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好輪迴:盛極一時的門閥世族,終究走向沒落

唐文宗在位時期,曾經想過將真源、臨真二公主嫁給山東舊世族。結果換來的確實世族的拒絕。以至於唐文宗發出了:“民間修婚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的感慨。真的是與那句“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古話截然相反,唐朝時期真的是連皇帝的女兒都愁嫁了。

天道好輪迴:盛極一時的門閥世族,終究走向沒落

造成這樣的一種現象的原因,在於皇家與世族地位的不對等。雖然都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是除了權力高於世族之外,李家在“江湖中”的地位遠低於以崔、盧為首的世族大家的地位。

所謂的“世族”泛指世代顯貴的家族,又稱世家大族、氏族、士族。各個詞語的含義、用法不盡相同,但都是指累世享有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特權,並在 社會中具有較高聲望的家族。唐朝的世族大概可以分成5支,其一是長江以南的“僑姓”,其二是東南的“吳姓”,其三是山東的“郡姓”,其四是關中的“郡姓”,最後是代北的“虜姓”。這五大世族當中又以山東士族跟關中世族實力最為強勁。

天道好輪迴:盛極一時的門閥世族,終究走向沒落

世族的強大勢必會引發皇族的不滿,為了加強皇族對世族的掌控。自唐太宗時期起,李唐皇室便開始了對門閥世族的削弱。貞觀六年,唐太宗對宰相房玄齡談到近代士族賣婚弊病時,提出了“既輕重失宜,理須改革”的建議,當即就下令吏部尚書高士廉等人修撰了《氏族志》一書。該書推翻了原有的姓氏排名,確立了以皇族為首,外戚次之,崔氏等世族大家被降為第三等,唐太宗此舉意在從法理上推翻世族大家的“統治地位”。

天道好輪迴:盛極一時的門閥世族,終究走向沒落

除了法理上的削弱,李唐皇族對於世族的權力的削弱也是尤為看重。據《貞觀政要》記載:“氏族之美,實繫於冠冕”。當時世族的權力主要來自於世世代代的權力傳承,也就是所謂的九品中正制。其實早在隋朝時期,為了削弱世族的實力,便發明出了科舉制度。到了唐朝時期,李唐皇族在隋朝科舉制的基礎上做了更大的改革。

根據《舊唐書·職官志》記載:“有唐以來,出身入仕者,著令有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書算。其次以流外入流。若以門蔭入仕,則先受親勳翊衛,六番隨文武簡入選例”。從這段文字,不難看出到了唐朝中後期,科舉制已經成為了選拔人才的重要舉措。但是仍然保留著類似於九品中正制的門蔭制以及透過入幕藩鎮的方式得以掌控權力。

天道好輪迴:盛極一時的門閥世族,終究走向沒落

另一方面科舉制度也越來越得到社會的認可。根據《通典·歷代制下》記載:“開元以後,四海晏清,士無賢不肖,恥不以文章達”,從這句話不難看出當時對文學的愛好已經成為普遍的社會風尚,以文學為考試內容的進士科受到人們的推崇。同時門蔭制到了後面雖然能夠讓世族子弟進入仕途,但是卻難以讓他們身居高位,讓這個位置“世襲”給其後世子弟。

所以在這起起彼伏之間,很多世族大家也開始走向了沒落。為了避免自己的家族走向沒落,很多世族子弟也紛紛開始走向了科舉之路。而他們的家族族長為了更更多的家族子弟接受優質的教育,享受良好的教育氛圍,紛紛舉家遷往了兩京一帶。此舉改變他們魏晉以來的居住形態,同時也為他們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天道好輪迴:盛極一時的門閥世族,終究走向沒落

到了唐朝末年,農民軍起義開始了對唐朝官員的屠殺。以黃巢為首的農民起義軍轉戰南北,到處打殺世族集團,幾乎滌盪了所有門閥世族的勢力。在佔領長安後,黃巢手下將領尚讓安撫城中居民,“黃王起兵,本為百姓,非如李氏不愛汝曹,汝曹但安居無恐”。雖然沒有殺害老百姓們,但是對唐朝官僚世族集團卻加以大肆殺戮,史載:“黃巢犯闕,大駕幸蜀,衣冠襠析,寇盜縱橫”。豆盧瑑、崔沆、於琮、劉鄴和裴諗等世族子弟躲藏在民間,黃巢都將他們捕獲並全部殺之。甚至是後面因為長安老百姓幫助唐朝政府軍驅趕黃巢大軍,都被黃巢反殺回長安,並下令屠城。史載:“怒民之助官軍,縱兵屠殺,流血成川,謂之洗城”。

天道好輪迴:盛極一時的門閥世族,終究走向沒落

在唐末的這場浩劫之下,門閥世族徹底走向了沒落。自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統治”中國的門閥世族也正式走下了歷史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