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脊椎骨下端末梢亦稱“尾”,吐納、垂吊也需靠它

所謂“尾”,解剖學上即為人體脊椎骨下端末梢,亦稱“尾”。“閭”的本意指“江河之水彙集在入海口”。因祖國醫學在論及穴位時,定名玉枕關、夾脊關之下的“尾椎”為“尾閭關”,乃是人體四肢散亂之氣彙集入丹田的關口,故將“尾”字字尾以“閭”而喻之。公眾號:洗髓功熊貓

​​

人體脊椎骨下端末梢亦稱“尾”,吐納、垂吊也需靠它

古人修行則把尾閭看著是“踏破地獄”的第一關,“順生人,逆生仙,只一句話兒,度了千千萬”(張三丰語)。 無獨有偶,太極拳高手在論述“尾閭中正”的練法訣竅中說:“尾閭中正就是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小腹部),脊骨根並且要向前對準臉部中間至臍的一條垂直線,凡動作向何處轉動,等於對動向起著舵手的作用。”

郝少如在《武式太極拳》一書中解釋說:“兩股有力,臀部前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小腹),謂之尾閭中正。”可惜的是,很多練太極的練了一輩子都沒有把這個整明白,變成了做廣播體操,功效甚微。而洗髓功中的吐納、垂吊就在一前一後、一呼一吸、一開一合的動作中做到了。

​​

人體脊椎骨下端末梢亦稱“尾”,吐納、垂吊也需靠它

在人體內在物質運動方面,古人多講“行氣運動”,限於古人藝不輕傳之訓和祖國傳統醫學在解剖學方面發展緩慢等原因,很難從人體骨骼和人體力學上進行較完備闡釋。對於傳統功夫中論述是“尾閭中正”與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氣沉丹田、虛實分明在洗髓功的呼吸吐納、垂吊負重中輕鬆就做到了。

“尾閭中正”具體的操作訣竅,在洗sui功強化訓練中悄然而然的完成了,由於括約肌和臀部肌肉群、腹部肌肉的收縮,使尾閭向前下卷沉,如吊車的配重,因而更加加強了腰骶的固定,迫使尾閭居中腰脊直豎,周身之勁氣團聚於小腹,所謂“勁從襠中翻,力源在丹田”,意即指此。這時的骨盆角度(男性呈銳角,女性呈鈍角)由原來的60度轉為40度至50度。脊柱的彎曲也隨著“尾閭中正”向上頂頭豎頸,如拔河之繩掙直,有對拉拔長脊柱之勢,處處符合力學的支點。

“尾閭中正”是後天返回先天的修煉人類由胚胎髮育到成熟,從脊柱發育狀態就可以看出其發展過程。從胚胎到嬰兒期,腰脊柱本來是平直樣子,我老家的老人就說一句俗話“哈蟆(青蛙)無頸,細伢無腰”,直到現在才明白,腰脊柱平直的哪裡有腰呢,小孩子腰好,也不可能出現成人常見的腰痠背痛(其實是損耗勞累虧空)。

而人由幼年及成年,由於站立行走的結果,從側面觀察脊柱呈現了“S”形彎曲,其腰脊部分是向前彎曲。這種彎曲狀態,是適應站立運動,反映了脊柱負荷​機​能的要求,用以增加彈性、柔韌性,減震緩衝保護頭腦。同時,對​直​立起著承上啟下穩定平衡的作用。

​​

人體脊椎骨下端末梢亦稱“尾”,吐納、垂吊也需靠它

由於“尾閭中正”而達到腰椎彎曲拉直,重現了人類胚胎和嬰兒狀態,即所謂的“倒轉乾坤”,行話叫做:順則為人,逆則為仙(聖),“尾閭中正”其實是透過體形的訓練實現“逆生長”,後天返回先天。

“尾閭中正”寬胸實腹凡知道一些醫學知識的人,都清楚人體平時的內臟是由於腹壓的作用使得臟腑各離其位,造成腸子侵犯了胃的位置、胃侵犯了肝脾的位置、肝脾侵犯了肺的位置、肺侵犯了心臟的位置。這就是章乃器在《科學的內功拳》一書中說的“提心吊膽”。

尾閭的中正使腰脊的彎曲得以掙直、腹腔容積增大。因此,胸腔的緊張點移向腹腔,形成了所謂的“水升火降”、“氣沉丹田”、“寬胸實腹”。 由於尾閭是脊椎的基座,因此,脊椎任何部分的扭轉都是尾閭不正中的表現。此外,還有兩種尾閭扭轉的情況需要注意,一是頭部與尾閭的動作不同步,亦即脊骨根不能對準臉之中間,垂吊時磚頭是否是前後鐘擺運動就很明顯。

“尾閭中正”神貫頂,順利通三關“通三關”,人體內氣流轉,要經尾閭、夾脊、玉枕這三個部位不易透過的三道關口。    在尾閭中正神貫頂的規範下,氣往下沉,內氣沿任、督二脈自然流轉完成的。習練者用功日積月累,水到渠成,可使任、督二脈自然接通,接通全身才有舒服融和的感覺,但決不可強求,以免出偏差流弊。

以尾閭中正來打通“三關”,不僅對技擊觸覺、體內感覺以及反應靈敏有益。而且,同時對健身、養生、益壽延年有事半功倍的功效。

​​​

人體脊椎骨下端末梢亦稱“尾”,吐納、垂吊也需靠它

​​​

氣沉丹田是習練時的另一個要求,同時也是人體的生理機能得到充分改良之後的一種特徵。而人體生理機能的最重要支撐就是人體的脊柱。當人體脊柱舒展到最佳狀態的時候就跟貓科動物的脊柱一樣是耷拉著的。尤其象貓在蹲著的時候,背是圓的。不要以為這是駝背,其實這正是傳統武術中要求習練者所必須達到的含胸拔背。而溜肩圓背則是一種最佳狀態,它是先天功能在人體生理改造上的一個重要標誌。 在人體的所有關節當中尾閭這一節是最難開啟的,當尾閭被開啟之後其他關節均已被開啟。

在這種狀態下尾閭與兩​跨​在同一平面形成了一個三角形的萬向軸。各項力量都可以由此而轉換。所以在中國傳統內家功夫把兩跨與尾閭稱為一身之根節(打坐其實也是兩胯和尾閭形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並空出會陰穴)。

概括一下“尾閭中正”的好處

1、八面支撐和八面轉換; 2、全身勁力集中; 3、身如彈簧; 4、尾閭“基礎”的穩定,脊柱“高樓”才穩定; 5、內在氣機暢通,節節貫串的勁力大; 6、脊神經靈敏,神氣貫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