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千年五次遷徙的客家人,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在中國南方,有大量的客家人聚居。其中,以兩廣、福建和江西省最多。客家人是一種稱謂,很多人都知道客家人,但並不知道客家人是如何來的,客家人是不是少數民族。

何為客家?

客家是唯一一個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是世界上分佈範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客”這個字,在漢語中最早是對來訪者的敬稱,後來也用於稱呼旅居他鄉之人,比如“獨在異鄉為異客”。客家這一稱謂源於東晉南北朝時期的給客制度及唐宋時期的客戶制度 。移民入籍者皆編入客籍,而客籍人遂稱為客家人。

歷經千年五次遷徙的客家人,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客家民系

“客”從何來?

據歷史考證,客家人是古代中原南遷的漢族民系,先後有五次大規模的南遷,從中原到兩廣、福建、四川、臺灣等地,甚至遠渡南洋,客家人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遷徙史。清代詩人黃遵憲,同時也是嘉應州漢族客家人,他在自敘詩《己亥雜詩》中寫道:“蓽路挑弧展轉遷,南來遠過一千年。方言足證中原韻,禮俗猶留三代前。”很好的概括了客家人的發展史。

歷經千年五次遷徙的客家人,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客家五次大遷徙

客家話=古漢語?

客家祖居的老地方在北方,雖南遷千百年,但風習、語言仍是中原風韻。客家語是中原古漢語的“活化石”,是客家民系共同使用的語言,又稱“唐音”、“客方言”、“客話”或“客家話”。

客家人的祖先都是以成批家族的形式南遷的,並非原子化的個人遷徙,非常注重繼承家族傳統文化。正是這個崇祖重家的傳統,客家人世世代代以口口相傳的形式將客家話流傳至今。“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寧賣祖宗坑,不忘祖宗聲。”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而受時代發展、對外交流多等影響,現在通行的客家話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與古代的語音、詞彙、句法等相差較大。

歷經千年五次遷徙的客家人,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客家話:我

亻厓,意思是“我”,客家人念做“ngai”,但它在字典裡是不存在的。

這是客家人獨創的文字。從字面上看,走到了懸崖邊上,再無路可走的人,就是客家人。

當年他們為了躲避戰亂而告別故土,從黃河與洛水之畔,舉家南遷。走到淮河時,停下來看看,走到長江時,又停了下來,可那個時代的戰火似乎永無止境,裹挾著他們一直南下。越往南,離家越遠,腳步越重,但客家人始終抱著一個執念,那就是一定要找到一個可以安身立命之地。

他們不屈不撓地翻越一座座山嶺,最終走到了廣東和福建。在看到大海的那一刻,便明白這已是天涯海角,需要停下來了。“亻厓”字可以說是客家先人的一個南遷歷程的一個縮影。

經歷了種種困難的客家人並沒有就此開啟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新生活,因為海邊的沖積平原早已被先來的移民所佔據,他們只能選擇人煙稀少的群山,依山而居傍水而棲。這些地方道路險阻,舟車不通,極少受到外界的干擾,他們原有的語言、風俗和文化便很容易保留下來,並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慢慢演變。

歷經千年五次遷徙的客家人,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依山而居的客家人

客家民居。

客家民居因地形、地勢的不同以及不同的地區,不同歷史時期,呈現多姿多彩的形式:其外型有圓形的、方形的、半月型的、橢圓型的、四角型的、八角型的等建築形式。如今主要分為客家圍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樓三大類。

2016年上映的《大魚海棠》被人們稱為國漫之光,講述了掌管海棠花生長的少女椿為報恩而努力復活人類男孩“鯤”的靈魂,在本是天神的湫幫助下與彼此糾纏的命運鬥爭的故事。其中椿的家中場景令人印象深刻,取景地正是位於福建省龍巖市的客家永定土樓。

歷經千年五次遷徙的客家人,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電影《大魚海棠》中的客家土樓

歷經千年五次遷徙的客家人,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電影《大魚海棠》

多環同心圓其樓外高內低,樓內有樓,環環相套。然後沿圓形外牆用木板分隔成眾多的房間,其內側為走廊。屋頂用木板和瓦組成。土牆厚度大,隔熱保溫,冬暖夏涼。除具有防震、防火、防盜以及通風采光好等特點,還具有防衛禦敵的奇特作用。

土樓在各種功能上的特色成為建築史上的一塊瑰寶。2008年7月以永定客家土樓為主體的福建土樓,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歷經千年五次遷徙的客家人,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永定土樓

土樓屬於集體性建築,從歷史學及建築學的研究來看,土樓的建築方式是出於考慮族群安全而採取的一種自衛式的居住樣式。在外有倭寇入侵,內有年年內戰的情勢之下,舉族遷移的客家人不遠千里來到他鄉,選擇了這種既有利於家族團聚,又能防禦山間野獸及強盜的建築方式。

歷經千年五次遷徙的客家人,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塔下村

塔下村是典型的客家聚居地,構築於“兩山夾水、鐵扇關門”的山川中,形似太極狀,村落格局儲存完整,是客家血緣倫理關係和聚族而居傳統文化的見證。

歷經千年五次遷徙的客家人,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塔下村

客家食俗。

客家菜,又稱東江菜,為廣東三大菜系之一。其特點是油重、味鹹,講究酥軟香濃,樸實大方,有著濃郁的鄉土特色。客家菜如同客家語一樣古老,是中華飲食文化重要組成部分。

受地理條件和產物的限制,客家人可選擇的食材種類較少,多為家禽和山間野味,海產品甚少。但這可難不倒勤勞、聰慧的客家人,在吃這件事情上,他們給自己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鹽焗雞、客家釀豆腐、客家盆菜、豬肚雞、釀苦瓜、梅菜扣肉、三杯鴨、等名菜都出自客家人之手,客家菜的口感偏重“肥、鹹、熟”,在粵菜或閩菜系中獨樹一幟。“無雞不清,無肉不鮮,無鴨不香,無肘不濃”的說法,正是說的客家菜。

歷經千年五次遷徙的客家人,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鹽焗雞

歷經千年五次遷徙的客家人,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三杯鴨

歷經千年五次遷徙的客家人,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梅菜扣肉

歷經千年五次遷徙的客家人,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豬肚雞

釀菜是在一種原料中夾進、塞進、塗上、包進另一種或幾種其他原料,然後加熱成菜的方法。

當年客家人南遷後,因氣候不適合大面積種植小麥,導致產量低,缺少麵粉。思念家鄉美食的他們就地取材,用不同的原料、蔬菜等代替餃子皮包裹餡料。

正是因為這個就地取材,有什麼就釀什麼,沒什麼選擇餘地反而造就了釀菜的多樣化,釀豆腐、辣椒、茄子、苦瓜、腐竹、雞蛋、芋頭、青蒜……形成了無菜不能釀的客家釀菜飲食文化。而釀豆腐、釀茄子、釀苦瓜是其中的佼佼者,更被稱為“煎釀三寶”。很多菜館為迎合客人不同口味,通常不只上一道釀菜,而是端上一個“煎釀三寶”拼盤。

歷經千年五次遷徙的客家人,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客家煎釀三寶

客家菜餚風味的形成跟客家民系的形成是分不開的 ,客家菜傳承了中原飲食文化,客家人南遷後融合當地新的食材和習慣形成自己的獨特風味。客家飲食文化根在中原,是對中原飲食文化的傳承、創新和發展。

客家娘酒。

在客家人的家中,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有一罈自家釀的酒-客家娘酒。在客家地方也叫老酒、黃酒,據說已有五千年的歷史,與江南的糯米水酒異曲同工,但卻有著絕然不同的獨特底蘊,是客家人公認的母親酒。一般都是由婦女們製作的,女性們一代傳承一代,將客家黃酒的製作方式流傳到現代,家裡人從小就喝母親釀造的酒,所以就有了“娘酒”的稱號。逢年過節,婦女們都會在自家的灶頭和院子裡做客家娘酒。

歷經千年五次遷徙的客家人,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客家婦女在釀酒

客家人喜愛喝酒但更好客,石壁人用錫制酒壺盛酒,一壺有三斤上下,一般人只有喝一斤左右,此酒香醇、可口,喝下去一定量時,醉意略微,臉部冒光,五臟六腑似溫開水沐過,暖洋洋、熱煦煦的.悵然若失然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悠閒。

歷經千年五次遷徙的客家人,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火炙娘酒

客家人勤儉、思辨、尊文重教,宗鄉愛國,客家精神來自中華五千年曆史文化的積澱,來自輾轉遷徙的磨鍊,來自偏僻山區惡劣環境的鍛冶,來自祖祖輩輩的言傳身教。客家精神是一種和諧的精神,催人奮進的精神,她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優秀兒女。

歷經千年,五次遷徙,縱使身在他鄉,也從未忘本,在逆境中開闢出屬於自己的發展之路,這便是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