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隨誰是個問題

什麼時候人容易自我懷疑,莫過於賞識自己的人犯了錯誤,他的一切會毀於一旦,包括他賞識的人。此時,在被外界不看好的情況下,身為被提拔為親信的人能不惶惶不安嗎?即使沒有同流合汙,也會陷入自我懷疑的泥潭之中,甚至心灰意冷,隨他去了,自我了斷。在這個角度看去,為君難而死,不僅僅是愚忠,更是信念的破滅。

如何打破這種窠臼,擺脫這種自我懷疑呢?《晏子不死君難》便提供了一種解決思路。齊莊公與人私通,被捉致死,身為大臣的晏子很是焦灼,站在兇手家門前有些不知所措。與其是對話,不如說是晏子的自我心理建設。

君主被弒,大臣們該怎麼辦?大概要誓死報仇,若不能讓兇手伏法,也應慷慨赴死,以全忠義。看晏子如何三問三答,解決這個問題的:

其人曰:"死乎?"曰:"獨吾君也乎哉,吾死也?"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晏子顯然是耍了個滑頭,大臣又不是我一個,我幹嘛去死呢?享受人臣福利時不去思考君主為啥寵自己,君主有難時卻言左右,這說不過去。

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

這時晏子就有些耍無賴了,竟說不是自己的錯誤這樣荒唐天真的話。齊莊公有錯,罪不及死,被殺這是政變。在齊莊公被弒那一刻,晏子其實已經上了被清除的名單了。此時,認為事不關己,有些幼稚了。

曰:"歸乎?"曰:"君死,安歸?君民者,豈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豈為其口實?社稷是養。故君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若為己死,而為己亡,非其私暱,誰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弒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將庸何歸?"

君死,安歸?

這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反而反映了晏子的真實想法,與前面的答覆有衝突。還好,他及時做了解釋,君主為社稷死,臣子應該去赴死,為社稷逃亡,臣子應該伴隨著逃。拔高了一個道德評判標準,自然就把人解脫出來了。後世者皆有樣學樣,為自己的後路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可是,道理雖如此,晏子卻沒有按照自己說的去做。當崔家大門開啟時,他衝進去,抱著齊莊公的屍首哭。這一刻,用行動選擇了死。崔杼不殺他,只是敬佩他,利用他的威望。所以,去追隨誰始終是一場人生豪賭。一旦輸了,看似還有較為高明的出路,但實際上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