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錯拿下巴蜀,竟激活了一個勝利公式,讓秦、漢、唐都受益無窮

大家好,我是小步。

上集說到司馬錯力壓張儀,說服秦惠文王先取巴蜀。

這一集司馬錯將帶人來一場前無古人的千里大迂迴。

一、都說蜀道難,難在哪裡?

領導拍板決策之後,接下來當然就是具體執行。

惠文王大手一揮:既然是司馬錯的方案,那小夥你就辛苦一下,帶著人去把巴蜀拿下來吧。

史書上是怎麼記載司馬錯這次的伐蜀呢?只有簡單一句話:

《史記·秦本紀》:九年,司馬錯伐蜀,滅之。

連十個字都不到,似乎司馬錯是吃著火鍋唱著歌,輕鬆愉快地將巴蜀拿下了。

但別忘了,往往字越少,事越大。

司馬錯這一趟巴蜀之旅真的這麼容易嗎?

不是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嗎?

我們來看下這張經典的示意圖:

司馬錯拿下巴蜀,竟激活了一個勝利公式,讓秦、漢、唐都受益無窮

古蜀道示意圖

從關中平原南下進入巴蜀,需要翻越兩座山脈。

一座是關中南部的天然邊界——秦嶺,另一座則是四川盆地的北邊屏障——-米倉山和大巴山。

在這兩座東西走向的巍峨山脈之間的,就是那一片至關重要的漢中平原。

正是由於漢中的存在,將廣義上“

關中---巴蜀

”的蜀道分成了前後兩段。

司馬錯拿下巴蜀,竟激活了一個勝利公式,讓秦、漢、唐都受益無窮

漢中北接關中,南連巴蜀

1、蜀道前半段——-秦嶺段

從關中到漢中,需要穿越秦嶺。

廣義上的秦嶺,西起崑崙,東至大別山,乃是公認的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

能夠將山脈南北兩麓劃分成兩種不同的氣候,秦嶺的海拔自然矮不了。

在關中平原南側的這一段是秦嶺中段,地勢逐漸走高,從海拔1500米逐步提升到3000米。

這樣的高度想要有穩定的交通幹道,靠人力翻越山頂是不可能的,必須在允許的地形修建通道才行。

在古代,要翻越秦嶺去漢中,有五條道路,從西到東分別是

祁山道、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和子午穀道。

司馬錯伐蜀,走哪一條會比較好呢?

司馬錯拿下巴蜀,竟激活了一個勝利公式,讓秦、漢、唐都受益無窮

通向漢中的道路有5條

1)【祁山道】

距離最遠的一條線,這條道能夠出名還要仰仗五百多年後諸葛亮“六出祁山”的精彩篇章。

祁山道並不是直接通向關中,而是向西北延伸,通向涼州。

如果司馬錯走這條線,必須要先爬上隴西高原,再從祁山道繞一個大圈到漢中,這條線用來伐蜀顯然是不合適的。

2)【陳倉道】

這是一個可選項,從關中平原的西大門——-大散關出發,順著西漢水可以到達漢中。

後來韓信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就是走的這一條路,而這個“棧道”指的則是另一條褒斜道。

3)【褒斜道】

從地圖上看,褒斜道是關中通往漢中幾條道路中最為居中的一條路,也是交通條件相對成熟的一條路。

這裡原先是一條穀道,後來創造性地修建了棧道,能夠承載一定的載重車輛。

所以褒斜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可以算是穿越秦嶺的主幹道。

4)【儻駱道】

這可能是秦嶺五道之中自然條件最險峻的一條路,從戰國時代開始,幾乎沒有哪一場戰爭戰役會選擇儻駱道作為主要的行軍路線。

5)【子午道】

子午道的優勢在於可以直接抵達關中的核心——長安。

諸葛亮和魏延關於“子午谷奇謀”的爭論,已經成為了歷史上著名的“假如”之一。

但子午道的蜿蜒難走也是出了名的,這條路風險極高,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光看地圖沒什麼感覺的話,那看一下實景圖,感受下穿過秦嶺的路有多麼難走。

司馬錯拿下巴蜀,竟激活了一個勝利公式,讓秦、漢、唐都受益無窮

褒斜谷棧道

這麼一比較,在苴國願意讓開道路的情況下,

褒斜道應該是司馬錯最優的導航路線。

翻越了秦嶺之後,入蜀的路線才剛剛完成了一小半。米倉山和大巴山組成的連綿山系,海拔同樣在2000米以上。

而且更難的是,由於山脈的南北縱深更長,因此這一段的蜀道行軍難度更大。

2、蜀道後半段——-蜀山段

從漢中入蜀,只有三條主道:

金牛道、米倉道和荔枝道

,另外再加一條陰平小道。

話不多說,先看圖:

司馬錯拿下巴蜀,竟激活了一個勝利公式,讓秦、漢、唐都受益無窮

入蜀四道

1)【陰平小道

這條道就是後來三國鄧艾奇襲滅蜀的那條路線,由於它並不是從漢中出發,而且路途太過崎嶇艱險,所以這條道從來都不是入蜀的主幹道。

2)【荔枝道】

顧名思義,“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條路要到唐朝的時候才逐步通行,在戰國時期連影子都沒有。

3)【米倉道】

米倉道是傳統意義上入蜀的主幹道之一,它從漢中通向巴中和閬中。

如果司馬錯選這條路前往成都,還需要繞一個彎,並不方便。

4)【金牛道】

入蜀最重要的一條路。

金牛道乃是“蜀道難”的最好詮釋,劍門關、葭萌關、綿竹關這些極難攻克的險關全部都在這條道上。

司馬錯拿下巴蜀,竟激活了一個勝利公式,讓秦、漢、唐都受益無窮

提起蜀道,劍門關必須要說

所以現在可以理解為什麼司馬錯會說這次伐蜀是不容錯過的機會了。

這樣一條“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蜀道,如果不是苴國主動放開道路,秦軍要想通關巴蜀副本,那豈不是地獄難度?

如此好的機會說是百年一遇,一點都不誇張!

錯失了這次,下次要等到什麼時候,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二、司馬錯被低估的統帥能力

司馬錯這一次伐蜀,不僅要面臨路難走的難題,還有另外一個對手需要戰勝——

超長的行軍距離。

從咸陽出發,經褒斜道穿越秦嶺到達漢中,再走金牛道進攻蜀國的成都。

而且司馬錯是摟草打兔子,順帶把東川的巴國也收拾了。

這樣算下來,單程的行軍距離已經超過了1000公里。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以戰國地圖來看,從最西邊的秦國咸陽,到最東邊的齊國臨淄,距離大約八百多公里,而且是以平原為主。

秦國由於實行“遠交近攻”,攻擊範圍基本上在相鄰的韓、趙、魏、楚等國,行軍距離通常在300-500公里之內,長距離的遠征次數極少。

因此,司馬錯這一次伐蜀,可以算是燃燒的遠征。

司馬錯拿下巴蜀,竟激活了一個勝利公式,讓秦、漢、唐都受益無窮

司馬錯這一趟可不近

有朋友會說,距離遠一點沒什麼大不了啊,大不了多走幾天唄。

可真實情況是這麼簡單嗎?

在我們的印象中,古代戰爭最精彩的應該是兩軍對壘,猛將單挑,謀士運籌帷幄,而往往忽視了一個平淡又至關重要的環節——

行軍

和那些吸引眼球的精彩片段相比,枯燥的行軍似乎是一個理所應當完成的環節。

但在真實的戰場上,行軍的效果直接反映著一名將領的統兵能力。

行軍,尤其是長距離行軍,絕對是個技術活。

走得慢了,貽誤戰機;走得快了,人困馬乏,削弱戰鬥力。

如何在行軍速度和士氣戰力之間保持良性的均衡,這其中的火候非良將不能把握。

再加上人員的統計、糧食的分配、駐紮的地點選擇、日常的警戒、士氣的保持、周邊環境的探查、傷病員的管理、與後方的通訊聯絡等等,都是司馬錯要考慮的問題。

沒有體驗過的朋友,可以申請去組織一下公司團建,把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都管起來,就知道其中的難度了。

有人說司馬錯不是領導嗎?這些具體的事情也不會讓他來做啊。

當然,具體工作不需要司馬錯親自去做,但工作的進度要不要跟蹤?工作完成的質量要不要檢查?

司馬錯是伐蜀的第一責任人,任何一個環節出了簍子都是他背鍋,他能輕輕鬆鬆地做甩手掌櫃嗎?

一個團建,幾十號人,就足以讓人筋疲力盡。司馬錯需要管理多少人呢?

史書上沒有說,我們可以推測一下。

如果司馬錯僅僅是率領幾千人的輕兵,那當初秦惠文王也不用那麼糾結了,早早打發司馬錯去伐蜀就完事了。

既然如此慎重,那必然是要讓秦國做出戰略選擇的人數級別,東面和南面只能選一個。

再從後來的情況分析,秦國這次就是打定主意要將整個巴蜀一口吞下,不僅是要打勝仗,而且打贏了之後還要留下兵力駐守。

這樣算下來,結合惠文王時期的秦國實力,筆者推測這次司馬錯計程車卒應該在5-10萬之間。

幾萬人在崎嶇的蜀道走上幾個月,還能保證穩定的戰鬥力。

這就是司馬錯第二個被低估的地方---統兵能力

司馬錯拿下巴蜀,竟激活了一個勝利公式,讓秦、漢、唐都受益無窮

司馬錯:本將的統帥值可不低

三、被低估的歷史功績

除了戰略眼光和統兵能力,司馬錯被低估的還有這一次伐蜀的功績。

率領一個國家大部分的軍事力量,去攻打甚至消滅另一個國家。

這在古代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

帥師伐國

”。

不僅僅考驗將領的作戰能力,對其眼光、格局、資歷、威望等各方面素質都有極高的要求。

只有最頂級的將領,才能完成“帥師伐國”這種級別的任務。

通常這種事情,如果能力允許,最好是由君主本人親征。

為什麼呢?

因為到了這個級別的戰爭,已經不僅僅是軍事層面的較量了。而是需要統籌整個國家的資源調配,由君主親自出馬,無疑能最大化地保證各方面效率。

這樣的高階屬性,並不是每一位君主都能具備。

歷史上有這個能力的君主不多,簡單列舉一下:

漢高祖劉邦、漢光武帝劉秀、魏武帝曹操、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成吉思汗、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清太祖努爾哈赤。

嗯,差不多就這幾個了。

這個規律對於現在的企業也適用,在關乎公司命運的關鍵專案上,老闆能親自上就親自上,不要信那些什麼管理學的理論,那都是平時沒事的時候才有用的。

關鍵時刻,就是要靠老闆的個人能力來解決問題。

司馬錯拿下巴蜀,竟激活了一個勝利公式,讓秦、漢、唐都受益無窮

秦惠文王:你這是內涵誰呢?

那如果老闆不具備“帥師伐國”的能力怎麼辦呢?

只能退而求其次,尋找有這樣能力的人幫你去做。

歷史上能夠達到這種層次的將領同樣不多,個個都如雷貫耳。白起、王翦、韓信、衛青、霍去病、周瑜、諸葛亮、司馬懿、李靖、岳飛、徐達、多爾袞、年羹堯、曾國藩等等。

由大將去做這件事,有個最重要的問題必須解決——

君主的信任

這個很好理解,總經理拿著公司全部的流動資金在外面搞專案,老闆坐在家裡能不心驚肉跳嗎?

這個事情處理得好,遠征成功,青史留名,比如王翦、霍去病、李靖;處理得不好,恐怕就要吹燈拔蠟,比如白起、韓信、岳飛。

幸運的是,司馬錯這次伐蜀是屬於前者。

根據史料記載,南下伐蜀差不多耗時一年。秦惠文王是要人給人,要糧給糧,沒有出么蛾子。

這是司馬錯的運氣,也是秦國的氣運。

四、巴蜀對於秦國的意義,無解的勝利公式

蜀既屬秦,秦以益強,富厚,輕諸侯。

《史記》中言簡意賅地寫出了秦國拿下巴蜀的效果,秦國從此擁有了對東方六國的絕對優勢,以不可逆轉的勢頭一路向前,直至一統天下。

原本還看不出多麼厲害的秦國,為什麼在得到巴蜀之後就一飛沖天了呢?

因為司馬錯在拿下巴蜀之後,無意中開啟了一個無解的

二元一次方程式:

關中+巴蜀=無敵

1、防禦意義

關中和巴蜀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地理態勢上相對封閉。

關中有“秦之四塞”,扼守住東西南北的出入通道;而巴蜀更是四面環山,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圈。

天然的地理優勢,讓關中和巴蜀很輕易地就擁有了先手優勢,進可攻,退可守。

即使是在兩者的結合部——-漢中,在秦國手中也可以忽略南、西、北三個方向的敵人,專心做好東面的防禦即可。

一旦關中和巴蜀連為一體,將形成一條從北至南的超強防線。

想要攻入秦國內部,要麼從北路強渡黃河,要麼從中路強攻函谷關和武關,要麼走南路逆漢水和長江而上。

無論那一條路,在古代都是噩夢級別的難度。

司馬錯拿下巴蜀,竟激活了一個勝利公式,讓秦、漢、唐都受益無窮

連為一體後,僅有幾條路線可進攻秦國

2、進攻意義

如果說原本秦國擁有關中平原,可以對三晉為首的中原各國進行予取予求的攻擊。既可以渡過黃河攻擊河東,也可以出兵函谷進軍洛陽。

那麼在擁有了巴蜀之後,秦國則是對龐大的楚國擁有更多的攻擊點。

要說春秋時期哪個國家最強,“春秋五霸”你方唱罷我登場;

可要說哪個國家疆域最大,那必定是楚國莫屬。其龐大的疆域和戰略縱深,讓齊、晉等中原諸國任何時候都不敢小覷。

在擊敗越國之後,楚國成為了覆蓋長江中下游流域的龐然大物,頻頻北上,爭霸中原。

原本秦國如果要進攻楚國,最快捷的道路就是走商洛這條線,南出武關,與楚國在南陽盆地一帶交鋒。

而在擁有了漢中和巴蜀之後,秦國又多了兩條進攻路線。

一條是從漢中順著漢水東下,經過上庸地區,直接進攻襄陽。另一條是從巴蜀出發,順長江而下,進攻楚國的江陵。

無論是哪一條,由於秦國擁有了上游優勢,楚國就只能老老實實當個弟弟,被動防禦,基本不存在轉守為攻的可能。

3、經濟意義

秦國得到巴蜀,除了軍事上的攻守優勢之外,其實更大的意義在於經濟上的急速增強。

我們之前在《苦熬300年,秦國終於拿到房本,沒想到攤上了個厲害的鄰居》一文中,詳細介紹過關中平原的巨大優勢和潛力。秦國以關中作為基本盤,在戰略上的先手優勢就不必多說了。

但是有了關中平原就能夠穩贏嗎?並不是。

在爭霸天下的遊戲中,想要贏到最後,除了觀眾愛看的文臣武將PK之外,真正起決定性因素的其實是經濟實力。

再直白一點,誰擁有更多的人口和糧食,誰的勝率就越大。

而這就引出了關中平原的最大劣勢:

面積不夠大,糧食生產能力不足以支撐秦國對抗東方六國。

古代農業社會最重要的經濟指標就是糧食產量,而直接能影響糧食產量的因素,就是耕地面積。

司馬錯拿下巴蜀,竟激活了一個勝利公式,讓秦、漢、唐都受益無窮

關中的體量無法與關東抗衡

筆者無法得到戰國七雄的耕地資料統計,只能參照現在,做一個不精確的對比。

陝西的耕地面積約400萬公頃,而河南的耕地面積約800萬公頃,山東約750萬公頃,河北約630萬公頃,山西約450萬公頃。

這差不多對應著當時秦國和齊、趙、魏、韓、燕等國的大致位置,還沒有算楚國長江流域的耕地面積。

當然,這中間隔著兩千多年,地理上也不是精準對應,而且也沒有詳細區分耕地的肥沃程度,所以這個對比是不精確的。

不過即便如此也足以看出,秦國僅以關中平原來對抗六國的中原和華北平原,體量上是有著數量級的差距的。

秦國防禦綽綽有餘,若要向東進攻則力有不逮。

而得到巴蜀對於秦國的經濟實力是一種難以想象的巨大提升,四川的耕地面積約600萬公頃。在原來的基礎上,一下子擴充了一倍多。

所以這句話值得再看一遍:

《史記·張儀列傳》:蜀既屬秦,秦以益彊,富厚,輕諸侯。

而且由於巴蜀特有的防禦優勢,可以不用考慮外部的威脅,完全成為了秦國的物資倉庫,安安心心為秦國輸送糧草物資。

就像下面這位老哥。

司馬錯拿下巴蜀,竟激活了一個勝利公式,讓秦、漢、唐都受益無窮

巴蜀可以安心做輔助

因此在司馬錯拿下巴蜀之後,就形成了這麼一種局面:

秦國對上六國中的任意一國,實力上都佔據優勢。但一旦六國聯合起來,實力上又是秦國的好幾倍。

正如《戰國策》中蘇秦所說的那樣:“

諸侯之地,五倍於秦;諸侯之卒,十倍於秦。

這也是戰國時期【合縱】和【連橫】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

秦國最希望的,是一對一單挑;而最怕的,就是六國形成鐵板一塊。

因此,秦國的【連橫】要絞盡腦汁,或鯨吞、或蠶食、或遠交近攻,瓦解六國聯盟,壯大自身,削弱對手;

而六國的【合縱】則要想盡辦法,緩和六國之間的矛盾,維持這個同盟,抵擋秦國強勁的攻勢。

4、橫跨千年的勝利公式

司馬錯拿下巴蜀最重要的意義,其實是為後來者找出了一條有效期高達一千年的勝利公式:“關中+巴蜀”。

司馬遷曾經盛讚,關中僅佔天下的三成,可財富卻相當於天下的六成。

這裡的關中,就是“關中+巴蜀”強強聯手的“

大關中

”概念。

這個勝利公式在之後的一千年時光中屢試不爽,甚至可以稱之為“通關秘籍”。只要有人能夠形成“大關中”的格局,則必定可以一統天下。

例如秦始皇、漢高祖、隋文帝、唐高祖,他們都是沿用這個公式建立了各自的帝國。

持續的時間也許不一樣,

但只要是以關中為根基建立的王朝,天生就具有驍勇善戰的血性。也許在文治上會稍遜一籌,但決不會有軟弱可欺的毛病。

直到唐朝以後,關中的糧食生產大幅度退化,從自給自足變成了必須依靠外部輸血才能維持。甚至整個巴蜀的資源供應都不能滿足,必須加上江南的糧食才行。

從這個時候開始,這個無解的公式才失去了效力。

從此以後,歷史對抗的重點從“東西之爭”變成了“南北之爭”。

而這一深遠的影響,恰恰就是司馬錯這一次遠征伐蜀所帶來的。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也許就是對他最好的詮釋。

結語

最近這兩篇文章我們重點描述了司馬錯這位被低估的名將,不過再怎麼樣,司馬錯都不是那個時代的頂流大咖。

我們得把鏡頭還給真正的主角了。

因為那個時代,

名叫張儀。

請看下集

我是小步

【七雄歸一】系列,同名影片系列也在更新。

如果覺得不錯,那麼關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