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沒讀懂自己曾經的“中二”病

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沒讀懂自己曾經的“中二”病

提到中學時代,你會想到什麼呢?

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沒讀懂自己曾經的“中二”病

是“小小少年,很少煩惱,眼望四周陽光照”,還是“當歲月和美麗已成風塵中的嘆息,你感傷的眼裡有舊時淚滴”呢?關於中學時代,相信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那份特別的回憶。

那時,青春才剛剛開場,我們已不再是小孩子。我們開始有不想告訴爸爸媽媽的小秘密;第一次對異性產生了微妙的感覺;我們開始講“哥們”“姐們”義氣……

與此同時,網路上有個流行詞“中二”,即是初中二年級的意思。用來指向青春期少年特有的自以為是的思想、行動和價值觀。

回顧中學時代,有快樂,有煩惱,有驚喜,有意外……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切似乎都漸行漸遠,每個人都學著變成熟,學著去承受去承擔,甚至是開始為人父母,用一種過來人的方式,來告訴下一代究竟路在何方。

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沒讀懂自己曾經的“中二”病

再回頭看當年“中二”的自己,簡直“二”得毫無來由,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些不過是各種因素影響下的正常現象。

今天小北選取其中的三個心理效應,來告訴你青春期的“中二病”是怎麼回事,即便是今天的你,也許“還是曾經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當然,如果你恰好是中學生,那麼正好,歡迎對號入座。

總有一個坎過不去———配套效應

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沒讀懂自己曾經的“中二”病

18世紀的法國有一位哲學家叫做丹尼斯·狄德羅,有一天,朋友送給他一件製作精良的睡袍,狄德羅非常喜歡。可當他穿著睡袍在書房裡走動時,覺得書房的傢俱實在配不上這麼華麗的睡袍,便為此改變了家裡的陳設。

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沒讀懂自己曾經的“中二”病

但這並沒有讓他更舒服一些,因為狄德羅發現,他被一件睡袍“脅迫“了,於是他把這種感覺寫成了文章——《與睡袍別離之後的煩惱》。

生活中我們也會這樣,當穿上了心儀的鞋子,就想擁有與之搭配的褲子,然後又需要一件合適的上衣……

在擁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後,就想要不斷尋求與之相適宜的其他物品,以達到心理上的平衡,這就是配套效應,也稱為“狄德羅效應”。

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沒讀懂自己曾經的“中二”病

配套效應同樣適用於家庭教育。每一個孩子身上都有閃光點,利用這些閃光點織就一件“睡袍”,能夠幫助孩子建立信心和目標,帶動他其他方面的發展。

不過,優質的“睡袍“能夠讓人有更高的追求,劣質的“睡袍”則會對人產生負面的影響,青春期的孩子常常因為某個缺點而陷入長期困擾之中,例如學習不好、長相一般等等。

家庭教育中的蝴蝶效應

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提出,南美洲亞馬孫流域熱帶雨林中的一隻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會導致兩週後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系統中一些看似微小的變化,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後果,這就是“蝴蝶效應”。

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沒讀懂自己曾經的“中二”病

青春期的青少年對別人的評價格外敏感,作為與他們有著親密聯絡和深厚情感的人,父母家人的評價可能會成為掀動他們內心的蝴蝶,為他們披上或優雅或沉重的“睡袍”。

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需要注意言語和方法,避免給孩子貼上消極的標籤,在細微之處引導和鼓勵孩子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死了都要愛——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沒讀懂自己曾經的“中二”病

處於青春期的少年們,可能會對異性產生懵懂的情愫,這是一種微妙的情感,既包含吸引與親近,又未必完全等同於愛情。

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沒讀懂自己曾經的“中二”病

對於這種情感,如果加以適當的引導,將成為成長中美好又獨特的回憶;如果沒能好好處理,則可能引起逆反,讓美麗的漣漪變成湧動的波浪。

莎士比亞的名著《羅密歐與朱麗葉》幾乎人盡皆知:羅密歐與朱麗葉相愛,但由於雙方的家族有世仇,他們的愛情遭到了極大阻力。但壓迫並沒有使他們分手,反而使他們愛得更深,直到殉情。

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沒讀懂自己曾經的“中二”病

普羅高菲夫:芭蕾音樂《羅密歐與茱麗葉》

在現實生活中,也常常見到這種現象: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對異性產生了好感,父母怕影響孩子的學業,對此進行百般干涉,結果卻不能減弱孩子們對異性的好奇和好感,反而適得其反。

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沒讀懂自己曾經的“中二”病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在青春期遇到的這類問題可謂絞盡腦汁,不知如何是好。

心理學把這種陷入愛情中的人“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現象稱為“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即,當出現干擾戀愛雙方愛情關係的外在力量時,戀愛雙方的情感反而會加強,戀愛關係也因此更加牢固。這是有關愛情的一種“怪”現象。

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沒讀懂自己曾經的“中二”病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認知失調理論很好地解釋了這個頗具羅曼蒂克色彩的效應。人都有一種自主的需要,希望自己能夠獨立自主,而不願自己是被人控制的傀儡。

當人們被迫做出某種選擇時,對這種選擇會產生高度的心理抗拒,這種心態會促使人們做出相反的選擇。

因此,當外在壓力要求人們放棄自己選擇的戀人時,由於心理抗拒的作用,人們反而更轉向白己選擇的戀人,並增加對戀人的喜歡程度,使雙方的感情更牢固。當這種戀愛阻力不存在時,雙方卻有可能分開。

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沒讀懂自己曾經的“中二”病

魯迅《傷逝》中的涓生與子君

經歷過重重阻力和生死考驗的愛情,不一定能抵擋得住平凡生活的衝擊。當愛情的阻力消失時,也許曾經苦戀的兩個人反而失去了相愛的力量。正是這種心理機制導致了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一代代地不斷上演。

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沒讀懂自己曾經的“中二”病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與渥倫斯基

瞭解了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青春期的孩子及其家人應該能從中得到啟示。

家長在說服教育時,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強行禁止,採取“高壓政策”,而要循循善誘,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因勢利導,切忌動輒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訓斥、打罵甚至當著眾人的面羞辱他們,這極容易產生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使事情向相反的方向發展。

對於青少年來說,父母的反對一般都有一定的道理,不妨理性地與父母交流一下看法,而不是把戀愛建立在“逆反”“抗拒““維護自尊““滿足好奇”的基礎之上。

戀愛中的吊橋效應

瞭解了“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你會發現,我們並沒有自己以為的那麼瞭解自己,我們以為的“喜歡“也並沒有那麼強烈。戀愛的錯覺不僅可能來源於與外界的對抗,也可能來源於環境的“刺激”。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選擇了一個公園作為實驗的地點,這個公園裡有一座全長137米,寬1。5米的吊橋,吊橋懸掛在河谷的上方,人們透過時的腳步和河谷上的風帶動吊橋微微搖晃,每個經過的人都提心吊膽。

走過這座驚險的吊橋後有供人們休息的椅子。實驗者的女助手會邀請在椅子上休息的男性完成一項問卷調查,並留下寫有自己名字和電話的卡片。

一組接受調查的人們剛剛經過吊橋,還保留著驚險的感覺,心跳加快,手心也在微微出汗,另一組則已經休息了一段時間,從驚嚇中平靜了下來。

結果第一組男性中有更多的人給女助手打了電話。這是因為,人們很難分清自己心跳加速的反應是吊橋的驚險還是有魅力的女助手引起的,從而誤以為自己是對女助手產生了戀愛的感覺。

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沒讀懂自己曾經的“中二”病

同樣的,如果與異性的尋常接觸被神秘化或者受到高度的控制,人們也會把這種接觸看成是新奇的、緊張的,並將這種反應理解為怦然心動。

我不行了我壓力山大——蔡加尼克效應

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沒讀懂自己曾經的“中二”病

連載中的小說、更新中的電視劇、猶豫之後沒有買下的鞋子……生活中,讓我們時常惦記的,總是那些沒做完的事情。

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沒讀懂自己曾經的“中二”病

格式塔心理學派認為,每個人都有一種力求完整的“完成欲”,渴望生命中的每件事情都有始有終,並對那些未竟之事念念不忘。

心理學家蔡加尼克(Zeigarnik) 曾經做過這樣一項實驗。他將參與實驗的學生隨機分為實驗組和控制組,給每個人佈置15-22種不同的任務,這些任務難易程度不同,但完成每項任務所需的時間卻差不多。

對於實驗組的學生,每當任務進行到一半就會被要求停下來去做其他的事情,而控制組的學生則可以不受干擾地完成所有的任務。

結果發現,所有參與實驗的學生在接受任務時都呈現出一種緊張狀態,但是控制組學生的緊張狀態會隨著實驗的完成而消失,實驗組的學生由於未能順利完成任務,緊張狀態會持續存在。

在實驗結束後,請參與實驗的學生們回憶自己被分配的任務,發現實驗組的學生對任務的記憶更加清晰,可見在一段時間之內,這些任務一直縈繞在他們的腦海當中。對未完成的任務記憶更深,且持續處於緊張狀態,這就是蔡加尼克效應。

在校的中學生們也一直處在不同的學習任務當中,如果任務不能完成,就會生活在緊張感之中。

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沒讀懂自己曾經的“中二”病

我們會看到,有些同學每天早起晚睡,學習非常認真投入,也很少與人交流或玩遊戲,但成績卻並不理想,這或許就是因為他們持續處於壓力和緊張當中,產生了消極的影響。

因此家長和學生自己需要注意學習的狀態,如果將考試定為終極的目標,在考試結束之前,將會一直處於未完成的狀態。緊張的情緒總是縈繞在心頭,心理負擔過重,反而會導致失眠、焦慮和學習效率的下降。

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沒讀懂自己曾經的“中二”病

此時,家長要注意不要給孩子過大的壓力,幫助孩子一起設定不同層次的學習計劃或目標,既為生活留出一定的空隙,也能夠幫助孩子從完成目標的成就感中汲取信心和力量,以更好地投入到下一階段的學習中。

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沒讀懂自己曾經的“中二”病

有時,孩子沒有辦法集中精力進入到學習狀態中,特別是在家中更是如此。這時可以檢查一下學習環境中是不是有其他未完成的事物,是否有遊戲機、手機、課外書在吸引著孩子的注意力,把這些事物整理好,營造良好的環境,也能夠為高效學習提供助益。

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沒讀懂自己曾經的“中二”病

耶克斯一道德迅定律

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承受一些壓力,過度的壓力會讓我們感到疲憊、難以集中精力處理好問題;但有時我們會發現,截止日期之前的學習和工作效率更高,這是因為適度的壓力反而會激發我們的潛力。

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沒讀懂自己曾經的“中二”病

因此,壓力並非全然是不好的。緊張的狀態伴隨著生理上的喚醒,而喚醒水平與工作績效之間存在著倒U型曲線的關係:隨著喚醒水平的增強,工作績效逐漸提高,直至達到最佳喚醒水平;喚醒強度的再增加又會引起績效的下降。

最佳喚醒水平與任務難度有關,對於複雜的任務,最佳喚醒水平較低,而完成簡單任務需要的喚醒水平則較高。因此,在任務面前,適度的緊張是一種自然的反應,也有利於任務的完成,我們無需對自己的緊張太過擔憂。

但如果出現了過度的緊張,則需要主動地進行心理調節,以保持較好的學習狀態。

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沒讀懂自己曾經的“中二”病

今日活動

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沒讀懂自己曾經的“中二”病

作為/曾作為中學生的你有過怎樣的煩惱?這些心理效應對你有什麼啟發?在留言區和大家一起聊聊吧。小北將選取2位幸運讀者贈出今天的主題圖書《寫給中學生的心理學 (第二版)》,帶你學點兒實用的心理學。

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沒讀懂自己曾經的“中二”病

-End-

編輯:林芮 黃泓

觀點資料參考:

《寫給中學生的心理學 (第二版)》

BurningEmpty

大師身邊宜聆教

未名湖畔好讀書

今天,你學點兒心理學了嗎?

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沒讀懂自己曾經的“中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