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山水畫大家方濟眾談中國書畫淵源

在中國文化中,書與畫淵源不可謂不深,但他們共同具有的更深的根源則在於自然萬事萬物。《道德經》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畫取於自然萬物自不必說,遠古時代倉頡造字,依類象形,以及東晉衛夫人曾演“筆陣圖”,形象地描述了書法筆畫所象之形和所取之勢,都是有關漢字及書法取自於自然萬事萬物的證明。

田園山水畫大家方濟眾談中國書畫淵源

但在書與畫之間,蘇軾、趙孟等人又明確提出將書法用於畫法的主張,其後深得推崇和貫徹,成為文人畫的一條準則。這相對於歷史上,但更多是當代的一些書畫家所提出的“以畫為書”或者“以畫入書”的主張和實踐。

田園山水畫大家方濟眾談中國書畫淵源

方濟眾是“長安畫派”的代表畫家之一,長期從事中國山水畫、花鳥畫、及書法的創作,在傳統中國畫向新中國畫轉型時期做出了重大貢獻,終生致力於傳統與創新的創研之中。他曾說:“書法家不一定要畫畫,而畫家必須寫字(能書),要能放能收,一味放的結果就是野。書法則處處有放有收,講究中鋒的變化,處處意在筆先,筆放法嚴刷、描、塗、抹都不行,就是要強調“寫”字。“寫”是有音樂感的,是種運動狀態下旋律感的表現。這裡,方濟眾又以自己的智聖慧,避免了對繪畫用筆的認識走龍向一種極端。

田園山水畫大家方濟眾談中國書畫淵源

由此看來,方濟眾仍然屬於靠近文人畫的一類。他主張繪畫用筆必須要順著形象獨特的運動感來予以相應表現的同時,又強調了“寫”法,恰恰可以防止一味地順著形象獨特的運動感可能帶來的用筆的“野”。所以,他主張繪畫的用靠近文人畫的一類。就是用筆要能放能收,反對一味放不知收的“野”,贊同中鋒用筆,反對“刷、描、塗、抹”等非“寫”法者。

田園山水畫大家方濟眾談中國書畫淵源

並且,方濟眾在“寫”法之中,體悟到了所包含的“音樂感”,即一種“運動狀態下的旋律感”,而這恰與他主張用筆過程中要表現描繪物件“獨特的運動感”的要求是相一致的。方濟眾重視以書法用筆入畫,他在自已的創作中也是這樣實踐的。

田園山水畫大家方濟眾談中國書畫淵源

繪畫之餘,方濟眾也有一些獨立的書法創作,他書法以行書見長,其作章法謹嚴,運筆蒼勁有力,墨色枯潤相濟,清朗利落,自具面貌。而且據專家評價,他的書法在現代畫家裡面也屬佼佼者。

田園山水畫大家方濟眾談中國書畫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