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澄城」耿華陽:澄城”徴”文化漫談

最近,筆者走在澄城的大街上,隨處可見”徴”字,不管是古徴街的“徴”,還是澄城“古徴公園”,還有主幹道兩旁的文化牆上,古徴街的文化景觀標識建築體上,都無處不凸顯著”徴”文化。”徴”文化已經在澄城大地上生根發芽,入心入腦。本人透過近期的研究查閱,將我知道的、查閱的、聯想的內容整理出來,一層層揭開澄城博大精深的”徴”文化。

「文化澄城」耿華陽:澄城”徴”文化漫談

澄城地處渭北高原東北部,關中、陝北連線地帶。周代諸侯國芮國定都於澄城、秦漢帝王築行宮於澄城,唐代名相魏徵(也可寫為“徵”)封地於澄城,中國最大民窯遺址隱匿於澄城,是底蘊深厚的全國文化先進縣;這裡星火燎原,崖畔寨事件武裝支援了西安事變,地下交通線秘密連線聖地延安,解放大西北的序曲在壺梯山奏完,是名副其實的革命老區縣;這裡物華天寶,煤煙產業雙擎並舉、光伏產業叢集構建、涉農加工業高點起步,是一方追趕超越的發展新縣。

「文化澄城」耿華陽:澄城”徴”文化漫談

為了深入挖掘澄城的“徴”歷史文化,弄清楚”徴”字的正確讀音,我專門翻閱當地縣誌,在網上查詢相關資料和文章,這才對”徴”的歷史和文化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不足之處請大家補充,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一、“澂”“徵”“徵”“澄”的關係演變。

據史料記載,

澄城縣在春秋時屬晉,

是晉國的“北澂(chéng)

,秦置北徴縣,漢置徴縣,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始改為澄城縣,沿用至今。

宋以後屬同州。清代屬陝西同州府。澄城亦被稱作“徵城”。

「文化澄城」耿華陽:澄城”徴”文化漫談

筆者發現,關於澄城的歷史名稱,出現了三個不同的字,分別是:“澂”、“徵”、“澄”,通過後來的史料和文物來看,這三個字應該就澄城地名來說,都是同一個字,有其漢字演變的歷史痕跡在裡面。

關於“澂”和“徵”是不是一個字,這個根據漢字的發展,由於繁體字的出現,後世在不同的文獻和文物裡面可以窺見其的相同之處。古蹟記載,春秋至秦漢,澄城沒有叫過“徵”,而是叫“澂”,所謂“徵”,當為“澂”之訛誤。相傳為春秋時,晉文公重耳避難處,又名龍窩。90年代,在距避難堡村4公里遠的西頭村發現澂邑漕倉遺址,出土"澂邑漕倉"文字瓦當,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澄城」耿華陽:澄城”徴”文化漫談

之所以會有此種訛變,應該與那個年代的漢字書寫有關。 真正的活字印刷,北宋時期才發明並推廣。漢代以前的官方檔案,特別是縣級以下官府,基本靠在竹木簡上書寫,這已被出土的“漢簡”所證實。

漢至魏晉,是漢字書寫的大變化時期,王羲之是頂尖代表人物。他的墨跡,已呈現大量“減省”的寫法。在行草中,“氵”和“彳”的寫法幾乎完全一樣,孫過庭的《書譜》可以證明。再有,文徵明的行草裡,他署名寫的“徵”,看起來都是“氵”旁。澂城的“澂”,很可能就是在書寫過程中,把偏旁寫的“氵”“彳”不分,以至後人把“澂”誤讀為“徵”。

對於為何把“澂”改為“澄”,唐代《元和郡縣誌圖》的解釋是“澄”、“澂”同音。民國時期的《澄城附志》對此說表示不贊同,說不能證明“澄”、“澂”同音,“澄城”是因本地有“澄泉”而得名“澄城”。其實“澄”是三國以至魏晉才產生的新造字,其本字為“澂”,意思就是“水靜而清”。西漢《淮南子。說山》曰:“人莫鑑於沬(mèi)雨,而鑑於澂水者,以其休止不蕩也”。

還有一個說法,唐十七年(643),丞相魏徵(徵)歿,封太賢(今王莊鎮)、良周、良輔(甫)(今劉家窪鄉)九百戶為食邑,卒後葬衣冠於太賢。加之其五世孫魏謨世居縣西北良輔,至今仍有魏氏後裔,“徴、徵、澄三字音域相近”, “澄縣老哥”也就應運而生。

綜上所述,“澂”“徵”“徵”“澄”四個字隨著歷史的演變和後人記載方式的變革,對澄城地名來說其實都應算是一個字。

二、澄城縣建置沿革

在如今的“古徵街”,我們可以隨處看到各種字型的“徵”字印章不絕於目,足見澄城主政者對澄城歷史文化的深情厚意和良苦用心。這裡位於黃土高原和關中平原交界之處,融合了遊牧和農耕民族兩種不同的文化,形成了當地特有的風情。其中水盆羊肉便是澄城獨特的一張名片,“全國水盆之鄉”不是浪得虛名。

澄城縣歷史悠久,有著千年的建制史,總的來說在古代處關中地帶,兵家必爭之地。這裡大概列舉下它在古代屬於何地?

商周時期在九州之一的雍州之內;春秋時期先屬晉後屬秦,為北徵地。戰國時期先屬魏後被秦佔,仍為北徵地,隸屬重泉;秦統一後施行郡縣制,此地更名為北徵縣,屬內史;西漢時期將北徵縣易名為徵縣,屬左內史。武帝時期屬左馮翊;東漢時期地屬合陽郡;三國時期則先後屬曹魏、西晉雍州馮翊郡;南北朝時期北魏正式在這建立縣治,開始有明確地域規劃,因縣城西有澄泉而得名澄城縣,一說“徵”與“澄”同音演化而來;隋時期澄城縣屬馮翊郡;唐時期,先屬馮翊郡,後屬同州;北宋屬永興軍路同州。金屬京兆府路;元朝統一後先後屬安西路和奉元路;明滅元后屬陝西省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同州;清隸屬陝西省潼商道同州府。

三、2018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劉家窪東周遺址。

「文化澄城」耿華陽:澄城”徴”文化漫談

澄城縣王莊鎮劉家窪村,處於黃河與洛河之間的渭北黃土臺塬帶,是溝通關中乃至中原與北方的通道,是宗周與晉地交通來往的要道,也是秦晉春秋爭鋒之地。劉家窪墓地位於劉家窪村西北,分佈於洛河支流長寧河上游的魯家河兩岸,而在其西北魯家河約2公里處便是九溝西周墓地。劉家窪東周遺址東北方向2公里處的良周村渭南考古基地,在位於辦公樓二樓的文物陳列室裡,一幅關於“周代芮國君主的稱謂及其世系”的圖表引人注目,這個從商代晚期一直延續到春秋中期的小國見諸文獻的機會寥寥,年代史多有空白;如今,隨著劉家窪東周遺址的考古挖掘工作的不斷推進,一個湮沒數千年的周代封國漸漸顯露真容。

「文化澄城」耿華陽:澄城”徴”文化漫談

劉家窪東周遺址北邊的黃龍山腳下有魏長城遺址,北邊2公里處是西周時期的九溝墓地,東北3公里處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良周秦漢宮殿遺址。而從歷史上看,它是勾連北方以及關中與中原的重要通道,在東周時期處於周戎之間、秦晉之交,是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前沿地帶。伴隨著周王室的東遷,關中東部地區的政治格局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周王室在當地的分封模式也更加模糊。劉家窪東周遺址的發掘為釐清這段歷史提供了大量考古依據。劉家窪墓地的發現上接梁帶村芮國墓地,為研究東周時期關中東部諸侯國的存滅情況、與北方其他民族的交流、政治格局變遷、人群流動和地方管理模式提供了絕佳的資料。

「文化澄城」耿華陽:澄城”徴”文化漫談

在劉家窪東周遺址中發現M2墓室位於槨室東北角的建鼓柱帽上刻有銘文,經過解讀,確定文字裡麵包含“芮公”這樣的資訊,在新出土的青銅器上,相繼出現了“芮行人”“芮太子白”等銘文。通過出圖青銅器的“文字”史料,確定了劉家窪芮國墓地的性質。2004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韓城梁代村古墓群的發掘讓一個古老國度芮國進入人們的視野,而時隔十四年之後的2018年,澄城縣劉家窪古墓群的發現,再次讓古芮國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讓劉家窪東周遺址與韓城梁帶村的芮國遺址緊密聯絡在一起,經專家論證後確定劉家窪東周遺址是比韓城梁帶村晚一二十年的芮國後期的都邑遺址。

「文化澄城」耿華陽:澄城”徴”文化漫談

四、周代王室的血脈究竟是不是來自澄城(徵城)?

商周之際,古國林立,芮國便是眾多諸侯國中的一員。雖說歷史文獻記載簡約,但透過梳理相關文獻我們仍可窺見古芮國的真實存在。芮與周室同源,是一個從商代末期(約公元前1056年)就出現在歷史舞臺上的小國。其君主或為周王託孤的顧命大臣,或為諫王之失的諍臣,常以公卿的身份參與周室重大事務的決策。這一狀況到東周初期依然延續,至少應有兩代芮君曾為幽、平之世的三公。其國族長期出入於周王朝的政治中心,風光榮耀的時日可達300餘年。只是到文獻記載的芮伯萬時期,逐漸淡出了周王朝的核心位置。這可能與周室東遷之後兩者相距較遠不便溝通有關。後來的芮伯只好朝拜新興於關中的秦國。至公元前640年,芮國被秦穆公所滅。在歷史舞臺上,芮國先後活動了400餘年。

「文化澄城」耿華陽:澄城”徴”文化漫談

《詩·大雅·綿》有“虞芮質厥成,文王蹶厥生。”《史記·周本紀》記載:“於是虞芮之人有獄不能決,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讓畔,民俗皆讓長。”這些文字記述了商周之際的芮國和虞國因為土地糾紛爭訟不已,兩國國君於是請文王決斷,他們進入周地後為周朝謙和的社會治理模式所感召,最後相互謙讓,化干戈為玉帛,“虞芮讓畔”傳為佳話。

「文化澄城」耿華陽:澄城”徴”文化漫談

西周時期,芮公成為周王的重要臣子。周武王時期把卿士芮伯良夫分封在芮邑,周成王在位時正式建立芮國,國君被稱為芮伯,曾在周王室擔任司徒的重要職務。秦國原來僅有岐西之地,但秦國曆代國君雄心勃勃,不斷擴張,規劃了頗具東方意味的“飲馬於河”戰略,該戰略的核心就是要奪取關中平原黃河以西的所有地區,再以此為根基,東向越過黃河,實現與晉國對峙,並最終實現爭霸中原的目的。居於關中平原東部的芮國在秦國的東進戰略中首當其衝,秦國與芮國的矛盾日益尖銳。

「文化澄城」耿華陽:澄城”徴”文化漫談

而此時,芮國國君芮伯萬寵幸頗多,芮伯萬的種種劣行促使其母親芮姜將其驅逐到魏國。芮姜作為傑出的政治強權女性,力挽狂瀾挫敗了秦憲公的軍事挑釁。秦憲公不甘心失敗,再次侵入魏國將被驅逐於此的芮伯萬俘獲,企圖以此要挾芮國,迫使芮姜就範。《左傳·桓四年》記載:“秋,秦師侵芮, 敗焉,小之也。冬,王師、秦師圍魏,執芮伯以歸。”六年後,秦憲公去世,秦國政局出現動盪,為避免芮國乘秦國之危,對秦不利,秦人又將芮伯萬送回芮國,芮伯萬得以回國重整國事。但是隨著秦國國內局勢的日以穩定,“飲馬於河”戰略被再次提上日程,並不斷加速推進,最終導致芮國的滅亡,秦晉兩國最終在黃河兩岸隔河相望,秦晉之間的爭奪大幕最終在春秋舞臺上演。

「文化澄城」耿華陽:澄城”徴”文化漫談

春秋時期,合陽古稱有莘國,大荔古稱芮國,白水古稱彭戲國,韓城古稱梁國、韓國,而唯獨澄城沒有名分,這個可以從劉家窪東周遺址可以確認古時澄城為韓城領域,從韓城梁帶村的芮國遺址與澄城劉佳窪的東周遺址的關聯可以推斷,澄城王莊一帶曾經可能就是古韓國的領地(是否準確需要歷史考古人員進一步確定)。

「文化澄城」耿華陽:澄城”徴”文化漫談

《幻方—中國古代的城市》(作者:阿爾弗雷德·申茨/Alfred Schinz)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周武王的爺爺季歷(季歷,姬姓,季是排行,尊稱公季、王季(周王季),周太王之少子,周文王之父。)在陝西省東部商領域的邊界,於公元前1118年建成“徵城”(澄城)後,征服了更多地部落,將其首領作為階下囚,並將他們呈現給殷的宮室。商王文丁(公元前1123-前1110年在位)在公元前1112年大概處於公正的考慮,將季歷處以死刑,然而,在公元前1101年,太子昌,即季歷的兒子和繼承者,從商的最後一位王帝辛那裡接受了西部的西亳首領的頭銜,據說,太子昌已經是一個品德高尚的統治者,在公元前1095年,在現在西安城大約30公里以西的地方,他父親的墳墓前為祖先做了祭祀;這時,他採用文王作為頭銜,即文明之王,將自己擺到與商王的同一個層面。

公元前1078年,拜訪商王時,帝辛將文王投入獄中,六年以後的公元前1072年,不得不將其釋放,太子們護送文王回到了徵城。兩年以後,文王組織了正規軍隊遠赴西部,再兩年以後,依然將新進戰爭中的俘虜帶往澄城來增加那裡的人口。同一年,鑑於文王“攻與罰”的權力,商王不得不謹慎地與之妥協,這幾乎意味著與天帝同樣的權力。公元前1066年,文王在現今西安西部的豐水建立了自己的都城,並從徵城遷移到了那裡。後來若干年裡,多是花費在拓展都城上。跨過豐水,鋪開了另一個稱為鎬的聚落。一同形成的還有一所學校和一座靈塔,一座也許與殷時的大建築物前那方形建築物同樣重要的建築,結果僅適用於天子。

公元前1060年,文王故去,將使命留給兒子,把周提升到至高無上的地位。這個兒子周武王,在進攻殷的十年混戰之後,完成了這項偉業。商王在公元前1049年(根據當代編年史,為公元前1027年),殷都城某處的宮殿裡自焚身亡。

從這本書中的描述可以知曉周武王的爺爺季歷建立了徵城,也就是說周代王室的血脈來源於澄城,根據阿爾弗雷德·申茨/Alfred Schinz的描述,此澄城應該就是彼澄城,澄城的歷史在戰國之前的歷史被填補重新整理,不再空白。

五、“商湯葬於徵”的說法可靠嗎?

商湯是中國奴隸制國家的第二個朝代商朝的開國君主。商湯滅夏後在亳地立國建都。而商湯仙逝後葬於何處,至今眾說紛紜。至於有商湯葬於徵的說法,大概也是眾說紛紜中的一說吧,具體不詳。

「文化澄城」耿華陽:澄城”徴”文化漫談

在北宋官修四大書之一的《太平御覽》中是明確記載了“商湯葬於徵”的說法,出於宋代類書《太平御覽卷八三引》“湯為天子十三年,年百歲而崩。葬於徵,今扶風徵陌是也”。這裡指的,應該不是澄城。

「文化澄城」耿華陽:澄城”徴”文化漫談

第一,宋代澄城屬同州,那麼,《太平御覽》說“同州澄城”或“同州徵陌”才對,這是古時文獻的通例,而不會說“扶風徵陌”。

第二,“徵”如果真是澄城的別名,也是更早的叫法。既然北魏已改成“澄城”,且一直延續到宋代,當時的《天平御覽》,就絕沒有理由說“今扶風徵陌”——這麼叫,官府也會不答應。

所以,《太平御覽》所說“徵陌”當另有所指。指哪兒呢?應該不會出陝西的兩個地方。

第一扶風郡,現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域內。此地古稱“幽”;三國時,置右扶風郡;魏時改扶風郡;隋開皇三年郡廢,改岐州;隋大業及唐天寶時又改岐州為扶風郡。可參見《嘉慶。一統志。鳳翔府》。

第二扶風縣,現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域內。此地古時原為湋川縣,唐貞觀八年置扶風縣,延續到宋以後。此地為古代周部落聚居地周原的一部分。可參見《新唐書。地理志》、《寰宇通志。鳳翔府。扶風縣》。

其實,這兩個縣緊鄰。無論如何,澄城,是個古老的地方,但不是商湯的所葬之處。

按中華民族“葉落歸根”的古老傳統而言,商興於中原。“湯始居亳,從先王居”。這是商滅夏前的都城地址蒙亳,一稱南亳或北亳。商湯滅夏後,又在夏都附近建西亳。

太平御覽書

當然這只是一種說法,畢竟真正的商湯陵墓還沒找到,真相不得而知。史學界考古界到目前尚未有確切定論。但偏於認可的有兩處。一說是葬於河南偃師山化鄉邙嶺上地隔窯村北,一說葬於河南武陟縣。目前全國光大的湯陵就有六處之多,分別是商丘湯陵、曹縣湯陵、扶風湯陵、寶鼎湯陵、虞城湯陵、亳州湯陵。

六、魏徵與澄城”徴”文化淵源

「文化澄城」耿華陽:澄城”徴”文化漫談

魏徵,現作“魏徵”(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貞觀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鉅鹿郡下曲陽縣(今晉州市)。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建立“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官至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諡號“文貞”。葬禮從簡。同年入凌煙閣。

《群書治要》總編、《隋書》序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等。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其中最著名,並流傳下來的諫文表《諫太宗十思疏》。

魏徵與李世民是封建社會中罕見的一對君臣:魏徵敢於直諫,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徵“犯上”,所言多被採納。因此他們被稱作理想的君臣。

七、澄城的“徴”字讀音考證

有很多外地朋友甚至本地人對”徴”的發音糾結不清,不知如何讀?“徴”這個字在澄城本地有的鄉黨讀作【chéng】,還有的鄉黨讀做【zhēng】。

澄城歷史上自秦朝建立了北徴縣,如今縣城內有一條主幹道名為”古徵街”,有澄城人必去的公園”古徴公園”。

“徴”字本是個多音字:一讀zhēng,現已簡化為“徵”;一讀chéng,有一個義項為“古地名,指陝西省澄城縣”;一讀zhǐ,古五音之一。

由於徴(徵)字較為常用,所以有很多澄城鄉黨誤把“古徵(chéng)”讀成“古徵(zhēng)”。

古代漢語中“徵”和“徵”本來是兩個意思的字,後來新中國簡化字運動中把它們統一成“徵”這一種寫法了。其實這多少傷害了漢字的豐富性。“長征”和“徵收”,當詞性不同時本是兩種寫法,但現在的統一寫法就表現不出這樣的意思了。

“徵”也是“徵”,是”徵”字的繁體字。起初的徵兵繁體為“徵兵”。在過去”徵”和”徵”是同時存在且互不相干的兩個字,而不是”徵”有兩種寫法”徵”和徵”。“徵”最早的意思是“遠行”,後來申引出“討伐”的意思,再後來又有了“取”的意思。而“徵”最早的意思是“召集”,後來申引出“詢問”“說明”“廣泛尋求”等等意思,再後來也有了“取”的意思。你看看這倆字是不是互不相干呢?即便是倆字都有“取”的意思,也還是不一樣的,“徵”趨於“奪取”、“爭取”,而“徵”趨於“求取”、“索取”。後來有了“簡化字”,由於倆字發音大致相同(徵字多音),又都有“取”的意思吧,就把“徵”字取消了,把原來“徵”字的意思都劃歸到“徵”字裡。

1984年9月澄城縣地名志編纂委員會主編的《陝西省澄城縣地名志》第8頁《澄城縣政區歷史沿革》一文開頭有這樣一段文字:“自秦置北徴(cheng)縣始,距今已有兩千二百餘年的歷史。

《元和郡縣誌·卷二》載:漢置徴縣,北魏始建澄城縣,徴、澄同聲,後人誤為澄。”這一段文字清楚地說明了“徴”字的讀音。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出版。共十三卷)第三卷 1077頁有“徴”字的音義詳解:徴2讀音chéng,第二個義項注為,古地名,在陝西省澄城縣。

以上足以證明“古徵(chéng)”的讀音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