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訶德為什麼憎恨“摩爾人”

《堂吉訶德》下第二十六章故事梗概:堂吉訶德在客店裡看木偶戲,卻進入了角色,覺得該對戲中逃亡的情人出一把力,於是跳到戲臺旁邊,向戲中的那些摩爾人揮劍亂砍,沒一會功夫,戲臺被打塌了,道具和木偶被打得七零八落。堂吉訶德自以為幹了鋤強扶弱的偉業,但並沒有一走了之,最後透過協商賠償了耍猴人的損失,平息了這場風波。

堂吉訶德為什麼憎恨“摩爾人”

《堂吉訶德》下第二十六章解讀

客棧裡搭起來一個戲臺,木偶戲演出開始了。由一個小男孩解說木偶表演的故事。正當

小男孩解說的時候,堂吉訶德突然跳到木偶戲臺的旁邊,揮舞他的劍,朝木偶摩爾人砍去,直到他把整個戲臺推倒在地上為止。佩德羅眼見損失慘重,傷心極了,但是桑丘向堂吉訶德提出,應該賠償佩德羅的損失。“我現在真的相信了,”堂吉訶德說道,“我的想法是正確的,過去是正確的,歷來都是正確的,那些迫害我的魔法師們就是把這樣的一些人像放到我的眼前,然後隨心所欲地將他們變形,變過來變過去。先生們,我可以非常認真地告訴你們,這裡所發生的一切,在我看來都是千真萬確的,梅麗桑德拉、堂蓋非洛斯、馬西里奧以及查理大帝是他們各自實實在在的自身。這就是我為什麼生這麼大氣的緣故。

堂吉訶德為什麼憎恨“摩爾人”

堂吉訶德為什麼那麼憎恨“摩爾人”呢?即使是木偶他也不放過消滅他們的機會。而且

從頭到尾,在小說《堂吉訶德》中都反覆地出現“摩爾人”。其實摩爾人是中世紀時西歐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對北非穆斯林的貶稱。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以後,由他統治的阿拉伯人在征服了北非的柏柏爾人並使其皈依伊斯蘭教後發動對西班牙的擴張運動。因此,摩爾人實際上是柏柏爾人、阿拉伯人和黑人混合的後裔。但無論是當時的阿拉伯人、柏柏爾人或摩爾人,隨著阿拉伯人的不斷擴張,都已先後歸入了阿拉伯民族構成中的某個分支或部落,如今現在的北非地區已盡屬阿拉伯國家的範圍,那裡的人民又普遍信奉伊斯蘭教,因此可以看出,小說《堂吉訶德》中所指的“摩爾人”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阿拉伯人。

堂吉訶德為什麼憎恨“摩爾人”

對於西班牙人來說,摩爾人幾百年的統治是一種無法忘卻的文化記憶,而堂吉訶德的每一次冒險差不多都與征討摩爾人有著不解之緣。大戰風車之後堂吉訶德折斷了長槍,心上老大不痛快,但他轉念一想,又對桑丘說,“我記得在書上讀到一位西班牙騎士名叫狄艾果貝瑞斯臺巴爾咖斯他一次打仗把劍折斷了,就從橡樹上劈下一根粗壯的樹枝,憑那根樹枝那一天干下許多了不起的事,打跑了不知多少摩爾人”。由於堂吉訶德時時沉溺於大敗摩爾人的虛擬歷史之中,所以曠野裡兩大群羊掀起的灰塵引起了堂吉訶德的無窮遐想。驅使他拍馬衝上前去與那些“東方異類”殊死戰鬥。就這樣堂吉訶德為摩爾人大發其狂的描寫在小說中構成了一種經典的敘事。

堂吉訶德為什麼憎恨“摩爾人”

在堂吉訶德的心中,摩爾人是邪惡的化身,在他的冒險歷程中是一個處處製造麻煩的可怕因素。因此,堂吉訶德有時遇到困難時,總會將麻煩歸結於魔法附體的摩爾人。摩爾人的兇惡可怕,狡詐奸猾,小說中也有大量描寫。從此方面可以發現,摩爾人的不忠誠,不可靠,兇惡無比,善於欺騙等特徵在西班牙人的眼中是一個極為劣等的形象。然而縱觀歷史,這種形象卻有理可循。由於摩爾人曾經入侵過西班牙,加之此後西班牙人發動長達7個多世紀的收復失地運動,是基督教騎士與伊斯蘭教摩爾人之間的漫長戰爭,因此,西班牙人對於摩爾人的仇恨是不言而喻的。也因此,作者塞萬提斯作為一個愛國主義者,其思想觀念體現在了堂吉訶德身上,這也就是為什麼堂吉訶德憎恨摩爾人的原因。

堂吉訶德為什麼憎恨“摩爾人”

通常人們把本章理解為堂吉訶德看戲發了瘋,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但筆者在前文就已經給堂吉訶德下過定義,認為堂吉訶德是客棧裡唯一清醒的人。他一直冷眼旁觀著耍猴人的舉止行為,當他在心中確定了那個耍猴人是與魔鬼簽訂了契約,把自己的靈魂賣給了魔鬼的人,絕對不是什麼好人。這使我想起了歌德的“浮士德”。

魔鬼引誘浮士德與他簽署了一份協議:魔鬼將滿足浮士德生前的所有要求,但是將在浮士德死後拿走他的靈魂作為交換。但最終

歌德讓天使用愛火把魔鬼打敗,上天將浮士德解救,最終結束全篇。本章故事中是沒有天使的,但是塞萬提斯讓堂吉訶德充當了天使的職責。他要把這個人和客棧裡的其他人從“魔鬼”那裡解救出來。

堂吉訶德為什麼憎恨“摩爾人”

我們看到了堂吉訶德砸了耍猴人的戲臺,想讓所有人在幻覺清醒過來。那些記載著騎士的文學和滑稽的戲劇,在塞萬提斯眼裡如同魔鬼,是他致力於掃清的東西。然而作者塞萬提斯深切的意識到,即使讓堂吉訶德出面砸了戲臺,那些沉迷在幻覺中的人們也不會馬上醒來。即使他掃清了騎士小說,人們依然願意換種方式享受心理和生理上的快感,誰會顧忌是好,還是壞的東西。千年黑暗過後,人們盡情的釋放著自由。整個西班牙乃至於整個歐洲到處充斥著個人至上的享樂主義。神雖然不再成為人們思想的枷鎖,人們從宗教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然而又心甘情願地走進了另一個牢籠之中。塞萬提斯是清醒的,堂吉訶德是清醒的,但在時代的大潮之下,顯然他們的清醒是他人眼中的“異類”。如此,我們看到了堂吉訶德為此不惜以一人之力企圖力挽狂瀾,他就像是孤獨的勇士,向世上的“魔鬼”發出了挑戰。

堂吉訶德為什麼憎恨“摩爾人”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伊閱君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