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與“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與“同而不和”

唐代相國崔群一次去拜訪如會禪師,剛進大殿,就看到一隻小鳥正在佛像頭上拉屎,就問如會: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為什麼這隻鳥還在佛頭上拉屎?”

好刁鑽的問題!

如會禪師平靜地說:

“你放心,它再怎麼也不會到鷂子頭上拉屎!”

是啊!佛性是什麼,可能永遠不會有一個清晰的答案。但那是人的問題,與鳥無關!

對鳥來說,佛像不過是一塊木頭什麼的,它不懂人類眼裡的“大不敬”。反倒是鷂子,鳥天生就知道它的厲害之處,所以會躲得遠遠的。

很明顯,小鳥眼中的世界跟我們不一樣——只有蟲子、果實和鷂子這樣的天敵,再多的鈔票、黃金,它們也會視而不見。

同樣,鷂子眼中的世界跟小鳥和我們眼中的世界也會不一樣。

莫說人和動物,就是人與人之間眼中的世界也不會一樣。

當然,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很多時候不像人和動物那樣大,但每個人的脾氣、秉性、經歷、受的教育甚至從事的職業都會影響他看世界的角度。

這樣,也就有了“人以群分”,有了士、農、工、商。

就像《管子》說的,歲有春秋冬夏,月有上下中旬,日有朝暮,夜有昏晨;地有山陵淵泉、高下肥磽,適合不同植物生長;人更是食飲不同味,衣服異彩。天地萬物的分合都自然而然。

當然,人與人之間也不完全是小鳥和鷂子之間那種你死我活的關係,畢竟沒有一個人、一個團體可以離開其他人、其他團體單獨生存。

這樣一種狀況最好的發展結果,就是孔子說的“和而不同”——每個人、每個團體都能認知彼此的差異,並且包容、尊重這種差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嘛!

比孔子更早的晏子曾經用調羹(也就是做湯)來說明何為“和而不同”:

用水、火、肉汁、鹽、梅子來烹調魚肉,要由宰夫(也就是廚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洩其過。這樣調出來的羹,君子食之,才能“平其心”。

當然,晏子這麼講的目的不在調羹,而是君臣之道。如果君說可,臣也說可,君說否,臣也說否。那純粹是以水濟水,誰能食之?就像樂隊裡只有一種樂器,誰能聽之?

不過,話說回來,不是所有人都像孔子、晏子那樣看問題,更何況很多時候是“屁股決定腦袋”!

不是有人一方面“勸君少罵秦始皇”,一方面又對陳勝、吳廣又大加稱賞!

這種奇葩組合其實一點都不奇怪,要看他說話的時候站在什麼位置:站在秦始皇的位置,當然要推崇秦始皇,站在陳勝、吳廣的位置,當然要挺陳勝、吳廣。

這其實也就是孔老夫子說的“同而不和”——我贊成什麼,要看我是誰,就像小鳥和鷂子,一切都以自己的視角為中心!但小鳥和鷂子不能互換,人卻能!

採自弘德新國學《國學100秒》第18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