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諡號起源

何謂諡號?“諡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逸司書·諡法解》)也就是帝王、諸侯、士大夫等人死後,朝廷據其生前行跡和品德所評定的一種稱號。一般用具有特定涵義的字來表達對死者的表揚、批評或同情。

一、諡號的源流

據《逸周書·諡法解》記載∶“維周公裡旦、太公望,開嗣王業,建功於牧之野。終將葬,乃制諡,遂敘諡法。”可見,諡法源於周代,而其起因,是出於統治階級的政治需要。

立諡之初,賜諡權完全掌握在周王朝手裡。周天子有諡,諸侯不一定都賜諡。春秋以後,周室衰微,諸侯便都有諡,一般士大夫甚至貴夫人也有諡號。秦時曾下令廢止諡法,但漢初又加以恢復。到晉代,諡法規定逐漸嚴密。南北朝各族政權的建立,給諡法增添了新的內容。唐宋兩代諡法發展到鼎盛階段,其後一直因沿至清末。不難看出,諡法所以能成為中國封建社會千古不易的一種政治制度,就在於它適應了皇權在政治上忠君敬上的統治思想,反映了封建專制的等級差別和尊卑觀念。

諡號在其發展過程中,字數上也發生了由少到多乃至繁的變化。上古時代諡號多用單字,如周厲王、齊桓公、孔文子等。而在後世,則多用雙字,如范文正公(范仲淹)、嶽武穆王(嶽

飛)。也有用多字的,如宋神宗諡號達二十字,慈禧太后則有十九字。

二、諡號的種類

(一)公諡

所謂公諡,即是由封建王朝賜贈給已故君主后妃和士大夫官員的溢號。

1、皇族階層之諡

帝王有諡,這是歷代通制。如漢孝武帝(漢代自惠帝起諡一律加“孝”字)、魏文帝、隋煬帝、唐哀帝、宋欽宗、明神宗、清世宗等。此外,后妃、諸侯和公主也有諡號。

皇后諡號開始都跟隨帝諡,如劉邦諡高皇帝,呂后則稱高皇后。漢宣帝后,后妃開始有諡,但多由帝諡加上己諡組成,由禮官儀定,在宗廟贈諡,如晉武帝皇后楊氏,稱武元皇后,諸侯與公主有諡也始於西漢,一般冠以所封郡國名稱,如唐高祖之女封邑平陽縣,諡號遂為平陽公主。

2、士大夫官員之諡

這是封建王朝賜諡的主體,但歷代對官員賜諡都有明確規,如漢代規定生為列侯者,死後才有諡。東晉以後,百官無爵者亦可視其功績影響賜諡。唐代三品以上官員才有諡號。宋元以後,賜諡開始蕪濫。沒有賜諡資格的官員,也可透過特殊功勳和皇帝的垂青而破格賜諡。此外,為了宣揚儒學,提倡封建道德,朝廷有時也給沒有官職的大儒、隱士、孝子、節婦賜諡;為了鼓勵更多的人給封建王朝賣命,也給所謂“烈士”賜諡。元代以後,甚至還給皇帝的乳母、方士、功臣的父祖賜諡。

(二)私諡

所謂私諡,是指古人死後,由其親友、門生、故吏等人議定而私贈的諡號。私諡始於東漢,盛於宋代。它大體可分為四類:一是門生給老師諡號;二是宗族親友給德行兼備的老人諡號;三是鄉人給本鄉耆宿諡號;四是社會混亂期官府給地方名人諡號。其中,以有名望的文人學者和隱士為多,如東漢陳寔死後,海內赴吊者三萬餘人,共諡為“文範先生”;東晉陶淵明死後,顏延年為其作誄(lěi),諡為“靖節微士”,北宋隱士林逋,一生以梅、鶴為伴,時人諡為“和靖先生”,並以“梅妻鶴子林和靖”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