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解決複雜人際關係的核心,就一點

《資治通鑑》第四十四卷,漢紀三十六

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辛亥,公元51年)

【原文】

北匈奴遣使詣武威求和親,帝召公卿廷議,不決;皇太子言曰:“南單于新附,北虜懼於見伐,故傾耳而聽,爭欲歸義耳。今未能出兵而反交通北虜,臣恐南單于將有二心,北虜降者且不復來。”帝然之,告武威太守勿受其使。

【譯文】

北匈奴派使者到武威郡請求和親。光武帝召集公卿在朝堂商議,決定不下。皇太子說道:“南單于新近歸附,北匈奴害怕遭到討伐,所以傾耳聽命,爭著要歸順漢朝。如今我們沒能為南匈奴出兵,卻反與北匈奴交往,我擔心南匈奴將生二心,而想要投降的北匈奴也不會再來了。”光武帝贊同這一見解,告知武威太守不要接待北匈奴使者。

【解析】

照例先說背景。

彼時,匈奴分為南北,彼此之間偶有交戰。

北匈奴和東漢朝廷關係不好,而南匈奴則在自身勢弱的時候庇護於東漢朝廷。

從東漢朝廷角度來說,匈奴是大患,想要一勞永逸解決是不可能的。

唯一的辦法就是將匈奴弄得分裂,讓其自己內部不斷廝殺,並永遠無法統一。

這樣東漢朝廷在其中的操作空間就能拉小打大,維持北方的勢力平衡,確保自身邊境安全。

南匈奴就好比是東漢朝廷的一條狗,準備用來鉗制北匈奴的。

北匈奴也看出如此,現在北匈奴勢大,南匈奴弱,但有了東漢朝廷撐腰,南匈奴打過北匈奴很簡單。

為了抵消東漢朝廷對南匈奴的加成作用,北匈奴希望與東漢朝廷和親。

這就是材料大體背景。

在面對北匈奴的請求,劉秀讓群臣討論,不過並沒有討論出個什麼結果。

材料中沒有詳細說,可以猜測,北匈奴在和親請求中肯定也有很多其他內容,大體討論也是這些,因此有分歧。

一個問題老是爭來爭去,矛盾點就在於出發點立場不同。

但反過來,如果能夠把目標、立場、訴求給確定達成共識,再來看問題,分歧矛盾也就能小了,也是為什麼做事之前先要統一思想。

此時的東漢朝廷對匈奴的最終目的,即是北方邊境安定,只要能夠達到這個目的都行。

因此單純從策略上來說,無非是這麼幾種。

其一,傾全國之力,把匈奴無論南北滅了。

其二,開展和親,發展友好睦鄰關係,無論南北。

其三,讓匈奴無法南下。

第一種和第二種經過歷史驗證,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幾乎不可能。

而第三種,則在漢宣帝之後有所成效。

而圍繞第三種,無非是基於現在匈奴分裂的狀態,讓其不斷內鬥無法統一。

因此,以南匈奴作為屏障,讓南匈奴持續和北匈奴內鬥就是相對最好的策略,也能夠起到花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

其中的關鍵在於,必須讓南匈奴深刻與東漢朝廷繫結,這樣他才必須和北匈奴幹,而且還沒有退路。

基於這點再看太子的話。

南單于新附,北虜懼於見伐,故傾耳而聽,爭欲歸義耳。今未能出兵而反交通北虜,臣恐南單于將有二心,北虜降者且不復來。”

南匈奴歸附已經是事實,但並沒有和東漢朝廷形成深刻繫結,南北匈奴還沒有拼死內鬥。

如果東漢朝廷與北匈奴和親,亦或者達成諒解,則意味著在未來的南北匈奴內鬥中,東漢朝廷極有可能站到中立的一方。

況且,南匈奴是背靠東漢朝廷對北匈奴作戰,一旦東漢朝廷與北匈奴真的達成諒解,就算是真的中立,但在南北匈奴內鬥的時候,南匈奴都要提防者東漢朝廷背後來一刀,這就是猜忌。

所以,如果東漢朝廷和北匈奴和親達成諒解,那麼南匈奴處境極其尷尬,不但懷疑東漢朝廷的動機,還極有可能主動與北匈奴溝通尋求停戰甚至融合。

草原民族分裂才對中原王朝有利,而南北匈奴一旦停戰或關係有所緩和,這對東漢朝廷都是極其不利的。

所以,不接受北匈奴的使者,乃至於其他訴求,其目的表面上看是穩住南匈奴,實際上是基於東漢朝廷北方戰略而服務的一環。

【閒扯】

看上面材料,其實就是東漢朝廷在,南北匈奴中三方關係中如何確保自己的利益。

而對應到現實,其實就是在多方的人際關係中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人際關係為什麼難搞?

很大程度就是在多方的角度,你很難去平衡所有人,必須要取捨。

就好比說,你在一個單位,你和A關係好,A和B關係差,你和B有沒有矛盾。

但B因為你和A關係好,對你也有所不滿。

這種關係的紛亂在人際關係中是常態,尤其在一個利益鬥爭更為激烈的環境,這種紛亂更甚。

其實對這種東西,個人覺得平常心即可。

關注點不在與別人的人際關係如何,而在於如何以自身為撬點實現人際關係正向發展。

俗話或打鐵還需自身硬,又有俗話說,你若盛開蝶自來。

歸根結底都是自己的問題。

你強大,各個都想巴結你,反而要考慮你的感受。

你弱小,那只有你巴結人的份,至於你的感受,別人還真不在乎。

人就是這麼操性,與其糾結別人,不如多關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