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低調的名將家族是誰?五代從軍,數十人戰死,甩楊家將幾條街

兩宋王朝因為是舉兵造反,黃袍加身所得,因此宋太祖趙匡胤對於軍隊將領的防範意識非常強烈。

在立國之後,便推崇重文抑武的政策,更是透過杯酒釋兵權,收回來大部分將領的兵權,維持了自身統治安全。

宋朝低調的名將家族是誰?五代從軍,數十人戰死,甩楊家將幾條街

但是這也導致兩宋時期武將的地位受到了文臣的壓制,軍隊戰鬥力較低,即便如此,宋代時期依舊出現了很多出色的將領,最為人熟知的便是楊家軍。

但是楊家軍並不是宋朝最為出色的名將家族,有一支低調的名將家族,不僅戰功卓著,實力更是甩開楊家軍幾條街,他們就是五代從軍,數十人為國戰死的種家軍。

五代從軍、血灑沙場

種家軍的開山之人乃是種世衡,是宋代大儒种放的侄子,種世衡之所以能夠步入仕途,還是因為种放的恩蔭,被任命為將作監主簿,從而步入仕途。

種世衡此人崇尚節氣,在為官之時也較為耿直,在和族中兄弟分家產的時候,竟然主動退讓,這種耿直崇尚氣節的行為也讓他得罪了不少人。

宋朝低調的名將家族是誰?五代從軍,數十人戰死,甩楊家將幾條街

在鳳州擔任通判的時候,外戚王蒙正不守法紀,甚至想要種世衡幫助他,但是種世衡卻拒絕了。

這也就導致王蒙正記恨種世衡,勾結其他官員陷害種世衡,致使其遭到貶謫,還是宋綬、狄棐等人為其在朝堂之上據理力爭,才得到了重新任用。

種世衡深知朝堂之上爾虞我詐,便主動建議在和西夏的交接之處修建城池,來加強西部地區的守備,並且主動請纓前往負責。

在邊疆,種世衡一邊抵禦西夏人的進攻,一邊修築城池,這座城池就是最為著名的青澗城。

其實在這一時期,種家軍的雛形就已經形成了,種世衡帶兵打仗和其做人一樣,崇尚氣節,在軍營之中和士卒同吃同住,深得士兵的愛戴。

而且種世衡帶兵打仗,很有一套,在與西夏人的對峙中,多次透過計謀擊敗西夏人。

宋朝低調的名將家族是誰?五代從軍,數十人戰死,甩楊家將幾條街

當時名相范仲淹負責總領西北軍政,種世衡的軍事才華也是受到了范仲淹的賞識,屢次上書請求朝廷嘉獎種世衡。

也是從這一時期,種家軍正式建立,其後三代,種家可謂是將星頻出,是兩宋時期最為出色的武將家族之一。

在水滸傳之中,花和尚魯智深的上司被稱為小種相公,在當時頗有名望,

而小種相公其實就是種世衡的孫子,种師道。

种師道是繼種世衡之後,種家又一當世名將,不僅抵禦西夏入侵,還曾抗擊金軍南下,功勳卓著。

種家兒郎,灑血疆場

種世衡去世之後,其子八人,皆從軍,此時正是種家軍的鼎盛時期,以種家八子為首的種家軍成為了當時西北地區抵抗西夏侵略的主力。

宋朝低調的名將家族是誰?五代從軍,數十人戰死,甩楊家將幾條街

在種家八子之中最為出色的便是老五種諤和老八種誼,上文提到魯智深追隨的是小種相公种師道,而老種經略相公其實就是種世衡的第八子種諤。

種諤是種家八子之中為數不多的文武雙全之人,乃是一名儒將

,在與西夏對戰之中,戰績頗豐,多次擊敗西夏軍隊。

進攻西夏米脂,種諤更是將守城士兵和前來支援的八萬西夏大軍盡數擊敗,大獲全勝,因此種諤也是升任鳳州團練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

再有種家第八子,種誼,當時西夏大軍進軍延安,當地守衛和百姓都惶惶不安,但是當西夏得知種誼率軍前來,還未交手,西夏軍便主動撤退了。

當地的百姓都稱讚種誼一人,能夠媲美二十萬大軍。

在種家八子之後,種家的第三代,也投入到了軍伍之中,較為出名的便是种師道、种師中、種樸三人,世人稱之為小三種。

宋朝低調的名將家族是誰?五代從軍,數十人戰死,甩楊家將幾條街

其中种師道聲名遠播,是宋徽宗時期的名將,一生不僅抗擊西夏,還曾攻打遼國,抵禦金人的入侵,戰功卓著,宋徽宗聞其去世,聲淚俱下,更是親自前往祭奠。

後世人大都知道楊家將血灑疆場,卻不知種家世代從軍,子弟十數人馬革裹屍,為國效力。

而且楊家七子,也僅有楊延昭、楊延玉二人略有戰功,論軍中貢獻,根本無法和種氏一族相比,在演義之中,楊家七子變為了八子,且各有特色。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楊家七子的塑造某種程度上借鑑了種家八子,因為相比於楊業之子,種氏一族的子弟,功勳更加卓越。

但是為何楊業以及楊家將的故事更為深得人心,廣為人知呢?

宋朝低調的名將家族是誰?五代從軍,數十人戰死,甩楊家將幾條街

藝術塑造的紕漏

如果要說在宋代楊家和種家誰的知名度更高,毫無疑問,種家的知名度更高。

楊家從楊業開始,到楊延昭,僅僅兩代,在這之後便無名將,而且楊氏一族主要的輝煌時期是在北宋初年。

到了宋真宗之後,楊氏一族便銷聲匿跡,幾乎沒有特別出色的將領撐起楊氏一族。

然而反觀種家,從种放開始,便是朝廷心心念念想要招攬的人才,等到了種世衡,更是一步步走向了繁榮,從宋仁宗開始便鎮守西北,抵禦西夏。

種世衡病死邊疆,種氏八字,大部分也是戰死或者老死於邊疆,种師道在金軍南下之時,奮力抵抗,但是奈何徽宗力主投降,還撤了种師道的職,种師道悲憤交加病亡。

宋朝低調的名將家族是誰?五代從軍,數十人戰死,甩楊家將幾條街

种師道的兩個兒子,種浩、種溪皆在戰場之上陣亡,孫子種彥崇同樣死於戰爭之中,等到南宋時期,祭祀种師道的那是其侄子,其直系血脈皆為國捐軀。

可以說,種氏一族,五代人,見證了北宋的興亡。

當時金軍破城,在汴梁城中大肆搜刮,但是唯獨不曾前去打攪种師道的靈柩,深知很多金人將領都前往拜祭。

等到种師道靈柩回鄉之時,路遇強盜,聽聞是种師道的靈柩,竟然紛紛拜祭,足見種師不論是在敵人還是在百姓心中地位都是非常高的。

然而在日後的演義之中種家的故事卻在日漸地削弱,對於他們的記憶也在消散。

宋朝低調的名將家族是誰?五代從軍,數十人戰死,甩楊家將幾條街

總結

楊家軍的故事更加廣為流傳,和他們抗擊的敵人有關,兩宋時期,北方地區的少數民族政權,遼、金先後成為了宋朝的主要敵人,因此對於和遼、金爆發的戰爭,百姓和後人也更為熟悉。

而反觀種家防禦的西夏,則較為孱弱,雖然也曾給宋朝造成威脅,但是西夏自始至終都是宋朝的藩屬國。

因此對於西夏的重視不論是宋朝人還是後人都不及遼、金,自然對於種家的認可度便不及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