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安樂死,你會選擇嗎?

在中國,死亡是一個嚴肅的話題。就算是平常聊天,人們也很忌諱談論相關的話題。

然而,死亡也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有生就有死,生老病死,誰也逃脫不了,誰都要去面對它。可是,現實中,有的人因為疾病,是求生不得,求死不易。這時候該怎麼辦?

2021年8月,成都一家公司的創始人,前往瑞士,透過“安樂死”的方式,離開了人世。當時,他和家人一起,坐在草坪上,沐浴在陽光之中,喝了一杯喜歡的香檳,再聽完自己最心愛的音樂,然後端起桌上的特殊飲料,一飲而盡。隨即,他靜靜地躺在女兒的懷抱裡,安詳長睡。他是極少數能夠掌握自己生命終點的人士,為此花費超過百萬元。

今天,我們要講一個國內的“安樂死”事件,當事人中間間隔十多年,分別申請對母親和自己實行安樂死,為此協助的醫生也惹上官司,被羈押多年。事後談起,他還後悔不已。

如果可以安樂死,你會選擇嗎?

母親重病,兒子求醫生實施安樂死,為此惹上官司

王明成,是西安印染廠上班的一名職工。1984年,他接到大姐電報,說母親夏素文病重,要求他回漢中老家處理。接到電報後,王明成不敢耽擱,馬上坐上長途客車,連夜趕回老家。

母親是王明成最敬重的人,早年丈夫去世後,是母親夏素文一人拉扯大三個女兒一個兒子,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但由於多年缺乏營養,又勞累過度,積勞成疾,夏素文患了肝病,導致嚴重的肝硬化、肝腹水,很快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為照顧母親,王明成請了長假,專門在家照顧母親起居。照顧病人需要極大耐心,王明成在照顧母親過程中,不但要給母親餵食、端茶倒水、端屎端尿、擦身洗澡,還要定時給母親翻身,防止產生褥瘡。這些對王明成來說,不算什麼,畢竟他是一個孝順的兒子。但最令他痛苦的是,母親由於疼痛難忍,發出呻吟的時候,王明成就像痛在自己身上一樣,心如刀割。他很不忍心看到母親被病痛折磨的樣子,為此經常偷偷落淚。

王明成照顧母親兩年,到了1986年,母親病情加重,不得不住院治療。此時的夏素文,病情拖延日久,病魔已經將她折磨得不成人樣。她臉色蠟黃,眼窩深陷,形體消瘦,下肢腫脹,大小便失禁,常常陷入昏迷狀態。最令夏素文煎熬的是晚上的疼痛,發作時不堪忍受,會不自禁發出呻吟聲。

在又一次昏迷後醒來時,夏素文抓住王明成的手,用盡全身力氣懇求他道:“媽媽實在是受不了,兒子,你要是孝順,就讓我早點死吧!”

王明成轉身痛哭失聲,在病魔面前,自己無能為力,他感到無助與絕望。此時的王明成,已經理解母親的痛苦。如果可以,他寧願替母親去承受這些病痛。

王明成早已經從主治醫生蒲連升那裡知道,母親的病情已經失去了治療的意義,目前能夠做的只有盡力維持母親的生命,減輕疼痛都成了一種奢求,治療反而是延長母親痛苦的一種方式。與其這樣,不如儘早結束這樣的痛苦。他和妹妹商量後,決定請求蒲連升,希望醫生幫他實現讓母親沒有痛苦地死去的願望。

蒲連升第一次聽了王明成的請求後,明確給予了拒絕。他給王明成說道:“目前國內沒有安樂死的相關法規,給病人安樂死是一種違法行為。你們不想治了,可以把病人拉回家去。”

拉回家並不能減輕母親的痛苦,王明成不願意那樣做,他還是希望醫生能夠幫助他實現減輕母親病痛的願望。

在醫生辦公室,王明成的請求又一次被蒲連成拒絕了。他心裡一急,“撲通”一聲,跪在了蒲連升跟前,痛哭流涕。他跟醫生說道,自己願意承擔由此產生的所有責任。

如果可以安樂死,你會選擇嗎?

蒲連升

蒲連升並不是鐵石心腸,他也是感情深重的人,也希望能夠救死扶傷,幫病人、家屬減輕痛苦。但醫生畢竟沒有靈丹妙藥,無法違反自然的生老病死規律。他看著跪在面前樸實孝順的王明成,再想想病重的夏素文,他被感動了。他默認了王明成的請求,在藥方上開出了一支100毫升的“複方冬眠靈”。在處方上,蒲連成註明“應家屬要求,給予病人“安樂死””,並要求王明成和他妹妹在處方上籤了字。

蒲連成疏忽的是,沒有讓王明成的兩個姐姐在處方上簽字。

在6月29日清晨,實習生給夏素文注射了“複方冬眠靈”。沒多久,夏素文就平靜地離開了人世。

對夏素文來說,是徹底解脫了;而對蒲連升和王明成,則是夢魘的開始。

到了7月份,王明成安葬完母親,準備返回單位上班。不想,這時候兩個姐姐卻覺得,蒲連升在治療中存在失責行為。她們向上級舉報了蒲連升,並向警方報案,控告蒲連升有故意殺人的嫌疑。

她們的目的不是想讓蒲連升坐牢,而是想從醫院獲得一筆賠償。後來看到王明成和妹妹王曉琳也被牽涉,就想撤訴。但案件已經被轉為公訴案件,不能撤回來了。

9月份,蒲連升和另一名醫生被逮捕,一起被逮捕的還有王明成和妹妹王曉琳。次年2月,他們被以故意殺人罪,在漢中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作為主治醫生,蒲連成覺得自己是真的冤枉。他和病人無冤無仇,也談不上在治療中有收取賄賂的行為。自己完全是出於一番好意,怎麼就成了故意殺人犯了呢。他覺得,自己很快就會被無罪釋放。但沒想到的是,他卻長期被關押,案子持續6年才宣告結束。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他經歷了很多磨難。

案子的關鍵是夏素文的死因,究竟是“複方冬眠靈”的功勞還是因為疾病導致;還有針對處方上“家屬要求安樂死”引起的爭辯。

這件案件當時引起了極大反響,人們紛紛討論究竟孰是孰非。審查機關也本著“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經過長期細緻的審查,得出結論:

複方冬眠靈並非禁用品,它的致死劑量是800毫克。醫生使用的劑量是100毫克,不能判斷是導致夏素文死亡的直接原因。夏素文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是疾病引起的多器官感染、衰竭。

此案歷經一審、二審,一直到1992年6月,才最終裁定:蒲連升、王明成等人違法情節輕微,危害不大,不構成犯罪事實,無罪釋放。結案之後,王明成、蒲連升分別回到原單位繼續上班。

但有關安樂死的話題,多年後依然和這兩人有關聯。

如果可以安樂死,你會選擇嗎?

王明成

王明成病重,求安樂死而不得

王明成回原單位上班沒兩年,單位效益不好,到1998年就下崗了。失去了生活來源,家庭每月只有230元的生活保障以及妻子不足400元的工資,還要供兒子繼續上大學。王明成沒辦法,就和當年母親一樣,到處找活幹。為了省錢,他也像大多數父母一樣,省吃儉用,節衣縮食。

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過度的勞累以及營養的缺乏,很快讓王明成患上了疾病。2000年,王明成被檢查出患上了胃癌,為此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胃。

手術後,因為沒有更多的錢進行治療,王明成不得不放棄了費用高昂的化療、放療。一年之後,癌細胞就擴散到了肝臟,並伴隨有心臟病、支氣管炎、心力交瘁等多種伴發症。

到了2003年,為給王明成治病,家裡已經債臺高築,王明成也被病魔折磨得不成人樣。他見過母親病重的樣子,害怕自己重走同樣的老路,最終家裡還落下人財兩空的境地。他偷偷向醫院提出,讓醫院給自己實施安樂死。毫無疑問,醫院拒絕了他的請求。

但王明成的病情惡化很快,不久他就陷入了不能自理的境地。病症發作導致的疼痛讓他越來越難以承受,醫院不得不為他開上了最大劑量的止痛藥,甚至為他打杜冷丁,目的也是僅僅為了緩解他的痛苦。

王明成趁著自己還能拿得動筆,他利用清醒時間,寫了一份申請書,再次要求醫院對自己實施安樂死。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他不讓妻子、兒子在申請書上簽字,上面只是註明是自己一人主意。為了達到目的,他跟醫生說,自己就是當年中國首例安樂死病人夏素文的兒子,希望醫院能尊重自己的意願。

妻子對王明成的感情很深,也擔心為此惹上麻煩。他跟王明成說道:“家裡再難,債務再多,也要把你治療到最後一刻。”

醫院也慎重考慮了病人的請求,但最終還是拒絕了。在法律上沒有依據,醫院也不能為此冒風險。

到了2003年7月,王明成在病痛中離開了人世。在死亡面前,他不能為自己做出選擇。

如果可以安樂死,你會選擇嗎?

蒲連升的事後生活與態度

而作為另一個主角蒲連升,他後來的態度也耐人尋味。

作為醫生,蒲連升當然瞭解這個職業。他知道,私下之間,有的醫生為了一些利益,會偷偷給病人實施安樂死,但不會寫在明處。

他回到醫院之後,很不受醫院待見,事業的發展受到了打擊。一些比他晚進單位,專業水平不如他的人,都陸續走上更重要的崗位,蒲連成卻還在原地踏步。因為不能從事專業工作,收入大受影響。為了生活,他甚至還賣過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

後來,他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談起了那段往事,他說道:“

想起來這些事情啊!肯定後悔嘛,想想一般人,和我同年參加工作的人條件來比的話,我比他們都差。

當被記者問到,自己在工作中是否還會為病人實施安樂死的時候,蒲連成連忙擺手回答道:“不能啊,違法的事情不能做啊。現在他們就算是跪在面前,拿出一百萬,一千萬,我也不可能做。”

雖然自己因為安樂死,人生受到很大的影響。但是,對安樂死的態度,蒲連成還是持保留意見。他說道:“人不能決定自己的出生,但可以選擇自己的死亡。我自己以後就要選擇安樂死,這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快樂,雖然說目前來看是不合法的。”

作為醫生,蒲連升看多了病人的疾苦,對病人的無助有許多直觀的感受。每每看到病人、病人家屬因為疾病人財兩空,因為疾病痛不欲生,有同情心的醫生、醫務工作者都會感同身受。如果能夠選擇,很多人會做出自己的選擇。蒲連升希望能看到關於安樂死的立法程序。

但是,對整個社會來說,安樂死是一個沉重的話題。雖然可以自由討論,但依然不能做出自由選擇。

如果可以安樂死,你會選擇嗎?

安樂死是一個敏感而複雜的問題

安樂死,不但涉及到生命的生死存亡,也關係到對生命的價值判斷以及對生命的尊重。在學科上,更是牽涉廣泛,涉及到法律、倫理、醫學、道德、哲學等學科。

在現實中,即使有事實存在,也有廣泛的民意基礎,市場需求等,但在法律上不具備可操作性。就連最基本的界定範圍,也存在相當大的爭議,更不要說背後牽涉到的方方面面。

雖然不合法,但現實中又不斷出現這樣的案例:

河南寧陵縣有個癌症晚期病人吳秀雲,一再要求丈夫協助她安樂死,以避免自己生不如死的狀況。丈夫不忍心看到妻子的痛苦,只好答應了妻子的請求。事後,丈夫被逮捕判刑。

2021年,專業刊物

《人口學刊》曾經針對國內公眾對安樂死的態度,做過廣泛的調查。從調查結果看來,更多人傾向於“贊同”,認為這是“個人選擇的權利”。

如果可以安樂死,你會選擇嗎?

當然,贊同者從減少病人和家屬痛苦、尊重個人選擇、節約社會資源等方向出發去去思考安樂死的問題;同樣,反對者也從尊重生命、倫理、道德、責任等角度出發,持對立的觀點。

在國外,公眾對安樂死的態度又如何呢?

如果可以安樂死,你會選擇嗎?

從全球看來,大多數國家並沒有對安樂死有相應的立法,只有在瑞士、加拿大、荷蘭、美國的一些州,對安樂死有嚴格的規定和立法。他們大多對安樂死持肯定態度,是幫助病人的“協助”上。

就拿持開放態度的瑞士來說,選擇安樂死的人,必須有自主能力,需要患者透過自己的雙手來達到目的,而且患者必須清醒意識到自己的處境,明白自己即將採取的行動導致的結果,他們的選擇並不是受自外界的影響。

瑞士目前是全球唯一一個能夠協助外國公民提供安樂死的國家,但也不是每一個有願望的人能夠達成的,中間涉及到多種評估環節,還有許多國際文書的認定等。即使是花費方面,也不是普通人能夠承擔得起的。

關於安樂死的爭論,在目前來看,依然是一個人類認知發展的過程。它涉及的方方面面,依然有待社會進步去解決。

對於安樂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態度。每個人的態度,都應該得到尊重與理解。

對那些病重的人,希望能給他們選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