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患者:我怎麼才能讓你明白我病了,不是“裝”也不是“作”

說起抑鬱症,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不開心或心情不好,如果一個抑鬱症患者在自己的朋友圈發表一些不太樂觀的話,可能會被人認為是在裝,太作,太矯情……

抑鬱症患者:我怎麼才能讓你明白我病了,不是“裝”也不是“作”

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們國家有超過5000萬的抑鬱症患者,而且全球每25個人就有一個人患有抑鬱症,這些人當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出現過自殺的念頭,甚至有些人已經多次嘗試了自殺、自殘的行為,當一個抑鬱症患者有什麼消極的言行的話,不要懷疑,他是真的病了,我們要給予積極的關注和治療,拉他一把走出痛苦的泥潭。

當你身邊出現有下面這些表現的人請給予及時的關懷。

抑鬱症患者:我怎麼才能讓你明白我病了,不是“裝”也不是“作”!

1。經常蝸居在家的人

經常蝸居在家的人不喜歡與人打交道,甚至喪失人際交往能力,性格變得孤僻,這些都可能是抑鬱症的潛在患者。這一類人有比較明顯的表現就是在家不修邊幅,蓬頭垢面,狼狽不堪。並且比較膽小、看待事物消極、自卑等。

抑鬱症患者:我怎麼才能讓你明白我病了,不是“裝”也不是“作”

2。有想死衝動的人

想死的衝動的人,對食物沒有興趣,對周邊的人或者事物也沒有興趣,經常有想從屋子陽臺直接縱身一躍跳下去的衝動,或者每到過馬路的時候有一種想直接站在馬路中間讓車撞飛的衝動。

抑鬱症患者:我怎麼才能讓你明白我病了,不是“裝”也不是“作”

3。經常失眠多夢的人

經常失眠、多夢的人,抑鬱的傾向會比較明顯。因為經常睡不好覺,人的精神狀態就會比較差,神經會出現衰弱,經常一驚一乍的。睡不好覺的人,情緒方面也會變得比較煩躁,做事情的時候,注意力不能很好的集中起來,慢慢地會掏空自己的身體從而患上抑鬱症。

抑鬱症患者:我怎麼才能讓你明白我病了,不是“裝”也不是“作”

4。喜歡大吃大喝的人

大吃大喝是很多人的飲食習慣,這種習慣,可以影響到腸胃的健康,甚至是為我們帶來腸胃疾病。有的人喜歡吃是確實是因為食物太美味,沒有什麼自控能力,比如一個吃貨。而抑鬱症患者暴飲暴食只是習慣用自己的味覺來麻痺自己的心理。

抑鬱症患者:我怎麼才能讓你明白我病了,不是“裝”也不是“作”

5。活動緩慢的人

在大多數抑鬱症患者中,很多患者行為都會變得緩慢,而生活也變得很懶散,甚至連日常說話都不願意了,更不用說日常社交了。工作中也是抱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思想和行為,長時間的不思進取就會引發抑鬱。

抑鬱症患者:我怎麼才能讓你明白我病了,不是“裝”也不是“作”

那麼作為旁觀者或者是身邊的親人該怎麼辦呢?

鼓勵不如關注

抑鬱症患者往往本身很聰明,又善於假裝自己“很好、沒問題”。在生病的狀態下,作為旁人我們盲目的樂觀鼓勵,只能讓他們雪上加霜。相比“打雞血撒陽光”式的開導,他們更需要身邊的人來承認他們的困境,關注他們的內心苦痛。

抑鬱症患者:我怎麼才能讓你明白我病了,不是“裝”也不是“作”

不要隱瞞病情

很多人家裡有抑鬱症患者,怕周圍的人知道後歧視自己的親人,然後每天過著擔驚受怕的日子,從而會隱瞞病情,盲目的自行想辦法,去尋找一些偏方,以至於最後延誤了病情,如果身邊有這樣的病人一定要鼓勵其積極就醫,並且給予適度的關心。

抑鬱症患者:我怎麼才能讓你明白我病了,不是“裝”也不是“作”

邀請出遊

不要懷著同情心去邀約,而是真誠的出遊,多出去走走對抑鬱症患者病情是非常有好處的,出門看看可以放鬆心情,暫時逃離煩心事,徹底的放鬆內心,能大幅度消除抑鬱症帶來的壓抑悲觀心理。

抑鬱症患者:我怎麼才能讓你明白我病了,不是“裝”也不是“作”

提升自己關於抑鬱症方面的知識

作為抑鬱症患者的家屬、親人或者朋友需要簡單理解抑鬱症,瞭解抑鬱症相關常識能降低因對疾病的無知而產生的恐懼感。做陪伴應是陪同與保護,不因自己的無知給患者帶來二次傷害。

抑鬱症患者:我怎麼才能讓你明白我病了,不是“裝”也不是“作”

量力而行

要幫助一個抑鬱症患者,在愛心,耐心與精力上都有很大的需要。而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專業的醫生尤為重要。所以我們最主要的還是要幫助抑鬱症患者尋求醫療救助,必要的時候陪同前往,照顧並且滿足他們的生活所需,但是在醫療方面要量力而行,你不能代替醫生。

抑鬱症患者:我怎麼才能讓你明白我病了,不是“裝”也不是“作”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