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僅有一位廟號為“聖宗”的皇帝,他是誰,有何功績?

相信很多人在瞭解古代帝王歷史的時候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稱號怎麼那麼多,且格式還都不相同?這是因為古代皇帝能夠定稱呼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像是

廟號、諡號、尊號、年號

都是的,接下來我先給大家舉幾個最簡單的例子。

廟號始於西漢、終於清朝,一個“廟”字其實就已經點出了其意義,是

皇帝們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名號,一般開國皇帝稱為“祖”,之後的皇帝稱為“宗”

,比如說唐太祖就是李淵,清太祖就是努爾哈赤;而我們比較熟悉的李世民為

唐太宗

,乾隆則是

清高宗

歷史上僅有一位廟號為“聖宗”的皇帝,他是誰,有何功績?

年號其實比較好理解,就是

皇帝在位時期所定的年號

,中國古代不像我們現在用公元紀年,都是按年號來算,有的皇帝比較專一不喜歡換年號,或者在某年號內發生過大事件,大家就一般喜歡用年號對其進行稱呼,比如李世民開創了貞觀之治拉開了盛唐序幕,因此又被稱為

貞觀皇帝

;而我們比較熟悉的

崇禎帝

朱由檢,這“崇禎”二字也是年號;溥儀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任皇帝,他所用的年號是宣統,因此他也被稱為

宣統帝

歷史上僅有一位廟號為“聖宗”的皇帝,他是誰,有何功績?

諡號是皇帝死後對其的封號,尊號是皇帝活著的時候對其的讚揚稱號

,但由於皇帝們都已經作古,所以

很多時候皇帝的諡號其實就是尊號的累加。

一開始皇帝們比較含蓄,雖然讚揚自己的功德但不會吹得太過,像是武則天的尊號為

“則天大聖皇帝”

,諡號為

“則天大順皇后”

,後代累諡為

“則天順聖皇后”

;而清朝的皇帝們就誇張了,不一定有尊號,但諡號一定要老長,像是康熙的諡號就是

“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歷史上僅有一位廟號為“聖宗”的皇帝,他是誰,有何功績?

既然說到了康熙,他倒是有個非常具有爭議的稱呼,那就是他的廟號沒有按規矩來,為了歌頌他“繼往開來”的功德,

廟號沒有用傳統的“宗”,而是用的“祖”,並且還用上了“聖”這個形容詞,稱為清聖祖。

“聖”這個字可不能亂用,哪怕古代皇帝們那麼喜歡歌頌功德的,真正敢用“聖”這個字的也寥寥無幾,畢竟吹噓太過後人也會加以嘲諷。

歷史上僅有一位廟號為“聖宗”的皇帝,他是誰,有何功績?

能用“聖祖”這個廟號的,除了康熙之外基本都是歷朝歷代所追封一些更早的先人,給自己這一脈皇室臉上貼金的,比如說

唐聖祖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老子

,老子本名為李耳;

宋聖祖為趙玄朗

,乃是道教“玄壇真君”,當然我們可能更熟悉他另一個名字,財神爺

趙公明

歷史上僅有一位廟號為“聖宗”的皇帝,他是誰,有何功績?

中國歷史上的聖祖數一數還是能夠數出來幾個的,

但廟號敢用聖宗的倒真正只有一位,那就是遼聖宗耶律隆緒。

這耶律隆緒到底是何人?怎麼敢用“聖”字作為廟號?難道又是跟清朝帝王們一樣喜歡歌頌自己功德的皇帝?說實話,

站在遼國的角度來看,這遼聖宗倒真是名副其實。

歷史上僅有一位廟號為“聖宗”的皇帝,他是誰,有何功績?

耶律隆緒是遼國的第六位皇帝,

他的母親乃是鼎鼎大名的蕭太后蕭綽。

耶律隆緒在位前期,由於年紀尚小於是由蕭綽攝政;後來耶律隆緒逐漸長大,也開始參與朝政。

他在位期間積極改革、任用漢人,使得遼國發展至頂峰。

同時在軍事方面更是南征北戰,不僅

屢敗宋軍

,更是跟宋真宗訂立了

澶淵之盟

從此宋真宗稱呼蕭綽為叔母,跟耶律隆緒約為兄弟,同時年年上貢

;在大眾印象中,一般都是中原政權使得四方來朝,

但在耶律隆緒在位時期,遼國反而取代了這一地位,西夏以及高麗都向遼國臣服,包括女真等部族也是如此。

歷史上僅有一位廟號為“聖宗”的皇帝,他是誰,有何功績?

不少人應該知道中國古代在世界上有個稱呼名為

“契丹”

,這個稱呼正是喊的遼國,當然西方人只知道在遙遠的東方有個強勢的政權,恰逢遼國崛起,對中亞甚至西亞地區都有很強的影響力,所以讓

他們誤以為當時的遼國就是華夏政權

歷史上僅有一位廟號為“聖宗”的皇帝,他是誰,有何功績?

有人說耶律隆緒的成就其實源於蕭綽,這話對也不對,的確蕭綽為耶律隆緒打好了基礎,但之後的南征北戰可都是耶律隆緒自己打下來的天下,

他在親政期間甚至還開了科舉,並且聯合周邊臣服的國家一同擴張,遏制宋朝發展

,可以說宋朝面對遼國的弱勢局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耶律隆緒。

歷史上僅有一位廟號為“聖宗”的皇帝,他是誰,有何功績?

公元1031年,耶律隆緒去世,卒年61歲,廟號為聖宗,諡號為文武大孝宣皇帝。

從遼國來看,耶律隆緒的成就的確對得起這個廟號,而從歷史整體性來看,耶律隆緒的確也加深了民族融合的程度,因此也算是無愧“聖宗”二字,不過如果單從華夏政權的角度來看,耶律隆緒的存在就不是那麼討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