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圈流行一個說法:“高山雲霧出好茶”,我的建議是:別迷信!

作者:製茶人熊熊

咱們普洱茶圈有一群茶友特有意思,一聽說某某茶海拔2000米,大腿一拍:好茶!就它了,給我來兩件!一聽說某某茶產自某個雲山霧海,立馬上躥下跳:艾瑪~總算讓我找到你了……

我想說,這都是中了“概念茶”的毒!

普洱茶圈流行一個說法:“高山雲霧出好茶”,我的建議是:別迷信!

如果說海拔高就出好茶,君山銀針夠好了吧,海拔多少?90米!你敢說西湖龍井不好麼?海拔多少,幾十米到100多的樣子吧……。就算是普洱茶,昔歸忙麓山核心產區,茶質也算是一流高貨了吧,海拔多少?700多米!

那為什麼海拔700多米的昔歸忙麓山能生產頂級品質的普洱茶呢?我在最近幾年的實地調研中發現,這與忙麓山特殊的小環境有關!“名優茶所需要的三個地理條件”中,忙麓山佔到了兩個:一,臨水大山下部的小山;二,平緩坡地。

此外,去過忙麓山的朋友都知道,它就在滾滾奔流的瀾滄江邊,空氣溫度較大,光質以漫射光與散射光為主。整個古茶園裡伴生著許多高大的雜樹,這些雜樹為古茶園提供了足夠多的漏射光。

再加上優良的茶樹品種,如此一來,忙麓山在這樣得天獨厚的小環境中,想不出好茶,都太難了。

普洱茶圈流行一個說法:“高山雲霧出好茶”,我的建議是:別迷信!

如果說有云霧的地方就一定出好茶,那麼,你得看它是什麼樣的雲霧了。

在雲南茶葉產區,有一些像勐遮壩子那樣的四面環山的壩區,一到寒涼季節就會起霧,霧層厚度高達200米左右,陽光根本無法穿透這麼厚的霧層。每年春茶季節表現得最為明顯,山上茶葉開採已經半個月了,山下壩區的茶葉才剛剛開始採摘。如果有機會你去嚐嚐壩區的春茶,最好與山上的茶葉對比試試看,山上的茶葉品質完全可以甩壩區茶葉幾條街了。

怎麼樣,現在你還認為“高山雲霧出好茶”這句話絕對是真理嗎?

那麼,如何正確理解“高山雲霧出好茶”這句經驗之談呢?首先,我們一定要清楚,這句話裡的高山與雲霧,一定是有限定的。比如高山,海拔不能無限的高,中科院早前曾經對雲南茶區優質茶葉生長海拔有一個測定,發現絕大部分優質茶葉生長在中高海拔,也就是海拔1400米左右至1850米。

普洱茶圈流行一個說法:“高山雲霧出好茶”,我的建議是:別迷信!

我們來看看,曼松的海拔1400米;老班章海拔1700米左右;冰島老寨1600多米,易武麻黑不足1400米,薄荷塘下茶地1400米左右……怎麼樣,是不是很有意思!

滑竹樑子壩檬古茶園海拔最高處已經超高了2000米!老實說我做了幾年,品質雖然也很不錯,但總有那麼一絲絲小遺憾,不過按照差不多平均2000左右一公斤的古樹茶的標準來說,也還是算不錯了。還有一點,那就是極好的森林環境,為這裡的茶葉品質起到了較好的增益作用。

如果你第一次看到滑竹樑子壩檬一些碩大的古茶樹時,你有可能就不淡定了:這麼大的樹,做出來的茶葉怎麼也得幾千上萬一公斤了吧。其實真的不用那麼多錢。即使是特大古樹單株,今年春茶的製作成本也才3500元一公斤。我給大放一張我當在古茶園裡一棵大茶樹下拍的圖片,給大家看看壩檬這片茶的古茶樹有多大。

普洱茶圈流行一個說法:“高山雲霧出好茶”,我的建議是:別迷信!

我們必須清楚一個科學原理,那就是,高海拔太陽的短波光比較豐富,有利於茶樹的氮代謝,有利於茶葉含氮物質的積累,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高海拔的茶葉香氣更好,但多酚類物質偏少,也就是苦澀偏弱。而低海拔太陽的長波光就比較豐富,有利於茶樹的碳代謝,有利於茶葉多酚類物質積累,茶湯滋味濃強高(苦澀重),協調性偏弱,香氣也弱。因此,最有利於普洱茶品質提升的海拔,還是中高海拔,但高是有限度的,最好不要去2000米以上的極限海拔中尋求普洱茶原料。

說了海拔,我們再來看看霧吧。當然,適當的雲霧對茶質的提升的確是有很大的增益作用的,像我們在春天的時候看到的那輕薄飄移的茶山霧,它們會改變太陽光質,變茶樹不喜歡的直射光為茶樹喜歡的漫射光與散射光,大大提升茶葉的品質。

而,那種四面環山的壩區的秋冬霧海,就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