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狹窄、肛瘻術後排便困難,如何做手術?

患者男,49歲。因肛瘻術後排便困難2月餘於2010年5月30日入院。

患者在外院行肛瘻切除術,術後20d左右漸出現排便困難,於4月21日行括約肌鬆解術,術後短期排便困難緩解,術後17d左右再次出現排便困難,大便外形變細,排便時間延長。

質硬糞便難以排出,需行灌腸。

專科檢查:患者取騎伏位,肛緣左側位呈瘢痕性攣縮,指診可觸及肛管狹窄,僅容納食指前端進入,直徑約1cm。

肛管左側壁可觸及瘢痕組織,括約肌收縮力未見明顯異常。因肛管狹窄,未行直腸下段指診和肛門鏡檢查。

輔助檢查:MRI排糞造影檢查,外括約肌未見異常。左側肛提肌薄弱。直腸肛門測壓提示肛管靜息壓降低,模擬排便時肛管壓力上升。診斷為肛門狹窄、肛瘻術後。術前清潔灌腸,在腰硬聯合麻醉下行Y—V皮瓣成形術。於肛門狹窄處作放射狀切口,切開瘢痕長約2cm,於切口外側向兩側作斜形切I:I,長約5cm,夾角約90度,Y之下端應穿越瘢痕狹窄段。分離皮下組織,遊離形成皮瓣,將皮瓣拉入肛內,用3—0可吸收線將皮瓣與肛內黏膜間斷縫合,使Y形切口變為V形,邊縫邊整平面板。使縫合區平整,完成Y—V皮瓣成形術。

術後禁食及控制排便3d。術後1周內每天常規換藥1次,保持排便通暢。1周後及時反覆擴肛。因直腸肛門測壓提示肛管靜息壓降低,模擬排便時肛管壓力上升(正常應下降),故於手術1周後,每日1次配合生物反饋訓練改善患者排便功能。出院時患者一般情況可每日排便1次,成形。約拇指粗,量中等,便時無肛門疼痛及出血,創口完全癒合。

討論:肛門狹窄的主要治療手段是手術,手術的目的是鬆解引起狹窄的瘢痕組織和擴大肛門直徑,使大便能順利透過,可針對引起狹窄的原因及狹窄情況採用不同的術式治療。正確的手術方法是手術治療成功的關鍵。

Y—V皮瓣成形術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術中應嚴格無菌操作,術後3d應禁食及控制排便,避免創口感染。

(2)縫合直腸黏膜與皮瓣時,不能簡單將皮瓣與直腸黏膜間斷縫合,一定要將皮瓣全層間斷縫合於直腸黏膜及肛門內括約肌上,這樣能將直腸黏膜及皮瓣兩端固定在齒狀線處,能較好恢復肛管的解剖學形態,也能防止岡面板張力牽拉而導致的直腸黏膜下移。

(3)縫合口要對齊、平整,縫線要鬆緊適度,避免斷端壞死和感染.同時避免術後發生肛裂。

(4)患者模擬排便時肛管壓力反向上升,可能與術後排便困難、心情焦慮有關,進而影響了患者的排便功能。配合生物反饋治療,可有效調節和改善患者的排便功能。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