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之失魂落魄:日常生活中怎樣才能使“魂魄內守”?

“世”說新語之失魂落魄:日常生活中怎樣才能使“魂魄內守”?

“世”說新語

當成語遇上中醫藥

“世”說新語之失魂落魄:日常生活中怎樣才能使“魂魄內守”?

古風盛行,國潮迭起。當成語遇上中醫藥,又將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為推動中醫藥文化傳承,胡博士說中醫系列特推出“世”說新語欄目,從中醫理論角度出發,重新挖掘成語的中醫價值與內涵,分享成語背後的故事與養生方法,讓讀者感受不一樣的中醫藥文化。

“魂”和“魄”是什麼呢,為什麼會丟失或者掉落呢?

“世”說新語之失魂落魄:日常生活中怎樣才能使“魂魄內守”?

“失魂落魄”是我們經常用來形容人出現的一種心神不定、驚慌憂慮、行動失常的狀態。“魂”和“魄”跟中醫理論中的臟腑有什麼關係呢?“失魂落魄”一詞又與中醫藥有哪些神奇的聯絡呢?讓我們一起來解讀吧!

“魂”和“魄”是什麼呢,為什麼會丟失或者掉落呢?

[解釋]

指極度驚慌、心神不寧的樣子。

[出處]

元·無名氏《看錢奴》第二折:“餓的我肚裡飢失魂喪魄,凍的我身上冷無顏落色。”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七:“那知我福氣薄,叫神鬼支使的失魂落魄。”

[失魂落魄]

“世”說新語之失魂落魄:日常生活中怎樣才能使“魂魄內守”?

在中醫理論中,“魂”和“魄”跟哪些臟腑有關,他們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呢?

“魂”和“魄”和哪些臟腑有關呢?

、最早在《靈樞·本神》中有提到:“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

在《素問·五藏生成篇》中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藏神”。在《素問·宣明五氣》中提到“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白天,魂魄藏在心中,胸腔之內;晚上魂入血,藏在肝中休息,魄藏於肺中。在人體後背的肺俞穴旁有魄戶,肝俞旁有魂門。

我們的“魂和魄”主要是與肝和肺有密切的關係。

“魂”和“魄”和哪些臟腑有關呢?

第一

、肺主要的功能是:

,輔佐心臟調節氣血的執行。五行屬金,上通於喉嚨,外合皮毛,開竅於鼻,在液為涕,在志為憂。憂是一種刺激後產生的不良情緒,它可以使人體中的氣不斷的消耗;肺主氣,因此,肺虛時人體對外界不良刺激的抵抗力和耐受力會大大的下降,容易產生憂傷的情緒,導致我們的魄沒有安全的安身環境,出現落魄的表現。

、肝主要的功能是:

主氣、司呼吸

(包括調暢氣機、促進脾胃的運化、調暢情志三個方面)和

第三

,為魂之處,血之藏,筋之宗。肝五行屬木,開竅於目,主筋,其華在爪,在液為淚,在志為怒。《素問·六節髒象論》中提到“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

人們正常的情志活動需要體內氣血的正常工作,當我們的情緒發生較大的波動時會對人體的生理活動產生重要的影響,干擾身體裡的氣血執行。肝疏洩功能正常,人體氣機調暢,氣血調和,心情就會開朗;反之,或者肝氣鬱結,情緒抑鬱低落,或者肝陽上亢,脾氣急躁易怒,都會使魂居無定所。

《本神》中說“肝藏血,血舍魂”,肝藏血功能正常,魂才能有所舍。如果出現肝血不足,就容易出現驚悸多夢、臥寐不安、囈語夢遊等症狀。

主疏洩

“世”說新語之失魂落魄:日常生活中怎樣才能使“魂魄內守”?

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長河中,我們對“魂”和“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經常聽到人們說“人有三魂七魄”,都在則生,缺失則傻,丟失則死。

葛洪在《抱朴子》中說:

主藏血

從古至今,人們一直都對“魂魄”相當重視,如果魂丟了,必需要“招魂”,人才不會變傻變痴。

中醫理論認為,肝藏血和主疏洩,肺主氣、司呼吸,輔佐心臟調節氣血的執行。兩髒的功能正常,魂和魄才能有家可住,情緒正常,心情開朗。

由此可見,肺和肝主管我們的情緒和精神活動。二者在生理上互相依存,病理上互相影響。肝肺虛弱時,會出現心悸失眠、氣虛聲弱、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

“魂魄”有多重要?

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說:“邪哭使魂魄不安者,魂魄妄行,陰氣衰者為癲,陽氣衰者為狂”。

魂夜晚藏於肝,如果經常熬夜,攪亂了正常的生物鐘,就會出現難以入睡、多夢易醒的症狀,甚至整夜無眠的情況。魂最怕劇烈的情緒波動和不良情感的刺激。《靈樞·本神》說:“肝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魄藏肺中,情緒波動最易傷魄。《靈樞·本神》中提到:”喜樂無極則傷魄”,肺和大腸相表裡,肛門又稱魄門;控制我們的情緒和經常做提肛動作是存魄的好方法。

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睡覺晚等等,都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改善我們生活的方式,控制我們的情緒、少熬夜、適當運動都會使我們魂魄內守、精神奕奕。

藥物之中,人參、茯神、琥珀、龍骨、龍齒、龍眼肉、硃砂、女貞子、磁石、生鐵落,等等,都有安精神、定魂魄或養魂魄的作用。

除了上述方法,我們還可以透過兩種方式讓“魂魄內守”:

0

1

撮提穀道

撮提穀道也就是提肛運動。唐孫思邈在《枕中方》中提到:“穀道宜常撮”。他認為肛門周圍的肌肉要經常間歇性地運動才能養生健體。

撮提穀道方法:吸氣時用力,肛門和會陰一起上升,呼氣同時放鬆,重複20次,每日3-5次。具有增強血液迴圈,鍛鍊盆腔肌肉,預防肛周疾病等的功效。提肛時必須要用力,提肛之後最好馬上排便。

0

2

補肺清肝茶

原料:玫瑰花5克,菊花5克,百合10克,龍眼肉10克。

做法:1。將上述材料清水洗淨後放入杯中。2。用沸水反覆沖泡。3。每天1劑,不拘時代茶飲。

功效:玫瑰花歸肝、脾經,具有化溼和中、理氣解鬱、活血化瘀的功效;菊花歸肝、肺經,具有清肝明目、疏風清熱的功效;百合歸心、肺、胃經,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龍眼肉歸心脾經,具有益心脾、補氣血、安神的功效。

“魂魄”有多重要?

“世”說新語之失魂落魄:日常生活中怎樣才能使“魂魄內守”?

"人無賢愚,皆知己身有魂魄,魂魄分去則人病,盡去則人死。"

本文系原創稿,版權歸胡世雲主任中醫藥科普團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本團隊聯絡。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即刪。

編輯&排版:大思。

日常生活中怎樣才能使“魂魄內守”

日常生活中怎樣才能使“魂魄內守”

因此本茶具有疏肝解鬱、養肺安神的功效,實熱體質的人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