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細菌和病毒,你真的分清了嗎?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不同藥劑防治不同病害,能殺真菌的藥劑未必能防病毒,能治病毒的又管不了細菌。由於能夠使莊稼生病的真菌是一些絲狀體,細菌是單細胞,病毒是沒有細胞結構的分子生物,他們的新陳代謝方式以及脾氣秉性也有很大區別,對症的藥劑也就不同了。

我們遇到不少朋友反映防治無效,細一詢問,經常是由於沒有分清是什麼病就亂打藥。番茄上發生了細菌性葉斑病,卻錯誤地噴灑殺真菌的多菌靈和甲基託布津,這樣打再多的藥劑也沒效果。 那麼怎樣區分真菌、細菌和病毒病害呢?

首先是看症狀型別

通常我們把生病植物變化分成5大型別,就是腐爛、壞死、變色、萎蔫、畸形。

真菌、細菌和病毒,你真的分清了嗎?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真菌性病害:

由於真菌的種類很多,不同真菌能夠造以上5類病狀,其中最常見的是壞死和腐爛,如玉米大小斑病、小麥葉枯病、大白菜黑斑病等各種形狀的葉斑病,壞死發生在根部或莖杆上就形成枯萎病、根腐病;

細菌性病害:

細菌通常破壞細胞壁,讓細胞內的物質外滲或阻塞水和營養物質在植物體內運輸,所以主要造成腐爛、萎蔫症狀;

病毒性病害:

病毒侵入植物一般不會立刻殺死植物,主要是改變植物生長髮育過程,引起植株顏色或形狀的改變,我們叫它變色和畸形。

真菌性病害

真菌性病害是目前已知病害中種類最多的病害,約佔病害種類的80%-90%,各類病害中以真菌性病害的症狀型別最多,可以出現在植物的各個部位。真菌性病害的症狀特點是在受害部位出現真菌的繁殖器官,真菌在植物上形成的特徵成為病症,說診斷病害是否屬於真菌病害的主要依據。

真菌、細菌和病毒,你真的分清了嗎?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常見症狀如下:

白粉類:

在花、果、葉及嫩枝上覆蓋白色粉狀物,後期在白粉物上出現散生狀針頭大的顆粒,顆粒由白變黃,最後變黑。這類病害通稱白粉病,是子囊菌中白粉菌引起。如油麥菜白粉病。

煤汙:

在葉、枝、果實表面覆蓋一層煤煙狀物,很易用手擦去。常稱煤汙病。這種病害發生通常與蚜蟲、木蝨、蚧蟲密切相關,病菌大多屬於子囊菌中的小煤菌目和煤菌目,半知菌中的多種病菌。如大葉黃楊煤汙病。

鏽粉:

葉、果、枝、幹上出現疣狀、條狀、毛狀或氈狀突起,後期常破裂,散出淡黃色、枯黃色、鏽褐色或黑色粉狀物,是病菌不同階段的孢子,常稱為鏽病。病菌屬於擔子菌中的鏽菌目。如梨鏽病。

霜黴:

可為害葉、果、嫩枝,以葉片最為明顯,在葉片背面形成灰白色霜狀物嗎,霜狀或稀或密,葉片正面往往黃色,無明顯邊緣,常稱為霜黴病,病菌屬霜黴屬。如黃瓜霜黴病。

白絹:

通常為害靠近土面的葉、莖、根莖,環境潮溼時產生白色絹絲狀菌絲,乾燥時菌絲易消失,後期產生油菜籽大小的菌核,菌核初期乳白色逐漸變黃變褐,常稱為白絹病。病菌屬於半知菌中的小菌核菌。如三葉草白絹病。

斑點:

花、果、葉上區域性組織患病死亡後出現的症狀。形狀有角斑、圓斑、條斑、不規則斑,顏色有灰色、褐色、紅色,有的病斑邊緣和中間顏色一致,有的不一致,病斑大小不一。

根據病斑形狀、顏色、大小名稱為圓斑、角斑、灰斑、褐斑、輪紋、枯斑等等命名,後期病斑上出現黴層、黑點等各種顏色、形狀、病症,黴層類病菌大多屬於半知菌的叢梗孢目,如西府海棠葉斑病。小點狀類病菌大多屬於半知菌的球殼孢目和圓盤孢目,如桂花枯斑病。

炭疽:

與斑點相似,但顏色常常是黑褐色,病斑上有輪生狀排列的小黑點,潮溼時黑點出現粉紅的膠狀黏液,其是炭疽病特有的症狀。炭疽病也出現在果實、莖幹和芽上。病菌屬於半知菌的黑盤孢目刺盤孢屬。如西瓜炭疽病。

畸形:

植物受害部變大或縮小,生長不均,失去原來形狀。後期在受害部位出現病症。如外囊菌引起的桃縮葉病,外擔子菌引起杜鵑葉腫病。

潰瘍:

發生在枝幹皮層,病斑形狀有圓形、近圓形、長形,通常病斑周圍稍隆起,中部組織死亡,下陷、乾裂。後期常產生小黑點,或盤狀物,病菌通常屬於半知菌和子囊菌。如楊樹水泡性潰瘍病。

腐朽:

發生在喬灌木的枝幹或根部木質部,使木質部變質、變色、腐朽,樹幹因木質部腐朽出現空洞,枝幹遇強風易折斷,受害部位表面後期往往出現大型真菌繁殖體,如木耳、蘑菇或馬蹄狀等各種形狀繁殖體。病菌大多屬於高等擔子菌的多孔菌、傘菌,如柳樹腐朽病,桃樹木腐病等。

腐爛:

常分為溼腐、幹腐兩種。多汁部位破壞解體後產生溼腐或軟腐,如梨輪紋病在果實上的症狀。含水量低植物組織軟硬部位病死後產生的組織死亡,稱為幹腐,在枝幹上常與潰瘍相似,如各樹幹的枯枝病。

猝倒和立枯:

大多出現在播種育苗的苗木上。小幼苗根頸部發生腐爛使植物猝然倒,由於發生過程迅速,地上部分仍保持正常膨壓,維持正常狀態,稱為猝倒。若幼苗根頸已木質化,莖部腐爛後不倒伏,地上葉子乾枯,稱為立枯。這類病害大多由半知菌中的絲核菌、鐮刀菌引起。

真菌性病害必然具備以下兩個特徵:

①一定有病斑存在於植株的各個部位。

②病斑上一定有不同顏色的黴狀物或粉狀物,顏色有白、黑、灰、褐、紅等。

細菌性病害

細菌性病害在蔬菜上出現的細菌性病害佔整個蔬菜病害的10%左右。

從外部形態來看,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的特徵:

真菌、細菌和病毒,你真的分清了嗎?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1 葉片病斑無黴狀物或粉狀物。長不長毛是真菌性病害與細菌性病害的重要區別。黃瓜細菌性角斑病與霜黴病症狀相似,葉片都出現多角形病斑,容易混淆,溼時霜黴病斑上長有黑色的黴,而角斑病則沒有。

2 根莖腐爛出現黏液,併發出臭味。有臭味為細菌性病害的重要特徵,如大白菜軟腐病。

3 果實潰瘍或瘡痂,果裡面有小突起。如西紅柿潰瘍病,辣椒瘡痂病。

4 根部青枯,根尖端維管束變成褐色。例如辣椒青枯病。

病毒性病害

病毒性病害約佔整個蔬菜病害的5%。其特點有:種類少,危害大,分佈廣,防治難,無特效藥。

真菌、細菌和病毒,你真的分清了嗎?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為害頂部嫩葉的蔬菜病毒性病害,有3種外部表現:

1、花葉表現為葉片皺縮,有黃綠相間花斑。黃色的花葉特別鮮豔,綠色的花葉為深綠色。黃色部位都往下凹,綠色部位都往上凸。

2、厥葉表現為葉片細長、葉脈上衝,重者呈線狀。

3、卷葉表現為葉片扭曲,向內彎卷。

為害果實的蔬菜病毒性病害,主要表現在成熟期果實上有條斑。如番茄條斑型病毒病,在果肩部出現青白色,後漸變成鐵鏽色,用刀剖開果實,皮裡肉外有褐色條紋。

再如辣椒條斑型病毒病,從果實的尖端向上變黃色,在變黃部位上有短的褐色條紋,且向內凹陷。

真菌、細菌和病毒,你真的分清了嗎?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編輯丨農財君

報料丨020-83003400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網農化寶典

真菌、細菌和病毒,你真的分清了嗎?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目前25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真菌、細菌和病毒,你真的分清了嗎?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真菌、細菌和病毒,你真的分清了嗎?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真菌、細菌和病毒,你真的分清了嗎?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真菌、細菌和病毒,你真的分清了嗎?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真菌、細菌和病毒,你真的分清了嗎?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真菌、細菌和病毒,你真的分清了嗎?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真菌、細菌和病毒,你真的分清了嗎?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真菌、細菌和病毒,你真的分清了嗎?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真菌、細菌和病毒,你真的分清了嗎?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真菌、細菌和病毒,你真的分清了嗎?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真菌、細菌和病毒,你真的分清了嗎?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真菌、細菌和病毒,你真的分清了嗎?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真菌、細菌和病毒,你真的分清了嗎?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真菌、細菌和病毒,你真的分清了嗎?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真菌、細菌和病毒,你真的分清了嗎?這篇文章講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