思》:

他先是清唱了一段《秦淮景》,而後進入主歌《相思》部分;在《相思》的演唱過程中,《秦淮景》的背景聲仍隱隱約約從耳畔傳來;最後再用《秦淮景》的唱詞做為結尾。

前後呼應的《秦淮景》小調周深在唱法展示上也略有不同,開場部分的《秦淮景》沿用的是比較經典的蘇州評彈唱法,收尾部分的《秦淮景》在唱腔上又有些崑曲的意境,足見周深的用心良苦!

致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深《歌手》舞臺古風演繹《秦淮景》

蘇州評彈屬於蘇州一代的傳統曲藝說書戲劇型別,曾盛行於江浙滬一帶。

2006年,蘇州評彈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充套件專案名錄,堪稱中國曲藝文化的瑰寶之一;而現在的蘇州評彈也同中國很多地方戲曲一樣面臨相同的困境:聽眾越來越少,藝人大量流失,生存發展面臨巨大危機!

01 蘇州評彈跟我的淵源

我第一次聽蘇州評彈年紀還很小,90年代末家裡買了一臺VCD機,商家隨機器附送了很多碟片,其中有一張《東方時空》欄目經典音樂合輯。

在這張碟片中有一首蘇州評彈曲風的歌曲《無錫景》,由蘇州人蔡虹紅演唱。

致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深《歌手》舞臺古風演繹《秦淮景》

蔡虹紅用蘇州方言演唱《無錫景》

,意境唯美,唱腔婉轉,也是很多人記憶中《無錫景》的最佳版本。

這首歌跟周深演唱的《秦淮景》是有區別的,它沒有“我有一段情,唱給諸公聽”這部分,直接從“小小無錫城呀,盤古到如今”開始唱。

致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深《歌手》舞臺古風演繹《秦淮景》

大學時偶然看了張柏芝主演的電視劇《天涯歌女》,張柏芝飾演周璇一角,劇中“周小紅”在參加選秀活動時演唱了《無錫景》。

致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深《歌手》舞臺古風演繹《秦淮景》

這首《無錫景》跟蔡虹紅版本的《無錫景》也有區別,一來用普通話演唱少了一些吳儂軟語的韻味;另外在蔡虹紅版本的《無錫景》基礎上加了“我有一段情呀”這段唱詞。

《天涯歌女》這段電視情節讓我回想起兒時關於《無錫景》的回憶,於是在網路上下載了蔡虹紅演唱的《無錫景》再次反覆聆聽。

當年還有個困惑,為何兩版《無錫景》的歌詞不一樣?

到2011年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上映,以玉墨為首的秦淮女子們在影片中再次演繹了《秦淮景》。

致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深《歌手》舞臺古風演繹《秦淮景》

這到底應該是《秦淮景》還是《無錫景》?而同為《無錫景》卻為何歌詞又不一樣?再度成為我的困惑。

後來透過一些資料,我大概捋清了兩者之間的關聯:

先有《無錫景》才有《秦淮景》

《秦淮景》是根據《無錫景》的小調改編而來,由於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拍攝地點在南京,而秦淮則指代南京。

如果讓一群南京女子來合唱《無錫景》,跟南京大屠殺的背景不符。

《無錫景》只提供了曲調,並沒有歌詞

《無錫景》並沒有固定歌詞,以上提到的蔡虹紅版本也並非《無錫景》唯一版本。在《無錫景》小調基礎上很多人進行過再創作,比較有名的有上文所提的《秦淮景》和周璇演唱的《花開等郎來》。

致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深《歌手》舞臺古風演繹《秦淮景》

值得一提的是,《無錫景》最早做為唱片發行是在1921年,由百代唱片公司灌錄了《無錫景緻》這首歌。

1934年,無錫籍演員王美玉演唱的《改良無錫景》經高亭公司成功發行唱片,此版本也成為《無錫景》各版本歌詞的原始雛形。

以上說的所有版本《無錫景》《秦淮景》歌詞都源於王美玉版《改良無錫景》。

致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深《歌手》舞臺古風演繹《秦淮景》

不過目前為止,聽過的最好聽的《無錫景》仍然是蔡虹紅版本的,《無錫景》也成為蘇州評彈的經典代表作品。

02 追根溯源,何為蘇州評彈

蘇州評彈是蘇州評話和蘇州彈詞的總稱。

蘇州評話起源於宋代,藝術形式上類似於方言版本的說書,也就是講故事。

內容包含了一些歷史故事、英雄故事和神怪故事等,比如《水滸傳》《三國演義》《七俠五義》《封神榜》等。

致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深《歌手》舞臺古風演繹《秦淮景》

胡天如:《醉打蔣門神》

老一點的蘇州評話講的都是蘇州方言,後來為了照顧全國觀眾的耳朵,很多經典的蘇州評話都有了普通話版本,抑或是普通話和方言相結合的版本。

當然,普通話版本的蘇州評話嚴格上說都不能算蘇州評話。

致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深《歌手》舞臺古風演繹《秦淮景》

現代版蘇州評話

蘇州評話以話為主,不加入演唱,一般表演者為一人,端坐於桌子後方。

偶然也見兩人一起表演,圍繞桌子左右而坐。

致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深《歌手》舞臺古風演繹《秦淮景》

韓雪曹可凡表演蘇州評話

而蘇州彈詞始於明代,從觀賞性上來說,彈詞要遠遠優於評話。

彈詞的演繹多見倆人,男女搭配分坐於桌子左右兩側(也有男男搭配或者是三人共同演出),一人彈奏三絃,一人彈奏琵琶。表演者一邊演奏樂器一邊演唱。

所以,上文提及的《無錫景》等歌曲展示的主要是蘇州評彈裡的彈詞而非評話部分。

致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深《歌手》舞臺古風演繹《秦淮景》

蘇州彈詞:無錫景

由我們外行角度來看,彈詞的表演難度要高於評話,畢竟人家又彈又要唱。

但評話表演的壓力應該也很大,表演者僅僅靠講話吸引觀眾,這就對說話藝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不管是蘇州評話還是蘇州彈詞,都不同於其他戲曲表現形式

:表演者坐在凳子上進行表演,身體一般不會挪動位置,觀眾來欣賞的自然也不是演員的身段和手勢,而是表演者用蘇州話展現藝術作品時的韻味。

致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深《歌手》舞臺古風演繹《秦淮景》

蘇州彈詞演繹《茉莉花》

蘇州彈詞的唱腔非常優美,既展示了吳儂軟語的韻律之美,又充滿了江南女子的靈秀之氣。性情急躁的人如果多聽聽蘇州彈詞必定能怡養心性、緩解憂鬱。

因為蘇州彈詞是不會出現飆高音、衝擊肺活量的唱腔,表演者永遠是擺足了講道理的姿態跟你娓娓道來。

03 如何改變蘇州評彈萎靡的現狀

如今蘇州評彈面對的是聽眾銳減、市場萎靡的現狀,根源當然在於市場需求越來越小。

致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深《歌手》舞臺古風演繹《秦淮景》

蘇州評彈《三笑》

中國的地方戲曲幾乎都在明清時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這主要源於經濟貿易、交通運輸的發展以及戰爭動亂的催化。

貿易的發展讓中國各地經濟往來頻繁,商務交流中這些離家在外的商賈們自然需要很多娛樂消遣專案,戲曲表演於是迎來了發展的契機。所以明清時代的戲曲發展多集中在交通便利之地,尤以港口城市更甚。

而戰爭動亂讓社會不安,權貴需要曲藝麻痺自己,底層百姓需要曲藝來撫慰創傷。

可見,蘇州評彈最初發展就是供人消遣娛樂、排解壓力。

致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深《歌手》舞臺古風演繹《秦淮景》

長篇彈詞絃索春秋第27回《三美人》

如今造成蘇州評彈現狀的根本原因仍然是經濟文化發展,以目前資訊科技的發展速度年輕人消遣娛樂的方式實在太多,如若缺乏引導很多傳統文化確實會面臨巨大危機。

改變蘇州評彈萎靡現狀的根本就是創造和擴大市場需求,對此有幾點建議:

拯救蘇州評彈要從娃娃抓起

現在的中小學音樂教材中大可多增加一些戲曲唱段,在戲曲展示方面不僅教師可以教,還可以請專門演唱蘇州評彈的演員來教孩子們演唱,多給孩子們一些瞭解蘇州評彈的機會。

致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深《歌手》舞臺古風演繹《秦淮景》

課外可以舉辦蘇州評彈的比賽,或提供關於蘇州評彈的演出機會給孩子們,提升孩子們參與評彈演出的熱情。

利用名人效應為蘇州評彈宣傳

正如周深在《歌手》節目裡大談自己對於蘇州評彈的喜愛,這對於蘇州評彈就是一次很好的宣傳。

致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深《歌手》舞臺古風演繹《秦淮景》

另外一些蘇州籍的藝人在綜藝節目裡也可以透過表演的方式來展現蘇州評彈的魅力。

致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深《歌手》舞臺古風演繹《秦淮景》

蘇州籍藝人韓雪表演蘇州評話

甚至可以透過拍攝一些電視劇和電影來展現蘇州評彈的前世今生。

利用旅遊業帶動蘇州評彈的發展

眾所周知,江蘇是個旅遊業大省,旅遊經濟非常發達。

遊客來江蘇旅遊時就可以透過售賣套票的形式來促進蘇州評彈的發展。

五星級大酒店設施齊全,很多酒店本身設有茶室或其他專供表演的場所,如果能夠提供場地給評彈藝人進行表演對於入住的遊客來說想必也很有一番吸引力。

普通酒店沒有這樣的硬體實力可以和附近景區的茶館或者有評彈表演的劇場合作。

一邊喝茶,一邊去聽上一段地方風味的評彈也是旅遊過程中的一種放鬆和享受。

有了更多的表演機會才能減少評彈藝人的流失,藝人留下來了才能有更多人研究發展評彈表演,這是一個良性迴圈。

致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深《歌手》舞臺古風演繹《秦淮景》

王建中、包海燕演繹蘇州評彈《桃花扇》

不要讓蘇州評彈通俗化

很多人認為地方戲曲萎靡的現狀是由於方言受眾不廣,如果將方言演唱改成普通話演唱便可以招攬更多的觀眾來聽。

我不認為這兩者之間有必然聯絡,普通話版本的蘇州評彈跟流行歌曲相比又有什麼競爭力呢?

大眾流行趨勢常常會變,如果蘇州評彈為了迎合大眾一直改來改去,最終就會失去特點。

致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深《歌手》舞臺古風演繹《秦淮景》

評話名家金聲伯表演蘇州評話

周深做為貴州人,也不見得能聽懂蘇州話,但這不妨礙他喜歡並在舞臺上表演蘇州評彈。

我不是江蘇人,雖然聽不懂蘇州話,但也一樣不妨礙我喜歡《無錫景》喜歡蘇州評彈。

經典的藝術作品怎會受語言、地域等客觀條件的制約?只是彼時抑或當下的新鮮事物太多、生活節奏太快,人們還未來得及做出選擇而已。

本週《歌手·當打之年》出現了終極奇襲賽制,奇襲歌手如奇襲成功,則直接淘汰當場最後一名,所以競爭異常激烈,每位歌手都幾乎展示了自己最好的狀態。

致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深《歌手》舞臺古風演繹《秦淮景》

在一眾歌手混戰中,我獨愛周深演繹的《相思》,它算不上高技巧,卻很特別。

結合上一場的《達拉崩吧》,周深讓我看到了年輕一代歌手不忘經典卻又緊跟先鋒潮流的態度。

很期待歌手們的下一場演出。

謝謝閱讀,喜歡我的文字請關注@浮生娛夢,

一起追憶娛樂圈的似水流年!

本文原創,謝絕一切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