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功能“預康復”為外科手術高危患者保駕護航

“預康復”的概念,也就是康復之前的康復,指如果在可選擇手術方式範圍內,在手術前最佳化患者的身體狀態,患者可能會更好的承受手術帶來的創傷,術後得到更好更快的恢復。59歲的文先生就因為“預康復”而受益。

59歲的文先生一個多月前因車禍導致左足毀損,於入院當晚行急診手術治療。由於患者既往有冠心病、慢阻肺病史,且出現血氧飽和度下降,心肺功能極差,屬於手術的高危病人,手術風險極大,所以我院骨六科第一次只對傷口進行了初步處理。患者經過重症病房治療後,再次轉入骨六科進一步手術。為了降低患者的手術風險,骨科醫生申請心臟康復中心對患者進行圍術期評估和管理。

在心臟康復中心,心內科醫生對文先生進行了詳細的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和量表評定後,進一步確認患者的心肺功能處於低下水平,圍術期心血管事件和肺部併發症風險極高。為了能夠讓患者能夠耐受手術,醫生給患者制定了一系列的圍術期心肺功能預康復方案:

第一是嚴格戒菸,包括二手菸;

第二是予以肺康復,為了方便患者隨時隨地都能夠進行訓練,予以了床旁呼吸操和咳嗽訓練,提升肺功能和避免痰液瀦留;

第三,因患者無法下床活動,囑其進行了上肢有氧訓練、上下肢關節活動度訓練提升心肺功能;

第四,與麻醉科醫生溝通,最佳化麻醉方案,減少麻醉藥對於呼吸的抑制;

第五,針對患者冠心病、慢阻肺未規範治療的情況,予以了詳細的藥物治療方案和圍術期的調整。

經過針對性心肺功能預康復後,患者的心肺功能得到了提高,於4月26日和5月17日分別進行了兩次手術治療。兩次手術都十分順利,術中術後未發生心血管事件和肺部併發症。術後,

患者繼續堅持進行心肺功能康復,

5月

24日順利出院。

心內科六病區主任董波介紹,目前

外科患者中合併心臟病和肺部疾病的情況越發普遍,引起患者的心肺功能低下,術中術後發生心血管事件和肺部併發症的風險增加。面對這一難題,傳統的做法是當患者出現併發症後,臨床醫生才對症的被動干預。然而,術後心臟和肺部併發症發生率較高的患者總是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徵,比如:術前吸菸、肥胖、體力活動耐力減損以及可能伴有心肺的相關疾病等。對此,

“預康復”也就是手術之前的康復,

在術前針對性干預患者的危險因素,進而最佳化患者的身體狀態。透過預康復,患者會更好地承受手術帶來的創傷,術後得到更好更快的恢復。(心血管內科四病區

龔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