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五服不是親戚”,古人常說的五服,究竟是何意思?

“出了五服不是親戚”,古人常說的五服,究竟是何意思?

“堯遭洪水,懷山襄陵,天下分絕,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貢。——《漢書·地理志》”

關於五服,家裡有族譜的人應該都知道,沒有族譜的問問自己的上一輩他們也肯定知道五服。五服屬於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化,只不過在歷史的演變中漸漸地被淘汰。

從小的方面來講五服是從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親、自身五代,只要在這五服之內逢年過節都會相互上門祝福,都屬於親戚。

老人們都說出了五服就不親了,就要另立門戶。

“出了五服不是親戚”,古人常說的五服,究竟是何意思?

往大的方面講五服也是封建社會君臣關係的表示

,由近及遠分為甸服、侯服、綏服(一曰賓服)、要服、荒服,服就是服從、聽從天子,屬於一種劃分,也有一種祭祀叫做吉服,分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五等服式。最後,除了吉服外還有凶服,而凶服也叫喪服。

什麼是五服

在古代,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講,五服之內便是親,但五服說到底還是和喪服有關,因為以前每個姓氏都有族譜,人死後都要落葉歸根進祖墳。

這是一個家族的問題,而古代對於喪事是很看重的。

“出了五服不是親戚”,古人常說的五服,究竟是何意思?

從電視劇也可以看出不能進祖墳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而作為其根本的喪服也是很講究的,喪服不是像現在隨隨便便穿的,而是分為五種服飾,

子女穿什麼,配偶穿什麼,父母穿什麼,親戚穿什麼以及幫忙的鄰里鄰居穿什麼都有相應的規矩。

“出了五服不是親戚”,古人常說的五服,究竟是何意思?

喪服由重到輕分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

而這五種服飾是根據自身對死者關係的親疏遠近來劃分

,比如說斬衰就是一種很重要的喪服,是由臣為君、子為父、妻為夫、未嫁之女為父等,屬於死者的最為親密的人。

“出了五服不是親戚”,古人常說的五服,究竟是何意思?

斬衰這種服飾是用一種非常粗的麻布而製成,衣服是不縫邊的,

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悲痛心情

。而

齊衰與斬衰的不同之處就是一個是縫了邊的一個是不縫邊的,齊衰這樣的喪服只有亡者的隔輩直屬親戚才能穿著。

“出了五服不是親戚”,古人常說的五服,究竟是何意思?

古代是以男子為尊,所以五服普遍都是尊崇的父系。也就是大家講的本家,也叫宗親,而母親方面稱之為外親。這也就是為什麼母親那邊的我們都要稱為外祖父、外祖母。

如今我們過年走親戚的時候大家討論到誰都會說出沒出五服,看望那個親戚的時候先看看有沒有在五服之內,

五服之內便是親

,出了五服只不過都是同姓之親,像什麼婚喪嫁娶什麼的都不會參加。

“出了五服不是親戚”,古人常說的五服,究竟是何意思?

五服文化

而五服的文化不僅僅於此,

五服中講究的是“孝”和“禮”,是“三綱五常”的具體體現

。封建社會科技不發達,君管臣,臣管民,而民在五服中又形成一個又一個的圈。而核心“孝”和“禮”除了在律法上也在道德上規範了人們的行為,封建統治者根本的儒家思想正是和五服中的“孝”和“禮”不謀而合。

“出了五服不是親戚”,古人常說的五服,究竟是何意思?

五服的存在也是有嫡庶之分的,嫡為尊,庶次之。

封建社會時期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可以擁有一個正室還可以有很多的妾,這就需要分尊卑貴賤,在古代大戶人家的親屬關係算起來得有幾十到一百人,嫡庶之分也是為了有秩序有規律地管理家業,以此發展壯大到成為一個龐大的家族。

“出了五服不是親戚”,古人常說的五服,究竟是何意思?

但是當今社會很多人都接受不了五服裡的條條框框,隨著改革開放五服也開始漸漸地淡出人們的視野。因為五服不僅有儒家思想,也有嫡庶之分和尊卑貴賤之分,還有血親至上的原則,

而這些都是我們當今社會所不需要的

“出了五服不是親戚”,古人常說的五服,究竟是何意思?

現在很多地方的喪事都主張移風易俗,對喪服沒有那麼多的講究,披麻戴孝從以前的“五服”變成現在的“二服”,在很多地方五服也只是逢年過節時探望的親戚,因為出了五服大家基本就不相往來了。

五服中的君臣

同時五服不僅僅分家族的尊卑,像我們看到的電視劇中演繹的臣子和君上所穿的服飾也是不一樣的。

這裡的五服也是五種服飾,而這其中也包含著高低貴賤。

電視劇中很多人就是因為穿錯衣服而喪命,這在古代也確確實實是存在的,比如天子是龍袍,王爺是蟒袍,容不得絲毫的差錯。

“出了五服不是親戚”,古人常說的五服,究竟是何意思?

從最開始的西周時期,除王畿之外,由近到遠以五百里為距分為甸服、侯服、綏服,要服、荒服,層層遞進,而越是接近王朝中心就越是繁華,還有就是祭祀穿的吉服,分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五種服飾。還有一種稱之為凶服,也就是我們上邊說的喪服。

“出了五服不是親戚”,古人常說的五服,究竟是何意思?

不得不說古人在製造方面真的是很有智慧的,比如就說天子祭天時穿的吉服,做工就相當的複雜和講究,服飾的顏色、花色、繡工以及配飾都是具有一定意義的,

用現在的話來講那不是一件衣服而是一件藝術品

。除了天子的,依次往下諸侯,卿,大夫,士,服飾都不一樣,上面的花色一針一線都是有規矩的。

“出了五服不是親戚”,古人常說的五服,究竟是何意思?

而五服在這裡一定意義上體現的是一種權利和地位。

古代科技不發達,資訊傳送慢,人們大多是看衣服和配飾來了解這個人的身份地位,所以古人對於衣服的穿著是很講究的。

“出了五服不是親戚”,古人常說的五服,究竟是何意思?

而當今社會不管是國家首領還是各個地方的領導人都穿著國際上統一的服裝——西裝,當今社會是民主的社會,主張相信科學所以祭祀這樣的事情也就慢慢地淡出人們的視野。而人們對於服飾上雖仍有講究但已經沒有了等級和高低貴賤的劃分。

結語

“出了五服不是親戚”,古人常說的五服,究竟是何意思?

五服分為凶服和吉服,凶服也稱之為喪服更多地用於家族關係,而吉服則是君臣之義。但現在五服除了還在一些農村等地指父親這邊的五代內的直系親屬以外,基本已經消失在人們的視野和生活中,但是人活著就會有親戚就會有社會關係,所以祖先流傳下來的這些文化習俗一時間是不會消失的。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胖虎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