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為什麼輸得那麼慘? 從宋遼的“澶淵之盟”的背後就能找到答案

公元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遼國著名的蕭太后與遼聖宗耶律隆緒,親率大軍南下進攻北宋。面對遼國的大兵壓境,北宋朝中人心惶惶,很多大臣紛紛主張南逃,宋真宗皇帝也動搖了。

在這緊要關頭,宰相寇準出面力勸宋真宗至澶州督戰。於是,宋、遼大軍在澶淵城下相持不下,難分勝負。最後,經宋、遼兩朝最高領導英明決策,達成共識:中國南北兩大政治集團永久休戰,化干戈為玉帛,和平相處;兩國君主兄弟相稱,宋真宗趙恆尊稱蕭太后為叔母。故而,雙方在澶淵簽訂和約,史稱“澶淵之盟”。

北宋為什麼輸得那麼慘? 從宋遼的“澶淵之盟”的背後就能找到答案

宋、遼締結“澶淵之盟”

這“澶淵之盟”,雖然以大漢族中心主義來說,每年要給人家三十萬歲幣,(其中十萬是銀錢,二十萬是絹,也就是當時的絲織品)後世人們都覺得好丟臉。但是,更多的人從經濟上考慮,會覺得這筆交易做得划算:宋代當時為了備邊,就是抵禦北方遼國的入侵,每年要花軍費是三千萬以上。現在花三十萬,1%不到的成本就獲得國際局勢的安寧,怎麼不划算呢?雙方已經打了四十年,但是澶淵之盟一簽,伺候雙方保持了一百年的和平,這怎麼不划算呢?

然而,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一個盟約的締結所產生的影響,不會僅僅體現在經濟上,在其他的方面,或許會帶來不可忽視的作用。後來的歷史也證明了,北宋正是因為“澶淵之盟”的副作用,最終走向了滅亡。

為何北宋的軍事上如此羸弱?

翻開中國古代歷史,你會發現,北宋可能是初始國家邊境形勢最惡劣的朝代。因此,從趙匡胤建朝時起,北宋就要面對北方契丹人的威脅,他們不得不在北方囤積數倍於敵軍的重兵。

北宋為什麼輸得那麼慘? 從宋遼的“澶淵之盟”的背後就能找到答案

北宋初的邊境形勢

為什麼要數倍於敵人的軍隊呢?是契丹人太厲害,還是北宋的軍事水平太弱呢?

都不是,這是歷史所遺留的問題。

後晉時期,君主石敬瑭因為要謀求契丹人的支援,就把“燕雲十六州”讓出去了。所謂的“燕雲十六州”大致就是今天的河北和山西的北部地區,最北是長城。在古代,這一地區的萬里長城是抵抗遊牧文明入侵的重要屏障。本來“燕雲十六州”是屬於中原王朝的,這樣一來,中原王朝就此失去了抵抗北方遊牧文明的屏障。

一說起長城,一般在我們的印象中,它充其量是個文化象徵,在軍事方面也就是個擺設。這是因為在我們的記憶中,長城在歷史上好像對抵禦遊牧民族的入侵沒起到多大作用,無論是早期的匈奴和突厥,還是後來的蒙古鐵騎和滿清八旗,長城都沒有阻擋住他們。中原王朝的北方邊境,也從來沒有因為有萬里長城的存在而消停過。

甚至還有人說,中原農耕王朝修築萬里長城,是農耕民族保守、不思進取的表現。他們無法擺脫喜歡修籬笆、建圍牆的本能,幻想著用一堵牆來擋住敵人,這真是很天真。我們古人耗費國力修建的長城真的是如此不堪嗎?實事上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對長城的作用深入研究,你就會發現:

它的存在可不是擋人這麼簡單,它其實是一套防禦系統。

我們都知道,長城每隔一定的距離都設烽火臺,敵人入侵時在烽火臺上以狼煙進行預警。其實,預警只是長城的一個最基礎的功能,它最核心的功能其實是進行高效的運兵。

我們都知道,一般長城都是在崇山峻嶺上修建的,都是路不好走的地方。為什麼這樣設計?

這其實並不難理解,你想啊,遊牧民族最大的軍事優勢是啥?還不是騎兵作戰靈活的機動性麼。他們利用騎兵快速、靈活的優勢,可以集中兵力對中原帝國防守薄弱的地方進行精確性的打擊。

然而,

在農耕帝國在崇山峻嶺上修建長城,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用它抵消遊牧民族騎兵的機動性優勢,同時提高自身防守軍隊的機動性。草原騎兵在進攻一個目標受阻後,他們必須繞過群山峻嶺,才能對下一個軍事目標發起攻擊。而進行防守的中原士兵,則可以透過長城上的通道,實現快速的換防。這樣的設施,大大地降低了帝國防守的人員成本。

北宋為什麼輸得那麼慘? 從宋遼的“澶淵之盟”的背後就能找到答案

萬里長城

還有人抱怨,長城的防線太長了,遊牧民族集中兵力後,就很容易選擇在防守薄弱的地方進行突破。

遊牧民族一旦突破了長城,你中原帝國的這些巨大投入不就白費了嗎?

其實則不然,遊牧民族的騎兵可以一時突破長城的某個據點,但是,你沒有辦法摧毀整個長城防禦體系。換句話說,只要長城防禦體系還存在,遊牧民族的騎兵只要越過長城,他們的後方就一定是不安全的。

這就像一隻蒼蠅飛入了一個大水瓶,它飛進去是很容易,但想再從那個口飛出來,這就難了。更何況,那個瓶口,隨時還會被人給堵住。

遊牧民族突破長城後,他們撕開的口子也隨時會被堵上。後方不安全,所以,他們既沒有辦法佔領華北平原,也不可能長期在此駐軍,除了搶劫一圈之外,啥事也做不了。孤軍深入,在中原呆的時間越久,對他們就越不利。

如果你再反過來看,中原帝國要進攻草原,也可以將萬里長城的任何一個關口作為軍事基地。這樣一來,遊牧民族根本不敢把長城附近作為主要活動場所,出於危險的不確定性,他們都得遠離長城。

因為失去了“燕雲十六州”、長城的防禦系統,當時北宋的都城汴梁,唯一能憑藉的戰略防禦地帶就是黃河,敵軍一旦渡過黃河,汴梁城就岌岌可危。

北宋為什麼輸得那麼慘? 從宋遼的“澶淵之盟”的背後就能找到答案

燕雲十六州

所以,北宋從開國之初,就必須在北方邊境囤積大量的軍隊,對遼國可能的進攻進行防禦。

其實北宋要囤積以數倍於遼國的軍隊與之對抗,不僅是沒有“燕雲十六州”這重要的天然屏障所致,也有北宋抑武的制度影響:

北宋奉行的抑武制度

唐朝最終滅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央為了追求軍事效率,放任各地方的藩鎮節度使獨攬軍政、財政大權所致。

宋太祖趙匡胤他老人家就是靠掌握軍權奪取的江山,他自然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歷史在宋朝重新上演。於是,

建朝之初,趙匡胤就制定了一套“強幹弱枝”的政策,一切的資源都向中央軍傾斜

同時,軍隊的將領要經常輪換,保證“兵不知將,將不知兵”。這也導致了將軍與士兵之間不能好好協作;然後他又重視文官,輕視武將。以文官來挾制武將,降低武將的地位,導致能人從軍的意願降低。這些措施保證了權力穩定的同時,卻嚴重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

軍隊的質量降低了,為保證邊境的安穩,就得以數量彌補效率上的損失。對花錢養兵,北宋朝廷倒是捨得,但是供養一支數量龐大的常備軍,讓國家財政苦不堪言,這就是所謂的“冗兵”。

“募兵制”招募不到合格計程車兵

北宋軍隊的戰鬥力低下,跟北宋整個社會的重文輕武有很大的關係。

唐朝末年和五代時期的社會非常不穩定,很多老百姓為了躲避戰亂,選擇背井離鄉,最終淪為流民。以往的朝代(比如,漢、唐)解決流民問題的辦法都是重新分配土地。但是,北宋的領土面積比漢、唐小,人口又比較多。所以,沒有足夠多的土地進行重新分配。為了安置流民,朝廷只能招募他們作為軍隊。

當時北宋社會流行一句話,叫“豎起招兵旗,自有吃糧人”。這也就是說,北宋人當兵的第一需求,不是保家衛國,而是為了餬口。

流民問題雖然被解決了,但卻造成了兩個嚴重的問題:

一、軍隊數量劇增。北宋的軍隊從宋初的20萬,到了中後期增長到了100萬以上。

二、軍人素質偏低。北宋全社會的重文輕武風氣下,百姓但凡有口飯吃,都不會動當兵的心思。我們在《水滸傳》中經常看到人罵“賊配軍”,什麼意思?因為普通人不願意當兵,北宋軍人很多都是罪犯。

北宋為什麼輸得那麼慘? 從宋遼的“澶淵之盟”的背後就能找到答案

《水滸傳》中很多好漢都有配軍經歷

你看,一方面因為北宋的“抑武”政策,導致朝廷中樞系統內的高階官員普遍缺乏軍事思維。另一方面,又因為招不到合格計程車兵,導致軍隊戰鬥力普遍低下。

面對遼國的進攻,最後不得不締結“澶淵之盟”,以金錢換得和平。

“澶淵之盟”的負面影響

如果從表面上看,“澶淵之盟”是雙方的一個和平協定,宋與遼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但是,這種平等關係之下,實際卻暗含了兩個不平等的因素:

首先,“澶淵之盟”後,事實上北宋是承認了遼朝對“燕雲十六州”佔有的合法性。

此後,北宋任何對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渴望都成了覬覦。所以。當後來的金朝崛起時,宋與金的結盟,歷來被人視為是北宋對遼朝的背叛行為。當然,“燕雲十六州”一直就攥在契丹人手中,這個因素更多是名義上的損失。

其次,“澶淵之盟”之後,北宋每年要給遼30萬兩的歲幣,雖然用錢買來了和平,但從長遠來看,這也給北宋帶來了惡劣影響。

很多人認為,30萬的歲幣對於宋朝來說,只不過是一筆小數目,用這些錢來換取和平很划算。但這不能僅僅從成本上來去衡量,而是需要對其影響進行全方位的考量。這等於對外承認,北宋有錢,而且願意用錢買和平。這口子一開,就引發了後來的一連串惡果。從此,不管是遼、金,還是西夏,對宋的戰爭目的,基本都是想要逼迫北宋修改條約,提高歲幣。比如,澶淵之盟幾十年後,趁著北宋和西夏交戰的機會,遼朝趁火打劫,將歲幣的金額從30萬增加到50萬。這也證明了,北宋在外交中將自己塑造成了一個“大肥羊”的角色,在各國關係中疲於應付。

最後,“澶淵之盟”的屈辱感,也影響到了北宋與新崛起的金的外交政策。

女真人在遼東地區崛起,把遼朝打得節節敗退。宋徽宗得到訊息之後,覺得這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於是,宋徽宗派人前往遼東,和金朝結盟(海上之盟)。具體的內容,宋、金聯合進攻遼朝,滅遼之後,宋朝收復“燕雲十六州”。同時把給遼的歲幣,轉贈給金朝。這個策略看上去還挺合理,但實際上是一個重大的外交失誤。

北宋為什麼輸得那麼慘? 從宋遼的“澶淵之盟”的背後就能找到答案

宋、金締結“海上之盟”夾擊遼國

當時的情況是,金朝強而宋、遼弱。而且,遼和宋之間已經和平百年,彼此熟悉。這個時候,面對陌生的勢力,宋朝的基本策略,應該是與遼聯合,對抗金朝。宋朝來說,最好的結局,三方可以形成平衡對抗的關係。如果遼只有在宋的支援下,才能同金朝抗衡,那宋朝就可以佔據有利形勢。如果這一點做不到,最基礎的策略,是在正式接觸之前,做好和金朝對峙的準備。

而現在的情況是,

北宋急功近利,將自己的訴求和底牌全部攤開。這樣一來,主動權其實已經被金朝掌握了。而這種策略背後,不僅是收復“燕雲”的執念,也是“歲幣外交”的慣性思路。

與金結盟後,北宋相約金人一起進攻遼朝。具體規定是這樣的,金朝負責進攻遼軍的主力,宋朝負責進攻“燕雲”。也就是說,雖然當時金朝答應了宋朝,他們可收復“燕雲”,但這一地區需要北宋人自己打下來。於是,北宋開始對遼發動了進攻,而在進攻過程中,童貫率領二十萬大軍進攻遼朝,結果卻是被三萬遼軍打了個落花流水。而這三萬遼軍,基本上都是殘兵敗將。也就是說,宋朝的軍隊連金朝的手下敗將都打不過。

這一切都讓金朝看在眼裡,為後來大軍南下埋下了種子。

既然軍事上無法擊敗遼軍,北宋就只好找金人幫忙。這個時候金朝也熟悉了宋的外交套路,於是就增加條件。原先說好是你自己收復的,現在既然要我出手,就必須拿錢來贖買。談判的最後結果,是北宋花了100萬兩從金朝手中贖回“燕雲”。在這個過程中,北宋的軍事和外交的弱點,就全部被金朝掌握了。

北宋為什麼輸得那麼慘? 從宋遼的“澶淵之盟”的背後就能找到答案

“靖康之變”北宋徽、欽二帝被俘

最後的結局大家也已經知道了,滅遼之後的金朝已經覬覦宋朝的富庶,在徹底消滅遼朝之後,金軍就大舉南下入侵宋朝。而此時的宋朝,根本擋不住南下的金軍。最終,在金人的進攻下,汴梁城破,徽、欽二帝被俘虜,史稱“靖康之變”。

結語

在中國古代史中,“靖康之變”是一個重大悲劇。在過去的印象,這場悲劇的主要責任人是宋徽宗、宋欽宗、佞臣蔡京、童貫等人。似乎沒有這一群“昏君佞臣”,北宋也就不會滅亡。但透過“澶淵之盟”的負面影響,我們能看到,很多時候,歷史並不是簡單的因果關係。

徽宗等人確實應該為“靖康之變”負責,但是對於我們來說,僅僅知道這一點還不夠。我們還需要知道,更深層次的原因:

對於國家來說,很多措施都是“雙刃劍”,既解決一部分問題,又帶來另一些問題。

就像北宋初年的“抑武”政策,雖然用層層管制解決了當時唐朝末年遺留下的軍權集中問題,但卻也讓北宋失去了軍事效率。同樣,雖然北宋透過“澶淵之盟”,以金錢換得和平,但卻將自己置入外交的泥潭。

也正是這樣的原因,最終造成了北宋在“靖康之變”中,以恥辱性的失敗方式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