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傳位只靠秘密立儲?除此之外 還有四種立儲方式

我國古代王朝的皇位傳承,一般是採用宗法制下的嫡長子繼承製,直到滿人入關,建立清朝以後,情況有所變化。我們比較熟悉的,是清朝的“秘密立儲制度”,此制度為雍正皇帝所創立。

秘密立儲制度的做法,是不事先規定東宮所屬,而把當朝皇帝心目中的太子人選寫在詔書上,藏在一個盒子裡,然後放置在乾清宮正殿的“正大光明”匾之後。等現任皇帝駕崩,就把盒子從匾後取下,根據遺詔立下新的儲君。

秘密立儲制度在清朝的第一次實踐,是乾隆皇帝的登基。乾隆作為受益者,當然是大吹特吹秘密立儲制度的好處,並批評過去立太子制度的弊端:

“眾見神器有屬,幻起百端,弟兄既多所猜嫌,宵小且從而揣測。其懦者,獻媚逢迎,以陷於非;其強者,設機媒孽,以誣其過;往往釀成禍變。遂致父子之間,慈孝兩虧,家國大計,轉滋罅隙。”

清朝傳位只靠秘密立儲?除此之外 還有四種立儲方式

秘密立儲制度經過許多清宮電視劇的演繹,廣為觀眾朋友們所熟悉。但實際上,在清十二帝中,只有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四人是在這一制度安排下登上皇位的,乾隆大批特批的立太子制度,他的爺爺康熙就曾經用過。

清朝的皇位傳承方式比較多樣化,並沒有侷限於一兩種所謂的制度和家法。清朝除了秘密立儲以外,還有過四種不同的傳位方式。

清朝最早的傳位方式,是肇始於清初的八旗共主制度。滿洲女真是遊牧民族,崇尚部落首領,與中原漢族萬世一系的帝王世系文化並不相同。

所以努爾哈赤在最初建立後金時,所建立的八旗共主制度,並沒有自己確定一個皇太子。對於自己死後,由何人來繼承皇位,則是由八旗旗主商量著辦。這個時候,算是一種比較民主的政治制度。

清朝傳位只靠秘密立儲?除此之外 還有四種立儲方式

直到順治皇帝的繼位,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八旗共主制度的影響,算是各旗旗主商量妥協的結果。而清兵入關之後,清朝一方面受漢族文化影響,另一方面為加強皇權的需要,開始逐漸改變了清初的八旗共主制度。

到順治傳位給康熙,仍然受八旗共主制度影響,但順治本人的話語權有很大提升。而且康熙的繼位,還受了當時“洋人”的影響。順治在確立皇太子時,曾徵詢過西洋傳教士湯若望的意見。

湯若望建議,皇三子玄燁曾經出過水痘(天花),身體對這種疾病有抗性,傳位給他可以減少皇帝病逝的危險。因為這樣,順治才下定決心傳位給康熙。

而到康熙朝後,立儲的方式又有所變化。此時清朝進一步漢化,對儒家教義的接受程度更深,因此康熙最初的立儲方式,是學習中原古代王朝的方法,採用嫡長子繼承製,立嫡長子胤礽為皇太子。只是後來因種種原因,太子被廢,才讓雍正後來居上,繼承了大統。

清朝傳位只靠秘密立儲?除此之外 還有四種立儲方式

自清初以來,努爾哈赤八旗共主、順治的立儲、康熙的嫡長子繼承製,清朝的皇位傳承製度已經幾次演化。而雍正的繼位過程,其實有很多說不清道不明的地方,為了加強其統治的合法性,才不得不發明了所謂的秘密立儲制,並且解釋說康熙就是用這種方法把皇位傳給了自己。

秘密立儲,是清朝建國以後使用的第四種立儲方法。這種制度可以鼓勵皇子之間的良性競爭,確實有其優越性所在,但在執行的過程中,其實也並不盡善盡美。如乾隆、道光等的繼位,都經歷了不小的風波。

另外秘密立儲制度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皇帝的子嗣越多,擇賢而立的效果越好。但自咸豐朝以後,當朝的君主要麼只有一個子嗣,要麼沒有子嗣,秘密立儲制度不廢而廢。

而自光緒之後,清朝的皇帝皆由外藩迎立,且幾乎是慈禧太后一言而決。這樣的皇位傳承方式,只會讓權力越來越集中於太后之手,不出兩代,清朝便走向了滅亡的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