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就是太監?其實不然,看下宦官的歷史就知道了

程元振是太監嗎

一說起中國古代的專制制度,首先映入頭腦的是皇權專制,皇帝一人大權獨攬,之下率領著文武百官共同管理龐大的國家機器。其實不然,中國自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制度以來,最高中樞的權力分配便一直在發生著變化。在這個權力場的中心,除了皇帝與最高階的大臣外,還有一個獨特的利益團體,它就是宦官集團。宦官對於中國古代政治的影響是極其巨大而且持久的,但卻常常被人忽視,甚至一昧地認為宦官干政就是政治黑暗的表現。本文將以歷史上宦官干政最嚴重的東漢、晚唐、明朝三個朝代為切入點,試圖探尋宦官制度的發展脈絡。

宦官就是太監?其實不然,看下宦官的歷史就知道了

一、夏商到東漢:宦官制度的產生到基本定型

現在很多人受影視作品的影響,認為宦官就是閹人,這種觀點是不全面的。閹人的出現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商朝,似乎自早期國家誕生之際就存在了。閹人的出現是權力集中的一個表現,因為透過人為消除男性的某些功能後,便可以更好地獲得異性的交配權,在這一點之上人類與其他動物有著很高的相似之處。在秦朝和西漢時期,宦官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正常男性,是負責服侍宮廷起居的官員,到東漢時期才專用閹人,

我們首先先來了解一下這些宦官的來源。其實,他們的來源主要有三:一種是自幼便被閹割進獻給皇上,以求討好;第二種是源於作戰中的俘虜;第三種是受宮刑後而變為宦官,比如大眾熟知的司馬遷,就是因為無錢鬻爵免死,而被處以了宮刑。這些人進入皇宮以後,主要伺候皇帝即其他皇室的日常起居,相對而言地位比較低下,那這樣一個身份是怎樣干擾國家權力執行的呢?以西漢為例,在這一時期外朝的勢力逐漸龐大起來。所謂的外朝,即以丞相為首的政府機構,他們實力的擴大無疑對皇權產生了威脅。於是漢武帝時期,任用親信組成“中朝”,與“外朝”相對應抗衡。既然任用親信的話,對皇帝而言,恐怕沒有人比宦官更親了,於是有些宦官經常穿梭於宮內宮外,充當皇帝耳目。

宦官就是太監?其實不然,看下宦官的歷史就知道了

宦官干政真正成為制度的話,還要追溯到東漢時期。這個時期中朝機構“尚書檯”的權利以及非常大,儼然成了獨立於外朝的一個正式機構,加之深受皇帝的信任,還時常與外朝官員產生衝突。而且在經歷外戚王莽篡位後,整個皇宮對除了皇帝以外的男人都心存忌憚,在中朝官員任命上也一律採用閹人,也正式從這一時期開始,宦官開始與閹人混為一談,兩者之間逐漸畫了等號。

那東漢時期宦官制度是如何形成火候,甚至長期得以把持朝政呢?原來自東漢章帝去世以後,漢朝的皇帝大多年幼,比如漢和帝十歲登基,漢殤帝剛滿月就登基,安帝十三歲,順帝十二歲。這些年幼皇帝登上皇位後,無力管理朝政,於是只得依賴太后輔政,如此一來,權力逐漸被太后一支的外戚所掌控。等皇帝逐漸長大後,他們意識到了這本該屬於自己的權力,他便會想法設法的奪回權力。那滿朝都是外戚的耳目,依靠誰呢?

宦官就是太監?其實不然,看下宦官的歷史就知道了

皇帝把希望寄託於常年服侍自己的宦官身上,在依靠宦官消滅外戚勢力後,由於皇帝的極度信任,權力又被宦官所掌控。不知是否是基因問題,東漢後期的皇帝普遍短命,在他們英年早逝後,幼主繼位,王朝再次陷入了外戚宦官交替專權的惡性迴圈中。舉個例子,漢桓帝時期,外戚梁冀把持朝政,在皇帝長大後,重用唐衡、單超、徐璜等五個宦官,起名消滅了梁冀。為報答五人,在一天之內把他們封為食邑萬戶的諸侯,此後五人作威作福把持朝政,史稱“五侯專權”。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東漢時期的宦官有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不斷在與外戚的交鋒中攝取自己的權力,他們依靠皇帝依賴皇帝,為後代宦官專權提供了一個基本的模式,因此我們說宦官制度在東漢時期基本定型。

二、中晚唐:體制內的畸變——宦官掌兵

如果說東漢時期的宦官權力膨脹是為了對抗外戚的話,那中晚唐的宦官則是為對付節度使而設定。

在安史之亂爆發後,玄宗出逃。太子李亨負責在後安撫百姓,這個時候宦官李輔國多次勸太子登位。公元765年,李亨繼位,追遠在成都的李隆基為太上皇,並重用李輔國,對其委任兵權,自此唐朝的宦官干政拉開了帷幕。

這一時期的李輔國在擁立肅宗即位後,深受皇帝信任,甚至一度進入最高權力中樞,官至太子詹事,兵部尚書。鼎盛時期的李輔國甚至對後來的代宗皇帝說:“大家但內裡坐,外事聽老奴處置。”跟李輔國同一時期的魚朝恩更是說:“天下事沒有不聽我的!”唐朝宦官把握軍權由此拉開了序幕。

宦官就是太監?其實不然,看下宦官的歷史就知道了

在安史之亂以後,叛亂的節度使雖然被鎮壓, 但環顧國內已是藩鎮林立的局面。各地的藩鎮手握重兵,中央對其自然是不放心,於是這一時期設立了監軍制度。所謂的監軍,就是派皇帝最為信任的宦官對節度使進行監視,雖然對外聲稱是為節度使解決困難,方便節度使與中央之間的聯絡,但雙方都心知肚明,這實則是對軍事將領進行監督。所以說唐朝時期宦官專權的突出特點就是宦官對於軍權的把控,上到中央禁軍,下到地方,只要是有兵馬的地方都有監軍的身影,這也成了宦官團體攝取權力的資本。這一時期的大宦官除了剛剛提到的李輔國外,還有程元振、俱文珍、王守澄、仇士良等,他們無不權勢滔天。

唐朝時期的宦官權力上漲,自然與外朝產生了衝突。比如德宗年間的俱文珍,官至宣武軍節度使監軍,身邊依附了很多宦官。至德宗長子李誦即位後,是為順宗,改年號為貞元,任用一批反對宦官的知識分子進行改革,其中以王叔文為代表,還有劉禹錫、柳宗元等人。這些人大多庶族出身,對朝堂上宦官專權的現象早有不滿,頒佈了一系列限制宦官權力的措施,比如禁止宦官勒索百姓、停止宮市等,史稱為“永貞革新”。但這些措施遭到俱文珍為首宦官集團的抵制,對其多方掣肘,剝奪了王叔文翰林學士的職位,動用禁軍防止被奪權。後來甚至到金鑾殿聯合上書,使得順宗皇帝禪讓給憲宗李純。不久後,主張變法的改革派被逐步罷免流放,史稱“二王八司馬”事件。這次事件是宦官集團與文官集團的一次正面交鋒,此後,永貞革新這次挽救唐王朝的機會也破滅了。

宦官就是太監?其實不然,看下宦官的歷史就知道了

三、明朝:絕對皇權下的宦官專權

明朝時期的專制皇權達到一個高峰,在明朝皇權高度集中的權力漩渦中,存在一個特別的現象,皇帝把權力放在一邊,國家大權落在政府機構內閣與宦官機構司禮監手中。所謂的司禮監,起初只是負責宮廷禮儀的一個宦官機構,司禮監下設一個秉筆太監,平時的職責是伺候皇上起居,但發展到後期,卻成為炙手可熱的差事。眾所周知,明朝盛產奇葩皇帝:有的沉迷木工,有的沉迷打仗,有的沉迷修道。皇帝惰於朝政的時候,自然把權力又給了身邊的宦官。他們受皇帝的委託,可以硃筆代為批改奏章,再後來更是隨意添改。由於他們是受皇帝的委託,手中握有皇帝的玉璽,所以但凡司禮監批過的奏章,即預設為是皇帝特許的。明朝的皇帝正是利用宦官的存在,來對抗政府機構——內閣,由於明朝不設丞相,宦官專權也成為彌補權力缺口的工具。

宦官就是太監?其實不然,看下宦官的歷史就知道了

宦官制度作為一項貫穿中國上千年的制度,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這是封建制度的畸形產物而一棍打死。要知道,一項制度延續多年,必然有其合法性,而宦官制度就是皇權日益專制下的衍生物。它伴隨皇權制度產生,也跟隨其滅亡。

參考文獻:

《中國政治制度史》

《舊唐書》

《唐宦官集團與大中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