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實分四國,為何三國演義只寫魏蜀吳,被抹掉的是哪國

導語:

東漢末年,

黃巾之亂

,諸侯

趁勢而起

。中國陷入了大混戰。在

爾虞我詐

的紛爭中,脫穎而出的三家是曹操、孫權、劉備。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逐漸統一北方。孫權佔據江東,已立三世,根基穩健。劉備佔據荊州之地,西區西川、漢中,

成就一番氣候

期間的袁紹、袁術、劉表等部,都在適者生存的

社會法則

中被淘汰。其實在當時的中國,和魏蜀吳並存的還有一個國家,那就是燕國。很多人可能沒有聽說這個國家,因為它太不起眼了,它在中國東北

苦寒之地

,和朝鮮接壤,不曾參與中原大戰,所以

被人忽略

東漢末年實分四國,為何三國演義只寫魏蜀吳,被抹掉的是哪國

第一代國王

是一個叫

公孫度

的人。公孫度原本只是一個

無名小卒

,在中原混得幾乎沒飯吃,不得已跑到了遼東,有幸混到了一個小吏的職位,也算是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後來董卓進京,把持朝政,恰巧公孫度有一個叫徐榮的好友在董卓處混的

風生水起

。徐榮就向董卓推薦了公孫度做遼東太守。此時遼東太守早已反叛董卓,董卓正愁沒有可信之人管理遼東,就任命公孫度成為

遼東太守

公孫度可以算是一位能人,突然間得到遼東太守這一重要職位,正是他

施展拳腳

的大好機會。雖然遼東

地域廣闊

,可也是出了名的

苦寒之地

。此地擁有大興安嶺,擁有黑土地,擁有黑龍江,還有

淳樸

的老百姓。

東漢末年實分四國,為何三國演義只寫魏蜀吳,被抹掉的是哪國

公孫度在此處鼓勵生產,改革軍備,向東征伐高句麗,取得了遼東半島和膠東半島的實際控制權。小日子過得有聲有色。公孫度在建立王國的同時,採取了一項重要的政策——

歸附曹操

,這也是他能活到最後的一大原因。

第二代國王

公孫度死後,他的兒子

公孫康

繼位。公孫康也算是個牛人,他繼續在父親的基礎上,進一步建設遼東。同時向東征伐

高句麗

,這一次是徹底打服了朝鮮人,連朝鮮的都城都被佔領了。

東漢末年實分四國,為何三國演義只寫魏蜀吳,被抹掉的是哪國

在兩代國王的努力下,遼東燕國擁有百萬人口,十萬軍隊,而此時中原三家打得正歡,也

無暇顧及

公孫康,公孫康也繼承了父親的遺址——

歸降曹操

就在中原烽火

逐漸平息

的時候,司馬政權逐漸取代了曹魏政權。可是公孫康可能是資訊太慢,並不知道曹魏是司馬家當權。最終,因為不服司馬家的管束,

司馬懿

率軍攻打遼東,一舉掃除公孫康勢力。

東漢末年實分四國,為何三國演義只寫魏蜀吳,被抹掉的是哪國

十萬大軍呢?

讀者們一定很疑惑,遼東公孫氏如此能征善戰,高句麗被他們打的痛不欲生,為什麼司馬懿一到就

魂飛魄散

了呢?

其實很簡單,公孫氏之前所打的都是些

蠻夷之國

,那些國家可能上陣打仗的武器都是木頭、石頭。連青銅技術都不掌握,更不要談

戰略戰術

東漢末年實分四國,為何三國演義只寫魏蜀吳,被抹掉的是哪國

而司馬氏不同,他們的軍隊常年與諸葛亮、陸遜等名將作戰,可謂是

九死一生

而來。加之司馬懿本身就是與諸葛亮其名的大軍事家,能把曹操、諸葛亮熬死的人精,小小的公孫康怎麼可能與之一戰。

公孫家兩代人在中國政壇上算不上大人物,但是他們透過努力創立了長達幾十年的燕國是不容忽視的事實,雖然

歷史的長河

上,偏遠的帝國永遠不可能成為主角,不過能夠稱霸一方,又是多少人的夢想。

東漢末年實分四國,為何三國演義只寫魏蜀吳,被抹掉的是哪國

總結:

為什麼

稱霸遼東

的公孫氏會被歷史忽略呢?因為他們所在的區域遠離中國黃河文化,可能一不小心,就會被人當作

蠻夷之地

。而且當時農業生產並不發達,採礦業更加落後,因此也沒有人意識到東北地權豐富的

自然資源

為什麼當他們打完仗了,一定要掉過頭來把

無辜

的公孫家也滅了呢?答案簡單,因為遼東是

中國領土不能分割

一部分,任何人、任何勢力,都不可能將遼東單獨分裂出去。作為每一箇中國人,都要肩負起

守土有責

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