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冒死上朝罵皇帝沒有依法治國,嚇壞百官,結果卻旗開得勝

武則天時期,有個官員叫做徐有功,判案時,本著“力求寬仁,從不輕易動用刑訊,也不輕易判人笞杖刑”的原則,總是用仁義道德去教育引導案犯悔悟自新。在他的感化下,三年來竟沒有一次在審判時用了杖罰的,當地民風大改,到了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程度。當地百姓十分感動,稱徐有功為“徐無杖”。然而《新唐史》一書中對徐有功的評價非常高,有“雖千載未見其比”之讚譽,那麼對他怎麼會有如此高的評價呢?我認為這與下面的事情有關!

此人冒死上朝罵皇帝沒有依法治國,嚇壞百官,結果卻旗開得勝

武則天臨朝執政,自稱為“聖神皇帝”。可是,唐的不少舊臣徐敬業和李氏宗親貴族李衝等人卻不同意,紛紛起兵反對武則天。武則天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一面不斷派兵鎮壓,另外一面不斷任用酷吏,誣構大獄,誅殺唐的舊臣和宗室貴族。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武則天不拘一格,啟用了來俊臣、周興等一幫市井無賴,專門用來告密誣陷百官。

魏州貴鄉縣縣尉顏餘慶被人密告,說他曾與起兵被殺的李衝串通謀反。武則天得知後,便命酷吏來俊臣等人前去審理此案。來俊臣提審顏餘慶,想要強逼其認罪伏法,卻不料顏餘慶大喊冤枉。來俊臣全然不顧,下令嚴刑逼供。顏餘慶抵受不住,只得認了罪,寫了供狀。來俊臣拿過供狀一看,發現裡面內容構不成謀反之罪,於是又不擇手段地使用各種酷刑對顏餘慶再次進行逼供。就這樣,顏餘慶被屈打成招,不得不在供詞上寫下“與李衝通同謀反”的字樣。

來俊臣將此審判結果上奏給武則天。武則天看了“供詞”後,十分滿意,令他將此案轉交司刑寺正式判刑。

在以往,對於侍御史轉來的案件,司刑寺一般不加干涉,一律按侍御史定的罪直接判決的。當時接顏餘慶案的司刑丞是剛剛上任的徐有功。他仔細查閱了案卷,發現裡面雖然顏餘慶自己承認罪名,但是“與李衝通同謀反”的罪證卻是不足於是他暗中一查,便清楚了這裡面的是非曲直。

此人冒死上朝罵皇帝沒有依法治國,嚇壞百官,結果卻旗開得勝

其實徐有功與顏餘慶沒有半毛錢的關係,是維護法律公正、公平的內心驅動著徐有功去糾正已定的冤案,減輕顏餘慶的罪名。他仔細查閱了武則天發的《永昌赦令》,發現“魁首”和“支黨”的區別後,微微一笑,便有主意。於是,他在審判顏餘慶案件時.便援引了《永昌赦令》,判顏餘慶為李衝謀反案的“支黨”,流放三千里,保住了顏餘慶的性命。

沒想到這一判決,卻惹惱了來俊臣和其他幾位酷吏。他們直接上摺子給武則天,請求將顏餘慶按謀反魁首來處斬,家口籍沒。武則天看了摺子後,便准奏下敕了。

在古代,皇帝下敕判決自然是最高的判決,任何人都要遵旨照辦,不然腦袋是要搬家的。然而徐有功卻認為法是國家的生命,行動的準繩,任何人都不能凌駕在這上面,不然國家會亂了套,於是他決定向武則天強諫,誓死捍衛“依法治國"的理念。

第二天上朝時,徐有功第一個出班向武則天上奏,說:“顏餘慶一案還請陛下再加斟酌。陛下已釋出的《永昌赦令}中有李衝、李貞同惡,魁首並已伏誅之說,而且我仔細看過他的供狀詞,發現他與李衝是有一些關係,但只是一個漏網的支黨罷了。因此根據陛下的赦令,應當免他死罪,改判為流刑。不然的話,赦而復罪,即不如不赦,陛下該如何面對天下人呢?我聖朝決不能這般行事!

此人冒死上朝罵皇帝沒有依法治國,嚇壞百官,結果卻旗開得勝

一個從六品的小官“徐無杖”竟敢在朝堂上,當著百官的面,反駁武則天,而且還暗喻她不按《永昌赦令》辦事,出爾反爾,無法取信於民,這還了得。在朝的百官全都嚇傻了,連大氣都不敢出,個個暗中為徐有功捏了一把冷汗。

武則天聞言後,滿臉怒色,問道:“照你這麼說,那什麼樣才叫魁首呢?”

徐有功沉著地答道:“回陛下,魁是大帥,首是原謀。”

武則天瞪了他一眼,又問道:“那顏餘慶難道不是魁首嗎?”

徐有功毫不理會,又答道:“他若是魁首,早應在李衝被殺時就該伏法了,赦後才發覺,只能算支黨而矣。”

武則天大怒,嗓門也粗了,問道:“顏餘慶為李衝徵私債、買弓箭,還不算魁首,那到底是什麼?”

徐有功繼續據理力爭,答道:“徵債是事實,但買弓箭一事子無須有,與顏餘慶無關。”

武則天見這個六品小官卻不知好歹,大罵道:“二月徵債,八月通書,還難道不是同謀嗎?”

此人冒死上朝罵皇帝沒有依法治國,嚇壞百官,結果卻旗開得勝

徐有功心平氣和地解釋道:“所通書信未見查獲,只據口供而已,口供上也只是承認與李衝有禮節上寒暄。而且徵債、通書只能算是支黨行為,跟同謀魁首是劃不上等號的!”

這場激烈的朝堂辯駁,嚇傻了所有在場的文武大臣,正直的官員無不為徐有功的性命擔憂。然而徐有功卻本著“心正不怕天,有理說得過皇帝”的原則,神情自若,對答如流,沒有絲毫的膽怯和懼怕。

武則天雖然怒不可遏,但是她也漸漸覺得這個不識好歹的六品小官“徐無杖”身上所具有的勇氣和見識,朝中無人能比。其實武則天很有政治頭腦,也愛惜人才,於是對徐有功說:“顏餘慶是不是支黨,你去仔細查明,再來上奏。”

武則天叫徐有功再審顏餘慶是否支黨,其實是給自己找個臺階下來罷了,這也說明了徐有功的強諫成功。回朝後徐有功便再審顏餘慶,以“支黨”罪上奏武則天,最後獲得武則天的批准。

徐有功是個聰明人,其實他只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按武則天的意圖審判案件,那麼高官厚祿,指日可待。然而徐有功卻義無反顧地站在了維護法律公正公平這邊,冒著殺身之禍頂撞武則天和酷吏,制止冤假錯案的發生,令後世稱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