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小節”僅是對成大事者的事後讚譽,這些古人才真正配得上

不拘小節的人怎麼形容

坊間五千年:來自四鄰八坊、涵蓋上下五千年的奇談史趣及文化話題

對於“不拘小節”為讚譽或貶義之詞的問題,今天的人們已有了共識:小節不慎誤人生、不應以“不拘小節”掩飾自己的錯誤,因為“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不拘小節”僅是對成大事者的事後讚譽,這些古人才真正配得上

有人說,“不拘小節”分明就來自那些古代名人,難道歷史上留給他們的評價也是貶義?其實,那是因為這些古人都有大德、都做成了大事,“不拘小節”僅是一種事後讚譽;如果他們無有所成,史書上根本就不會留下有關他們的記錄、他們也只會淪為社會上芸芸“小節不拘,終累大德“的人之一。

“不拘小節”固然是來自《後漢書》,從其含義上看,漢之前晉之後的歷史中都不乏有關”小節與大德“的故事,他們到底是”循大德“了還是“不拘小節”了呢?

《淮南子·氾論訓》中說:“故人有厚德,無問其小節”,可見,古人“不拘小節”的前提是有大德,而且“無問其小節”也並不意味著他們“無小節”,因為無小節何來大德?

不拘他人小節、維護自己小節的齊桓公,此為大德者

“不拘小節”僅是對成大事者的事後讚譽,這些古人才真正配得上

齊桓公二十三年的時候(前663年),山戎攻打燕國,燕國向齊國求救。齊桓公二話不說就跑去幫忙了,燕莊公對此非常感激,臨別時依依不捨一路相送,最後竟不知不覺送進了齊國境內。

《周禮》規定:除天子之外,諸侯相送不可出境。燕莊公此舉無疑是違背禮制“犯小節”了,但齊桓公卻並不拘泥於此,他不但全無責怪燕莊公之意,反將燕莊公所進入過的齊國領土全部贈予燕國,以此堵上了燕莊公“犯小節”之舉、同時也維護了自己的小節:一位有德之君是有責任維護《周禮》的。

此外,齊桓公還不忘叮囑燕莊公向召公(周成王時期的輔政名臣)學習、向周天子納貢,結果,“諸侯聞之,皆從齊”(《史記·齊太公世家)。

“不拘小節”僅是對成大事者的事後讚譽,這些古人才真正配得上

齊桓公以自己的大德,在“不拘小節”與維護禮制之間做到了很好的平衡,故而獲得了世人的讚譽。

其實,在這事情上齊桓公自己也“不拘小節”了,因為他沒有察覺到“一路相送已至齊境”,作為國君,這就是“犯小節”。不過他事後的舉措就很好地彌補了這一切,因此他與燕莊公的“不拘小節”都成了讚譽之意。

楚莊王與絕纓之宴:因“不拘小節”,最後在晉楚之戰中大舉獲勝

歷史上的楚莊王是一位膽識過人、德才兼備的國君,與齊桓公並列“春秋五霸”之一。

西漢劉向在《說苑·復恩》裡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一次平叛事件結束後,楚莊王宴請群臣。“日暮酒酣,燈燭滅”,群臣中的一位武將藉著酒意,竟對楚莊王的寵妃許姬拉拉扯扯,慌亂中,許姬扯下了武將頭盔上的纓帶。

“不拘小節”僅是對成大事者的事後讚譽,這些古人才真正配得上

許姬向楚莊王投訴後,楚莊王說:“今日與寡人飲,不絕纓者不歡”,竟令全體武將取下了帽纓,然後重新點燃燈燭;這下子,拉扯許姬的那位武將就無以發現了!

三年後晉楚開戰,軍隊裡有位楚將一馬當先、一路奮勇殺敵,對戰局的勝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後楚軍獲勝。

在論功行賞時,那位叫唐狡的將軍表示不要獎賞,因為當年宴會上的“無禮之人”正是自己,若非楚王的“不拘小節”,自己早就死了,所以為楚王肝腦塗地、他也在所不惜!

“不拘小節”僅是對成大事者的事後讚譽,這些古人才真正配得上

“君則敬,臣則忠”,楚莊王在適當的場合下“不拘小節”,其前提正是因為他心胸廣闊、有大德、懂得如何維護君臣關係。在這故事當中,楚莊王的“不拘小節”同樣成了一種讚譽。

漢代虞延的“知人之明”源自他的“不拘小節”

《後漢書·虞延傳》裡描述虞延“性敦樸,不拘小節”,其實這正是“不拘小節”一詞的最早出處。

虞延品行剛正,早年擔任亭長(類似劉邦起家前的工作)的時候,就經常因為不講情面、不拘禮法得罪了許多人,因此得不到“鄉曲之譽”。

“不拘小節”僅是對成大事者的事後讚譽,這些古人才真正配得上

他的“不拘小節”說法正因此而來,不過站在今天的理解上,虞延的“不拘小節”完全就是“行得正站得穩”,根本不具半點貶義之意。

在經歷西漢末年的王莽之亂後,虞延在光武帝時期當上了負責執法的功曹。當時,皇后陰麗華家族中的信陽侯有位叫馬成的門客犯了法,虞延馬上就派人將其拷押,任陰氏家族如何說情都不管用。

信陽侯在光武帝面前誣告虞延,引起了劉秀對他的注意,最後親臨御道館(執法場所)審理此案,這才得知虞延只是“不枉法、不徇私、不拘小節”,他根本就沒有任何過錯!最後,馬成伏了法,虞延也獲得了劉秀的信任。

“不拘小節”僅是對成大事者的事後讚譽,這些古人才真正配得上

到了漢明帝時期,有位叫鄧衍的大臣姿態儀容與眾不同,引起了明帝的好奇、效仿與倚重,一時間群臣皆對鄧衍尊重有加。

然而虞延就認為鄧衍“雖有容儀而無實”,對他不屑一顧。後來,“衍在職不服父喪”,其德行暴露無遺,明帝感嘆說:“要看清一個人,做皇帝的最難做到了!”由此認為虞延太有“知人之明”了!

無論是不屑於陰氏家族的託情還是不屑於對鄧衍的尊重,虞延的“知人之明”都基於他的“不拘小節”。

“不拘小節”僅是對成大事者的事後讚譽,這些古人才真正配得上

如果他跟其他人一樣依附權貴、亦步亦趨,《後漢書》裡也不會留下他的記載,虞延的“不拘小節”都因為他一直有大德,這才為他贏得了歷史上的讚譽。

唐代高適由“浪子”到名臣與詩人,“不拘小節”的他成功保住了李白的性命

高適是唐代四大“邊塞詩人”之一,與岑參並稱“高岑”。然而年輕時的他也是“少性拓落,不拘小節”(《唐才子傳·高適》),經常混跡於賭場,估計是欠下人錢了,最後無奈蕩跡江湖,成了一名真正的“浪子”。

“不拘小節”僅是對成大事者的事後讚譽,這些古人才真正配得上

俗話說”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如果高適一直在賭場中“不拘小節”,他也許就是“小節不拘,終累大德“的人之一,史冊上也就不會有他的位置了!幸虧高適在蕩跡江湖的過程中認識了李白和杜甫。

與這兩位唐代著名詩人的交往給他帶來了巨大影響,從此,“不拘小節”就成了高適年輕時的曾經註腳而已,不代表其人就“無小節、失大德”。

“不拘小節”僅是對成大事者的事後讚譽,這些古人才真正配得上

在李杜的影響下,高適在三十五歲時就寫出了他的成名大作《燕歌行》(這跟史書裡描述的“五十始學為詩”出入很大,當為謬誤),到安史之亂後,年逾五十的高適已官至淮南節度使,負責討伐造反的永王李璘。

李璘敗後,多年未謀面的“老師”及好友李白也隨之到了高適面前,不過卻是死囚的身份——因為李白入永王府為僚,也成了“造反者”之一,被唐肅宗定了死罪。

這時候,高適的“大德”就真正體現了出來:他不顧自己的爵位與仕途安危,又重蹈起年輕時的“不拘小節”、跑去找郭子儀一起向唐肅宗求情,最後終於保住了李白的腦袋。

“不拘小節”僅是對成大事者的事後讚譽,這些古人才真正配得上

其實,當高適決定這麼做的時候他心裡也沒底,不過“人無小節何來大德”?他罔顧朝廷政令的“不拘小節”實乃守節的大德之舉。

如此大德之下,高適年輕時身為小混混的“不拘小節”也就沒啥貶義之意了!事實上,由於李白並不理解高適當時的兩難境況,腦袋保住後,他與高適之間的友誼小船也因此傾覆,對此,高適也只能但求心中無愧罷!

嚴格說,以上古人的“不拘小節”實有點斷章取義的意思,相關古人基本都是“成大事、有大德”之人;今日再以“不拘小節”來為自己的不當行為開脫的話,也算是枉讀史書了。

當代人對許多“不拘小節”的所為其實是非常痛恨的,但“小節”多由道德來約束,以致於恨歸恨、根本就拿那些“無小節者”沒轍。正確認識何為“不拘小節”,看來也是當代道德教育的重大任務呀!

“坊間五千年”將堅持內容100%原創(部分圖片來源網路,若存疑義聯絡即刪),持續為大家輸出選題豐富的原創文章。本號文字均親自碼出,觀點為個人見解,絕無任何對映行為,歡迎訂閱轉發及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