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為實現統一開展的漕運活動,竟為北宋削藩打下了基礎?

淮南之戰後,周世宗乘勝北伐,在關南之戰的前夕梳理北方漕運線路,疏通了從汴京到邊關的水路。隋唐運河體系在唐朝滅亡過程中

唯有

河北永濟渠系統基本沒有受到破壞,修繕的工程量小且見效快。後周藉助水路運送之便捷以奇襲的形式迅速取勝,奪取關南之地,以瀛莫之水勢和三關之險要改善北邊的軍事形勢。

聯絡起唐晉漢三朝所受契丹軍事壓迫,這次勝利也可令中原地區有揚眉吐氣之感,後來北宋史上也少見這等戰果。周世宗顯德六年四月辛卯日出滄州,一日下寧州,十二日下益津關,十四日下瓦橋關,十五日下莫州,十六日下瀛州,離京四十二日盡得關南之地,以至諸將稱譽為

“不世之功”,

用兵可謂神速奇效,

在軍事史上留下了漂亮的一筆。

水運是關南之戰以奇襲形式取勝的重要原因

,水軍也發揮了相當的作用。關南之戰以奇兵突襲的方式在短期內取勝,類似今天的

“閃電戰”。進軍中“河北州縣非車駕所過,民間皆不之知”,這說明軍事行動的隱蔽性很高,令遼人措手不及,這與水運的輔助是分不開的。

周世宗為實現統一開展的漕運活動,竟為北宋削藩打下了基礎?

戰爭中軍需物資的運輸是大事,講究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因此一旦大軍出動必是拖延時日。後周既傾國而出,軍事行動的隱蔽性也很難保證。後周騎兵較南唐有優勢,較契丹卻處劣勢,而契丹無水軍,後周用水軍北上,不會發生水戰。故周世宗採取一系列行動戰前先治水道,達到了

快速、隱蔽地運送軍隊與軍需的目的

,竟做到了以水軍之長補騎兵之短的效果

又命韓通、吳廷祚

“發徐、宿、宋、單等州丁夫數萬浚汴水。帝之北征也,凡供軍之物,皆令自京遞送行在。遼方守將終廷暉在措手不及之下不戰而降。當初隋煬帝修永濟渠,初衷是向高麗用兵,與之不同的是,

周世宗以隱蔽性和速度取勝

,達到了

兵法上

“兵貴神速”的原則要求

關南平,凡得州三、縣十七、戶一萬八千三百六十。是役也,王師數萬,不亡一矢,邊界城邑皆望風而下。當然,運河

水軍在這次作戰中繼續發揮的重大作用也不可忽視。

有學者認為:

“後周之所以能取得南征而悉平江北,北伐而盡取燕南的巨大勝利,顯然,與後周擁有一支強大的水軍是分不開的。”

周世宗為實現統一開展的漕運活動,竟為北宋削藩打下了基礎?

水軍之所以能南北調動,支援攻城、陸戰、軍需、運兵,和疏浚運河不可分

,因為在討論中我們可以看到水軍是在汴京組織、訓練的,並從汴京出發到北至瓦橋關、南至長江的地方。可以講運河工程修到哪裡,仗打到哪裡,水軍開到那裡,發揮運輸物資和人員的重要作用。

第二點,周世宗因病退兵,未能盡取幽雲,由於水運手段的限制和其他原因,周軍已無持續再勝的可能,

“適可而止”是最好的戰略選擇。周軍拿下益津關後,“自是以西,水路漸隘,不能勝鉅艦,乃舍之”;由於進軍過快,部署不當,周世宗御營“侍衛之士不及一旅,從官皆恐懼。胡騎連群出其左右,不敢逼”。

胡騎不敢逼近,是被周軍的迅速推進所震懾,也並不知道御營的真實底細

據《通鑑》記載中所有投降的遼方刺史據姓名推斷都是漢人,且提出了籍貫以佐證,王夫之指出

“如吳巒、王權之不忍陷身汙歲者,固吞聲翹首以望王師,則取之也易”。這一方面說明

“漢人思漢”

也是取勝迅速的一個政治原因,另一方面說明圍繞御營的

“胡騎”才是遼軍內圈防禦的主力出現,故此次戰役的軍事記載中唯有“先鋒都指揮使張藏英破契丹數百騎於瓦橋關北”,涉及契丹兵員。據正史記載,遼帝已準備親征,而且,契丹使告急北漢,劉“承鈞將發兵,而世宗班師,乃已。”

周世宗為實現統一開展的漕運活動,竟為北宋削藩打下了基礎?

周世宗繼續深入的風險不小,未知鹿死誰手。後周儘管連年取勝,士氣高昂,但實力比統一後的北宋仍差得多,有成為強弩之末的可能,直取幽州恐怕危險很大。看來漕

運的軍事效能同樣是促使北伐迅速取勝的關鍵,

而漕運手段的不足也會限制了北伐的繼續進展,而且我們也不能把漕運的作用過高估計。

綜上所述,

周世宗善用漕運

,成功地推動統一的歷史程序。為實現統一而開展的漕運活動和軍事活動甚至為以後的北宋進一步完成統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周世宗統一戰爭改善了中原王朝的戰略形勢。後周建立的時候,戰略形勢對中原王朝並非有利。王夫之指出:

“且自朱溫以來,所號為中國主者,僅橫亙一線於雍、豫、充、青之中,地狹力微,不足以逞志。

後周立國時,遼國佔有幽雲地區,侵入河北平原地帶,北漢割據河東;歸義軍、定難軍、西州回鶻分割了河西隴右的土地;後蜀越過漢中盆地和秦嶺佔有關中平原的秦鳳成階四州,再加上南唐與南平,

這使

後周處於七個政權包圍之中,轄地綿長千里,對遼、蜀等對手多在同一地形條件下對峙,等到北宋繼承後周的軀殼時,戰略形勢大大改觀,西有崇山峻嶺封鎖後蜀,南有長江隔絕南唐,北有瓦橋關抵契丹,

進可攻,退可守,可以主動的選擇用兵先後方向。

周世宗為實現統一開展的漕運活動,竟為北宋削藩打下了基礎?

第二,

周世宗重建漕運系統

,並奪取了南唐富裕的淮南地區,使得日後宋朝

重建中央集權有了良好的經濟運作基礎。

經過後周對河南四河漕運網的重建,在開封養禁兵及家屬百餘萬也就不是很難。後周禁軍發展到五代的最大規模,有數十萬之眾,且有水陸兵種與水軍營地設施。

正如關南之戰所表現出的

,一有號令即可水運禁軍人員與漕糧物資儘快地抵達前線

。聯結河北、河東、河南、淮南各地的漕運交通網路已經重新形成,徵糧派兵也比以前容易得多,於是已經在五代中前期遭到削弱的藩鎮勢力反抗起來更加困難。這無疑對後來宋朝削除藩鎮的措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因此

宋初的軍事統一和恢復中央集權的過程也加快步伐順利實現

。宋太祖趙匡胤本人曾指揮後周水軍作戰,親眼目睹了周世宗戰略的威力,把漕運交通手段促進統一戰爭的政策從後周延續到北宋。北宋初年統治者仍很重視

“造船務”並常常視察金明池那裡的訓練。

周世宗為實現統一開展的漕運活動,竟為北宋削藩打下了基礎?

宋太祖黃袍加身之後淮南藩鎮李重進謀反。建隆六年十月,太祖御駕親征:

“庚寅,上發京師,百司六軍並乘舟東下”,

把包括禁軍和朝廷的整個國家機器沿運河用水軍船隻送到了淮南

。十一月,

“甲辰,次泗州,舍舟登岸,命諸將鼓行而前”,威勢赫赫,一下子平定了叛亂。

又如宋太祖乾德元年六月因南唐主增修戰備,也

“命鎮國節度使宋延幄帥禁旅數千習戰於新池”。

北宋統一後,統治者仍然重視漕運

,擴大軍事與經濟運輸能力,支援邊防與統一戰爭,把以開封為漕運中心構築新政權的軍事政治經濟等各方面政策繼續下去。

從秦漢到隋唐五代的歷史程序中,歷次統一戰爭都對漕運活動有所利用,

漕運對統一的開創和重建都發揮了巨大的歷史作用

。不同政權利用漕運的形式多樣化,在統一的力量佔據優勢時既有利用漕運運軍糧,也有藉助運河漕運同船運兵的做法,為了推動統一戰事的發展,取得戰役的勝利,開通運河通往戰略要地形成軍事交通運輸線也是很有效的策略,當統一的機會不夠成熟的時候會在要害地區建立漕運系統以進行積極的消耗戰。

周世宗為實現統一開展的漕運活動,竟為北宋削藩打下了基礎?

前代所建立的漕運系統會被動亂中不同軍事力量利用作為現成的軍事交通運輸線路和軍事儲備,完成統一戰爭。

統一戰爭本身也是促進漢唐歷史時期漕運系統和漕運活動進步發展的重要動力。

結語

中國古代分裂時期之大格局無非南北對峙與東西對峙,南北對峙情況下,北方政權自上游南伐取江漢漕運,下游則取江淮間漕運系統,方有利於向南統一。東西分裂格局之下東西之間黃河渭河汴河所組成的東西間交通為最重要。故不同時代的漕運系統建構重點也會隨著統一活動的需要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