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載如一日,福州這位科學家守住中國的“糖罐子”

N海都全媒體記者 陳江燕 馬俊傑 文/圖

八閩大地,山海交響,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為科技進步、民生改善、國家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福建科學家,他們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需要,真正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譜寫著一曲曲愛國創新的時代交響,彰顯出科學家精神的蓬勃力量。

今天是5月30日,也是第六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題為“創新爭先 自立自強”。近日,海都記者採訪了福建農林大學國家甘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我國甘蔗遺傳育種的奠基人之一陳如凱教授。

六十載如一日,福州這位科學家守住中國的“糖罐子”

靠著一股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勁,陳教授六十載如一日,承上啟下,帶領團隊艱苦拼搏,努力鑽研,為我國甘蔗產業科技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守護住中國的“糖罐子”。

解決甘蔗育種難題 讓“糖罐子”更甜蜜

甘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糖料作物,其作為最重要的四類重要農產品(糧、棉、油、糖)之一,是人類主要食物和能量的第一供應者。要守好“糖罐子”,怎麼種甘蔗,就成了關鍵。

陳如凱教授介紹,上世紀80年代以前,國內傳統的甘蔗育種,是憑著育種家長期積累的經驗和有限的種質資源,進行所謂的經驗選種。純粹靠經驗的選種模式,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這個時期,我國甘蔗育種技術落後、育種週期很長、育成品種的機率僅為1/30萬。

“幾位有經驗的育種家下到田裡,根據甘蔗的模樣,挑選出其中長得好的,再進行選育。”陳如凱教授說,這種方法無法確定甘蔗“長得好”是因為本身“品種好”,還是因為當地環境適宜等其他因素影響。常常會出現,將這個地區長得好的甘蔗換個地區種植,就長得不好了。

為了攻克這個難題,陳如凱教授和團隊率先將作物數量遺傳理論應用於甘蔗上,制定一套科學的遺傳交配設計,多元綜合選擇策略,最佳化關鍵選擇技術,把重組型別的推廣應用與環境指數相結合,解決甘蔗育種難題。“透過這種方法,可以確認一株好甘蔗的‘父親’與‘母親’,以及優良基因的‘傳承能力’等,可以更確定地進行選育,並讓好品種得以遺傳、推廣。”

六十載如一日,福州這位科學家守住中國的“糖罐子”

六十載如一日,福州這位科學家守住中國的“糖罐子”

陳如凱教授用紙筆向記者介紹作物數量遺傳理論

為獲優質甘蔗種源 不顧泥濘險阻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仍在破巖中。”在陳如凱教授的學生謝源看來,老師在探索作物遺傳育種過程中努力鑽研、堅韌不拔的精神,是她在研究過程中,值得不斷學習的榜樣。

謝源說,長期以來,陳如凱教授和團隊走訪、考察了27個產糖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分26批引進400個甘蔗品種和資源,大大充實了我國甘蔗基因庫。

六十載如一日,福州這位科學家守住中國的“糖罐子”

1998年,陳如凱教授與團隊成員訪問世界最大甘蔗種質資源庫,印度科因巴託甘蔗育種研究所

一次,他考察中美洲的貝里斯國時,在一片沼澤地上發現一種珍貴的甘蔗種源。他不顧當地鱷魚頻繁傷人的危險,親自涉過齊腰泥濘,走幾十米,採回種莖。“這正是他為事業頑強拼搏的真實寫照!”

而為了迅速消化、吸收、利用這批來之不易的珍貴資源,陳如凱教授和團隊整整花了23年時間,深入農村,到不同生態區安排試驗,收集了數十萬個數據。“在莆田仙遊的糖廠,我們和農民們一起下地、一起吃飯,既種好甘蔗,又和農民們打成了一片。”陳如凱教授說道。

六十載如一日,福州這位科學家守住中國的“糖罐子”

陳如凱教授(中)與福農39號甘蔗選育品種

陳如凱教授的研究成果為我國甘蔗育種科技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促進全國甘蔗產業技術指標全面提升,選育的優良品種種植面積達全國種植總面積的85%。功夫不負有心人,陳如凱教授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各種榮譽稱號。

痴心研究六十餘載 只望甘蔗產業再發展

埋頭鑽研,一晃就是64年。今年,陳如凱教授已經是86歲高齡,大半個輩子都在和甘蔗打交道的他,如今作為福建農林大學國家甘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仍在孜孜不倦地教導年青一代的學者,在解決甘蔗行業技術瓶頸、推動成果轉化等發麵發揮重要作用。

去年4月,松溪縣召開百年蔗產業發展大會暨申報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研討會,陳如凱教授便作為專家代表受邀參會。百年蔗種植於清朝雍正四年(公元1727年),宿根壽命至今已近三百年,其基因密碼至今未被破譯。陳如凱教授十分關注百年蔗的宿根研究,他說:“若能破譯百年蔗的基因密碼,併合理進行全產業開發,定能助推甘蔗產業再次發展!”

六十載如一日,福州這位科學家守住中國的“糖罐子”

中國農業發展集團到基地調研交流合作,陳如凱教授陪同

在陳如凱教授自己看來,他其實並不是個“聰明人”,他只是和其他科技工作者一樣,幾十年如一日地做好自己本職工作。“我所取得的成就,離不開我的恩師,著名農業教育家、甘蔗專家周可湧教授的帶領,也離不開福建農林大學國家甘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團隊的配合。”陳如凱教授謙虛地說道,如今,年輕的科技工作者們拿到了科研的“接力棒”,希望他們能篤定執著地面對科學研究中的不確定性,潛心探索,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就。

編輯:小余

【來源:海峽都市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