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事禮儀,在“左”“右”尊卑上有要求和講究嗎?

喪事禮儀,在“左”“右”尊卑上有要求和講究嗎?

我國古代,每逢改朝換代,出於除舊佈新的緣故,總要對前朝的東西進行調整,這裡面就包括曆法和禮儀等等。比如曆法,夏朝以正月(一月)為歲首,商朝調整為臘月(十二月)為歲首,周朝又調整為冬月(十一月),秦統一中國後,改十月為歲首。可能曆法調整對社會生活影響較大,所以漢以後不再調整曆法首月。所以,看先秦的典籍資料,一定要知道曆法上的“建正”問題,如“七月流火”,絕不是天氣熱得像下火一樣,而是天氣轉涼的意思,這就是曆法差異。

而在禮儀的左右尊卑上,各朝代調來調去,具體細節上很難理清。一般說來,大致情況是:夏商周時期,包括春秋戰國時期,文官尊左,武將尊右;秦代尊左,漢代尊右;南北朝時期文官尊左,武將尊右;唐宋明清尊左,元代尊右。民國和新中國,以左為尊。總體上看,尊左是個大趨勢。目前的社會生活中,一般禮儀習俗,也是以左為尊。

在禮儀中,左右尊卑的設定十分重要。司馬遷在《史記》關於“鴻門宴”的描述中,透過座次的安排來展現項羽的性格,非常精彩。“鴻門宴”的座次是:項羽、項伯東向坐,劉邦北向坐,范增南向坐,張良西向坐。楚漢時期仍屬於秦代,以左為尊。即以面南的大門為參照,從門外往門內看,東面為右,西面為左。正常的待客座次是:客人坐左面,即西面,也就是東向坐,表示主人對客人的尊重;主人坐在客人的右面,即北面,也就是南向坐,以示謙恭;客人的陪客坐在主人的右面即客人的對面,即西向坐,也是表示尊敬;主人的陪客坐在客人陪客的右面即主人的對面,即客人陪客的下面,也是表示謙恭。《鴻門宴》中,項羽自己東向西坐即客人的位置,而客人劉邦卻被安排在張良下面屁股對門主人陪客的座次上,從禮儀的角度來說是最賤的座位,其內涵意義十分明顯:其一,你劉邦是我項羽的部屬,是一家子的本家小弟弟,你要尊敬我;其二,老子就不把你劉邦放在眼裡,你能怎麼樣。從司馬遷的描述可以看出項羽驕橫自大、剛愎狂妄、蔑視劉邦的心裡心態。

在禮儀設定上,喪禮和軍禮非常特殊,一律以右為尊也一直以右為尊,沒有尊左的要求。 就禮儀禮節的起源和歷史發展過程來說,軍事和喪事尊右是一般要求,直至現在,軍校步兵操典的佇列還是要求“立正,向右看齊”。日常生活中,一般列隊都是“立正,向右看齊”。

喪事活動中,涉及左右關係事項有以下幾個方面:

(1)靈堂主家人員喪位,動柩朝祖(上廟)、出殯、路奠、下葬時主家人員喪位,男在右,女在左。即以靈位或靈柩頭向朝南為參照,男性人員喪位在右面即東面,女性人員喪位在左面即西面。

(2)孝子站位,老大站在中間時,右邊是老二,左邊是老三,再右邊是老四,再左邊是老五,依次排列。

注意,喪事儀禮以右為尊,但祭祀儀禮是吉禮,以左為尊。如“昭穆”制度,先左後右,即祠堂牌位的擺放以及家族墳墓次序的安排,是始祖或宗祖在中間,按輩分“左昭右穆”,即以始祖或宗祖為參照,兒子在左面,孫子在右邊,重孫在左面,玄孫再右邊,以此類推。

(3)喪事行禮時,需要行拜跪禮的,習慣上以先下右膝為禮為尊,即喪禮下跪先跪右膝。

(4)各種喪事對聯和喪事語錄,均標註在祭品祭物的右面偏上,左面偏下落款。

注意,實際生活中,有“男左女右“的習俗講究,但在喪事禮儀和軍事禮儀中,沒有男女分別,均以右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