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到底什麼關係?真相原來如此!

《孫子兵法》不就是《三十六計》嗎?很多人都這樣認為。

讓我們聽一個小故事。

有一位軍事學教授曾開了一門課,專門給企業家們講解《孫子兵法》。

教授興致勃勃,旁徵博引,講得滔滔不絕。講了半天,有一位企業家坐不住了,問:“您怎麼還不進入正題?”

教授愣了:“什麼是正題?”

那人非常期待地說:“三十六計啊!《孫子兵法》裡不是有三十六計嗎?”

教授哭笑不得,說:“這兩本書,一個兩千年前,一個兩千年後,沒什麼關係!再說了,順手牽羊、渾水摸魚、趁火打劫、笑裡藏刀,這些招數,還用我來教嗎?我給你講的,是大戰略、大格局!”

其實,不止這位企業家,我們大多數人,在沒有專門學習時,都會下意識地將《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關聯在一起。甚至有些書,直接就將《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作為書名,還要標上:作者是(春秋)孫武。也就無怪乎會引人誤解了。

今天,我們要讀《孫子兵法》,首先就要知道——《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不是同一本書。

01《孫子兵法》講什麼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

它的作者是孫子,成書於春秋晚期。

《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到底什麼關係?真相原來如此!

春秋戰國,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年代。中華文化基本的精神命脈、價值取向、思維邏輯、哲學概念,大多已在這個時代確立下來了。

那一時期,群星璀璨、百家爭鳴,偉大的思想家相繼湧現:老子、孔子、莊子、孟子、荀子、墨子、韓非子……當然也包括孫子。

孫子,原名孫武,出身於齊國的一個軍事世家。後因齊國內亂,便去往吳國,“以《兵法》見於吳王闔廬”,以《孫子兵法》十三篇覲見於吳王。

吳王見書大奇,很快接見了孫子,“知孫子能用兵,卒以為將”。孫子成為了吳國將軍,並助闔閭成就了霸業。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吳國“西破強楚”,往西打敗了強大的楚國;“北威齊晉”,北邊威震曾是霸主的齊國和晉國;“南服越人”,往南降伏了越國;孫子“與有力焉”,孫子在其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史書上對孫子本人的記載並不多,但《孫子兵法》卻一直流傳下來,並深深紮根進了中華文化的脈絡之中。

有一位北大教授說:

“今天,要研究儒家思想,你要去讀《論語》;

要研究道家思想,你要去讀《道德經》;

要研究中國哲學,你要去讀《易經》;

要研究中國人的戰略思想,你就要去讀《孫子兵法》。”

可見,《孫子兵法》在戰略學著作中的地位,真可以說是“兵學聖典”了。

《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到底什麼關係?真相原來如此!

《孫子兵法》不是一部普通的兵書,它不是具體地給你講某一次戰爭,也不是教你排兵佈陣的陣法圖,更不是教給你糧草被服籌備工作怎麼做。

古人評價它“字字珠璣”,今人評價它“簡單而深奧,簡略而深刻”。

它是一部高度抽象的軍事哲學著作,超越了具體的方法論,從樸素辯證法的角度,總結了戰爭與戰爭指導的基本規律。

那麼,《三十六計》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02《三十六計》講什麼

《三十六計》是一部成書於明清時期的兵書著作,作者已不可考。

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有“三十六計”的說法了。《南齊書》中有記載:“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意為敗局已定,無可挽回,唯有退卻,方是上策。

“三十六計”的說法,就為後人所沿用開來。宋代惠洪《冷齋夜話》中也提到:“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等到了明末清初,引用這個詞的人就更多了。

於是,有心人採集群書,編撰成《三十六計》。但具體的編撰者是哪個人、成書年份是哪一年,都已無法再行查究。

這本書同樣不長,約有五千餘字。共分六套,分別為: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每一套又各包含六計,合共三十六計。

《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到底什麼關係?真相原來如此!

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

每一計都只有短短几句,再引證一些宋代以前的戰例、一些孫武、吳起、尉繚子的語句,即告結束。比如,第五計原文如下:

《第五計·趁火打劫》

【原典】敵之害大,就勢取利,剛決柔也。

【按語】敵害在內,則劫其地;敵害在外,則劫其民;內外交害,則劫其國。如:越王乘吳國內蟹稻不遺種而謀攻之,後卒乘吳北會諸侯於黃池之際,國內空虛,因而搗之,大獲全勝。

可以說,《三十六計》是一部兵家計謀思想的著作。

那麼,《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的區別究竟在哪裡呢?

03“道”與“術”

那麼,《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的區別究竟在哪裡呢?

如果把兩本書的核心思想提煉為三個關鍵詞,可能是這樣的:

《三十六計》:戰則必勝、心計謀略、不擇手段;

《孫子兵法》:不戰而勝、戰略思維、人生智慧。

這是根本的格局與境界上的不同。簡單來看,從目錄上即可見端倪:

《三十六計》的目錄是:聲東擊西、暗渡陳倉、隔岸觀火、笑裡藏刀、李代桃僵、順手牽羊……

《孫子兵法》的目錄則是: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

細細體味,高下立見。

《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到底什麼關係?真相原來如此!

《三十六計》產生的時代是明清,整體社會氣象已露衰頹之勢,與春秋時充滿活力、創造力的氣氛已完全不同。這時產生的兵書,與春秋時的兵書,在層次和境界上也就有了明顯的差距。

歸根到底,《三十六計》講的是謀略,是兵法中的小“術”;而《孫子兵法》講的是戰略,是用兵的大“道”。

八十歲高齡的吳如嵩將軍曾如此評價這兩本書:

“兩者不同的關鍵問題是在目的論上。《三十六計》認為只要能達到目的,一切損人利己的手段都可以使用,對借刀殺人、趁火打劫、笑裡藏刀、美人計等極端詭譎的權謀大加渲染和濫用。

而《孫子兵法》是高層次的戰略學著作,民族英雄戚繼光稱《孫子兵法》是‘上乘之教‘。怎能把《孫子兵法》混同於《三十六計》呢?”

其實,“手段”本身是無善無惡的。但若只授人以刀刃,而不扶人之心,手段就很容易被濫用、錯用乃至於惡用,以致釀成更大的惡果。

陽明先生當年38天擒寧王,也用了圍魏救趙計、反間計、緩兵計、火攻計等手段。關鍵是,陽明先生的發心是正的,他洞察人心,是為了更好地抑制小我,激發大我。

《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到底什麼關係?真相原來如此!

每一個小我,都是自己的陷阱。

如果在用計之時,不是出於大我的慈悲,而是出於小我的算計,那麼,這就是兵法的錯用,同等的反作用也最終會反饋在自己身上。

《孫子兵法》,是為君子謀,非為小人謀!陽明先生平叛、剿匪,戰無不勝,卻慨嘆道:“可惜平生精神,俱用此等沒緊要事上去了。”他的心始終在化育百姓上,而不在戰爭勝負上,故能“仁者無敵”。

有這樣一顆心,自能心生萬法,應變無窮,何止三十六計?

責編 |?心源??審校?|?文平??朗誦?|?宋凱強

音訊後期?|?銀花??圖片 |?詩暘??排版|心源

(轉載務必註明文章來源“知行合一陽明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