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王子金日磾:如何從大漢俘虜,逆襲成漢武帝的託孤大臣?

公元前91年,匈奴王子金日磾發現有人要刺殺漢武帝,立刻悄悄躲在門後。刺客剛一進門,他就一個箭步竄出來,一把抱住刺客,並大聲呼喊:“來人啊!有刺客!”

這位匈奴王子,就是休屠王的兒子金日磾(mì dī)。

匈奴王子金日磾:如何從大漢俘虜,逆襲成漢武帝的託孤大臣?

匈奴和大漢可是世仇,堂堂匈奴王子,為什麼救漢武帝呢?事情還得從30年前霍去病的那場遠征說起。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領1萬騎兵越過焉支山1千多里,大敗匈奴,不但抓了渾邪王子,還繳獲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

渾邪王和休屠王,兩人作戰失利,損失了數萬人馬,匈奴單于大怒,準備將他倆殺頭治罪。

渾邪王聽說之後,非常害怕,便說服了休屠王,一起投降漢朝。可沒想到,休屠王半路卻變了卦,渾邪王於是一不做二不休,殺了休屠王。

而這時休屠王的兒子金日磾年僅14歲,他覺得留在匈奴也是死,投降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便帶著母親和弟弟投降了漢朝。

金日磾入漢之後,被安排在皇宮的黃門署養馬,也就是弼馬溫。

從匈奴王子到弼馬溫,其實落差還是挺大的,但金日磾沒有抱怨,他只是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他知道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匈奴王子金日磾:如何從大漢俘虜,逆襲成漢武帝的託孤大臣?

這一天,漢武帝在宮中舉行宴會,玩到興起時,下令馬官把飼養的馬屁牽出來給大家檢閱助興。

當金日磾等數十人牽馬走過時,漢武帝一眼就看到了那個身材魁梧的壯漢,只見他器宇軒昂而又目不斜視,牽的馬也是又肥又壯,漢武帝很驚訝,一問才知道,他竟然是休屠王的王太子。

漢武帝於是立即把他升為馬監,後來又把他升遷為侍中、駙馬都尉、光祿大夫,成為大漢的朝廷命官。

金日彈因為做事謹慎,又對母親很孝順,深受武帝信任,逐漸成了親近侍臣,漢武帝不管去哪,都要帶上金日磾。

這時,有人提醒漢武帝說:“為什麼這麼親近一個匈奴人呢?您還是要當心一點啊!”漢武帝卻不以為然,反而更加厚愛金日磾。

不但金日磾自己深受漢武帝喜愛,他的兩個兒子,漢武帝也很喜歡,經常把他們留在身邊,允許他們自由出入宮門。

但金日磾卻擔心,孩子年少不懂事,怕他們會觸犯龍顏,所以只要他們在漢武帝面前稍有不尊重,金日磾都會嚴加訓斥。

有一次,金日磾竟然發現他的長子弄兒,行為不檢點,正在和宮女在打鬧嬉戲,金日磾勃然大怒,當即就殺了這個兒子。

(《漢書》記載:金日磾惡其淫亂,遂殺弄兒。)

匈奴王子金日磾:如何從大漢俘虜,逆襲成漢武帝的託孤大臣?

漢武帝知道後大吃一驚,問金日磾為什麼要殺死弄兒?

金日磾說:“他不守規矩,竟與宮女戲鬧,該殺!”

漢武帝聽完長嘆一聲,很是為弄兒傷心,不過從此對金日磾也更加敬重。

誰也沒有想到,正是漢武帝對金日磾的這種態度,救了自己一命。

公元前91年,製造了巫蠱之亂的江充,陰謀敗露,被漢武帝誅殺,江充的好友馬何羅擔心自己被牽連,於是便密謀造反,準備刺殺漢武帝。

金日磾覺察到了他的陰謀,便一面加強戒備,一面暗中監視。

有一天,漢武帝出行到林光宮,隨行的金日殫因為身體不適,正在臥床休息。卻突然看見馬何羅無故進來,便悄悄起來躲在漢武帝臥室門後。

馬何羅一進門便被金日磾一把抱住,隨後被負責警戒的侍衛捉住。馬何羅被成功捉拿,漢武帝也撿回來一條命。

金日磾的忠誠因此遠近聞名,朝堂內外一片讚揚之聲,他在漢武帝心中的分量達到巔峰。

所以當漢武帝臨終,給兒子劉弗陵選擇託孤大臣的時候,除了霍光之外,只選了他一人。而且,漢武帝還留了遺詔,要封金日磾為秺(dù)侯,由此可見漢武帝對他的信任。

而金日磾也對得起漢武帝的這份信任,漢昭帝即位後,想遵從武帝的遺詔,封金日磾為秺侯,但金日磾以皇帝年少為由,竟然拒絕接受封賞。

只可惜,金日磾輔政僅僅1年就開始臥病在床,不久就去世了,享年49歲。

匈奴王子金日磾:如何從大漢俘虜,逆襲成漢武帝的託孤大臣?

金日磾的死讓漢昭帝非常傷心,漢昭帝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並把他安葬在了漢武帝茂陵的旁邊,他成了和衛青、霍去病一樣,葬入漢武帝陵園的功臣之一。

就這樣,一個匈奴王子把大漢的俘虜歲月活成了一段傳奇,也成了那個年代,與匈奴殘酷戰爭之外的一個溫暖畫面。

多年之後,金日磾後代在王莽篡漢時,一部分逃到山東文登的叢家硯,從此改金姓為叢姓,成為叢姓的起源之一。

【悟道歷史閣】

金日磾,本是休屠王太子,如果不是那場意外,他就是下一任的休屠王,然而,一場戰爭改變了他生命的軌跡。

他的父親雖然是被渾邪王所殺,但若是究其根源,還是因為漢朝的攻擊,但他對漢朝不僅毫無怨恨,還儘自己所能忠誠於漢朝,這樣的情懷真是難能可貴。

而他作為一個匈奴人,僅僅憑藉這份忠誠,不但從俘虜做到了託孤重臣,還成獲得了漢武帝的終極信任,這與漢武帝不拘一格的用人標準也是分不開的。

一場特殊的戰爭,造就了那個特殊歷史時期下的一段君臣佳話。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

參考資料:《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