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憑什麼在逍遙津大敗孫權?絕不是傳說中的那個錦囊妙計

當劉備和曹操在漢中對峙的時候,孫權的態度至關重要。

如果孫權趁機偷襲荊州,劉備集團估計會當場崩盤。但孫權並沒有這樣做,反而趁機謀取淮南,曹操的處境不容樂觀。

當時守衛淮南的軍隊無法得到曹操的增援,因為此刻的曹操親率大軍遠征漢中,實在無暇顧及淮南的守軍。

淮南爭奪戰的結果如何?當時很多人都看好孫權,因為雙方實力懸殊。結果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孫權大敗,張遼威名遠揚。

張遼憑什麼在逍遙津大敗孫權?絕不是傳說中的那個錦囊妙計

回顧這一場戰爭,是從一招“上房抽梯”開始的。

曹操給張遼等守軍留下一個錦囊,等孫權打過來的時候再看。等孫權大軍壓境的時候,張遼等人打開了錦囊,裡面的大意是說:“假若孫權到來,張、李將軍出戰迎敵,樂將軍守城,護軍不要參戰。”

很多人把曹操的這個錦囊吹得神乎其神,但在我看來,曹操這一招就叫“上房抽梯”。

曹操的意思就是:事已至此,你們想打敗孫權,還是自己想想辦法吧。

張遼、樂進和李典都是第一流的將領,在短暫的失望之後,還是得承認曹操這一手玩得高明。如果沒有這個錦囊,此時的合肥城恐怕早已亂作一團了。所以即使被曹操耍了,張遼等人也得硬著頭皮神話這個錦囊,擺出一副“一切盡在丞相掌握之中”的姿態,以安軍心。

張遼憑什麼在逍遙津大敗孫權?絕不是傳說中的那個錦囊妙計

軍心是安定了,但現實是孫權已經大軍壓境,張遼等人該如何應對呢?張遼的想法就是:趁孫權立足未穩之時率先發動攻擊。張遼這種做法非常危險,但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換而言之,如果不置之死地而後生,想要以少勝多守住一座孤城,實在是太困難了。

而在孫權看來,張遼等人一定在想方設法地加強城防。因為雙方實力相差太大,孫權不相信張遼敢出城找死。但張遼就是出其不意地率軍殺出,直接把孫權打了個措手不及。

孫權雖然號稱擁有十萬大軍,但十萬大軍不可能完全集結於此。此時身處合肥城下的,只是孫權的先頭部隊,而這支部隊顯然無法抵擋張遼精銳騎兵的衝擊。

旗開得勝,曹軍計程車氣空前高漲。這似乎可以證明,曹操留下的錦囊真是太神奇了。張遼按曹操的錦囊行事,居然以弱勝強了。

張遼憑什麼在逍遙津大敗孫權?絕不是傳說中的那個錦囊妙計

反觀孫權一方,這一仗等於把他們的自信全打沒了。因為在出徵之前,孫權定的基調就是:趁曹操無暇顧及淮南的時候偷襲淮南,這是必勝之戰。一旦戰局不利,對於軍隊計程車氣打擊是極大的。

初至合肥城下就遭到如此重挫,孫權現在需要重新思考,此次出征是否值得。

在這這種並不適合水軍作戰的地方,張遼以一支孤軍就可以把東吳陸軍打得滿臉都是血。如果對壘曹操的軍事主力,結果還用多說嗎?

赤壁之戰,孫劉聯軍只是打敗了曹操的水軍,並沒能和曹操的騎兵過招。思慮至此,孫權十分心虛。

所以,孫權在經過十多天的進攻之後,終於決定撤軍了。這次失敗,對後來的歷史影響深遠。為什麼呢?

但孫權趁機奪取淮南,才有了這一次軍事行動。但張遼的迎頭痛擊,給孫權上了一課。而孫權在撤退時,為了挽回軍心士氣,決定親自斷後,卻再一次遭遇了張遼的伏兵。

在此次伏擊中,孫權差點死於非命。最後連滾帶爬地逃離了戰場,也成就了張遼的赫赫威名。讓孫權亡命逃竄的地方叫逍遙津,所以“張文遠威震逍遙津”成為了膾炙人口的千古傳奇故事。

張遼憑什麼在逍遙津大敗孫權?絕不是傳說中的那個錦囊妙計

正因為張遼表現得如此出色,曹操的錦囊也因此被吹得神乎其神。曹操不但可以駕馭張遼這樣的絕世將才;還能夠發掘張遼身上的閃光點,幫助他更進一步。說曹操是不世出的英主,似乎不算過分。

此時的曹操,已經走上了人生巔峰。看看天下大勢:西部涼州和漢中已經收入囊中;東部以偏師擊敗孫權的軍事主力。繼續發展下去,誰敢說曹操不是真命天子呢?

但現實就是如此地戲劇:不久之後,漢中失守,夏侯淵被殺;再過不久,襄樊危機四伏,于禁被俘,龐德被殺。

三國曆史為什麼精彩?因為戲劇性的轉折實在是太多了。

張遼憑什麼在逍遙津大敗孫權?絕不是傳說中的那個錦囊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