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面部,有人在腸胃……為什麼“上火”的表現不一樣?

「上火」是大家掛在嘴邊的一種常見症狀,幾乎人人都經歷過。

有人在面部,有人在腸胃……為什麼“上火”的表現不一樣?

有些人上火會體現在“上半身”: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還有人一上火,就會走“下三路”:小便渾濁、大便秘結……

上火到底是種什麼火?為什麼不同人上火的症狀有差異?怎麼才能科學清火?《生命時報》(微信內搜尋“LT0385”即可關注)採訪專家,為你一一解答。

受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 周繼樸

河南省中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 呂沛宛

常說的“上火”是什麼火

中醫說的上火,其實是身體機能出現亢奮、代謝加快的一種狀態,表現出熱性症狀,如果這種過剩的機能超越身體自身調控範圍,就會表現為上火。

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陰陽二氣相互制約。

一旦陰陽平衡被打破,“火熱之邪”侵襲人體,會造成全身或區域性出現一系列“熱證”,常表現為咽喉幹痛、頭昏目脹、鼻腔熱烘、口舌生瘡、流鼻血、便秘、牙痛等症狀。

“上火”並不是一種單一的證型,有虛火、實火之分。

實火

實火是指陰正常、陽過亢,即陽氣太過旺盛,以肝膽、胃腸實火為多見,通常伴隨高熱、頭痛、渴喜冷飲、大便秘結、小便黃、脈數實等症狀。

實火的人尤其喜冷飲,腹脹痛拒按,脈數實,還可能會流鼻血,治療側重於“疏散”,以苦寒瀉火、清熱解毒為主。

虛火

虛火是指體內的陽是正常的,但陰虛不足以制陽,故陰虛火旺,多因體質虛弱、內傷勞損所致,如久病精氣耗損、勞傷過度。

症狀常見低熱、手足心熱、口乾盜汗、舌乾紅無舌苔等,治療則要側重於滋陰,應以生津養血、滋陰降火為主。

火為何“上下亂竄”

上火時,有的人常表現在上半身,比如起痘、長口瘡,有的人常表現在下半身,比如便秘,同樣是上火,為什麼表現不同?

向上走

中醫認為火性有炎上的特徵,就是火熱一般會向上走,表現為頭面五官的火熱症狀。

有人在面部,有人在腸胃……為什麼“上火”的表現不一樣?

向下走

還有一些火熱會趨於人體下部,還往往伴隨溼熱,如果此時人體本身存在溼濁,火與溼“交雜”就會下注於身體下部,表現為下肢面板燥熱、小便渾濁短少、大便黏膩不爽,甚至有關節紅腫、腳痛及紅腫糜爛等症狀。

單純的火熱通常表現在人體上部,而溼熱往往會在人體下部出現症狀。因此,上火的“上下部位”之分,主要看火熱是否與人體的溼濁互相混合。

中醫給身體開出“清火劑”

防治上火,要有針對性,身體不同器官各有專屬清火方法,可試著用食物澆滅體內的火。

肺 火

表現為咯血、咳嗽、黃痰等症狀,注意保護咽部,預防呼吸道感染,及時治療感冒,吸菸者要戒菸等。

適當吃一點偏涼的食物,如白蘿蔔、大白菜、芹菜、菠菜、冬筍、香蕉、梨、蘋果、百合、枇杷等。

多飲水,少吃肉類及巧克力等熱量高的食品。

選擇空氣新鮮的地方,反覆進行吸氣呼氣,儘量排出肺內氣體;每天主動咳嗽幾下,也是積極的保護性反射動作,能有效清潔肺部。

若經過調理後症狀還是沒有好轉,可適當服用清肺丸、羚羊清肺丸等。

肝 火

表現為易怒煩躁、失眠等症狀,注意做到心態平和不易怒,遇事切莫急躁,避免情緒緊張。睡眠不夠或睡眠質量不高,也會造成肝火上升。

有人在面部,有人在腸胃……為什麼“上火”的表現不一樣?

新鮮蔬菜水果,如黃瓜、橙子、苦瓜、無花果、豌豆苗等,都有良好的清火作用。

肝火過旺的人,不宜吃辛辣、腥味及過膩過酸、煎炸食品,和羊肉、海蝦、肥肉、烏梅等,以免火上澆油。

心 火

表現為口舌生瘡、心煩失眠、心悸等,平時注意休息,不熬夜,勞逸結合。

心火旺盛,可適當多吃性寒而味苦的食物,如苦瓜、苦菜、百合、苦丁茶類,多食酸棗、紅棗、百合等。

還可常喝竹葉、甘草、燈心草、生地、麥冬煮成的茶飲,具有清心瀉火作用。

胃 火

表現為牙痛、胃疼、大便乾等,多吃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重油重鹽的食物,避免給胃帶來過大負擔。

調節胃火應當遵循清熱、清滯的原則,要飲食節制,過熱、甜膩的食物少吃。

增加黃綠色蔬菜與時令水果,以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的不足,並注意口腔衛生。

可飲用蘿蔔汁調理治療,但屬脾胃虛寒型口瘡者不宜服用;綠豆粥有清熱解毒、清心瀉火的作用。

蓮子、芡實、淮山、生菜、油麥菜、西紅柿、枇杷等皆為健脾開胃、利於消化之物,可適當多吃些。

有人在面部,有人在腸胃……為什麼“上火”的表現不一樣?

腎 火

表現為口乾、失眠、腰痠、耳鳴等,要滋陰補腎、適當運動,保持心情舒暢。

去腎火應以滋陰為主,可吃黑木耳、枸杞、桑葚、豬腰、海參、西紅柿、豬血、蜂蜜、牛奶、鴨血、鴨肉、蛤蜊等。

需要提醒的是,在調整了情緒問題和生活習慣後,還有解決不了或其他問題所導致的病症,需由專業醫生辨證施治,切勿在家自行服用去火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