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曾經是春天的開始

吉辰良日的意思是什麼

立冬與冬至,由於都有一個“冬”字,所以容易讓人混淆,其實是兩回事。

立冬,是初始、建立。此時秋天剛剛結束,漫山的紅葉尚未脫盡,金菊猶在綻放。立冬,僅僅是冬天開始的標誌,氣溫還在10℃上下徘徊。

趕到冬至來臨,景色迥然不同。枝頭的樹葉已然脫盡,大地一片蕭瑟,留在地上的水漬也居然凍成了冰,白天的最高溫度開始降至0℃以下,外出之際,寒風有了打臉的感覺,數九寒天到來了。

可見,立冬與冬至雖僅一字之差,含義卻有著本質的不同。在排列順序上,立冬位於冬天六節氣之首,而冬至則位居第四,繼立冬、小、大雪節氣之後,連線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段,時間可以持續一個半月。

什麼是冬至?

“冬”是“終”的意思。農作物經過了春天下種、夏天成長、秋天收穫,到了此時,都已經顆粒歸倉,可以坐在家裡歇一歇,享受勞動的果實了。

同時,開始了數九寒天,屋外滴水成冰,人們也只好躲在家裡,免受冰凍的傷害。尤其在東北,冬季時間長,溫度低,人們只好坐在熱炕上嘮嗑,所以東北人普遍善聊天。

“至”是到達、頂點的意思。到了冬至節氣,冬天的上述特點已經清晰地展現出來。有時拿手去扳門把手,甚至有粘手的感覺。過年時備的年貨,放在屋外大缸裡,凍得硬梆梆的,十分利於儲存。

冬至到來之際,有一個天象特別明顯:就是這一天的白天特別短。如果碰上陰天,下午四點多鐘屋裡就明顯暗了下來,非開燈不可了。

過了這一天,白天則越來越長,夜晚越來越短。以至於夏至到來之際,吃過晚飯七點多鐘了,一看太陽還掛在西邊的天幕上,遲遲不願下山。

古人將各個節氣時段都分為三候,五天一候,每一候均以一種物候現象作相應。關於冬至的三候都與此時的陽氣初生相關:“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

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所以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角朝後生,為陰,因為冬至後陽氣開始生長,麋感到陰氣漸退而解角;同樣因為此,這個時候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且有一絲溫熱。

《周易》講否極泰來,就是哲學上的否定之否定規律。任何事物發展到頂點,都會向對立面轉化。冷達到極點,必然是向暖的轉化。所以最冷的時候到來,也意味著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

俗話說“冬至一陽生”“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由此可見,冬至的最大價值就體現在,作為宇宙萬物陰陽轉化的關鍵點,起到了承先啟後的作用,在季節轉化上,標誌著一個四季輪迴的結束,以及新的一輪四季輪迴的開始。因此才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何況在古代,真的有冬至過新年的歷法。古人又稱冬至為冬節、長至節、賀冬節、亞歲等。前曆法時代,冬至就透過古圭為人所測定。從北半球迴歸線的角度來看,它也確實是年度時間迴圈更替的節點。因此,冬至具有“新年”的意義。

冬至祭天

我國自周代即以冬至所在的月份為歲首,並且要在冬至這一天舉行國家典禮,上祀天神,下祭人鬼。

漢代改用夏曆,冬至不在歲首月了,但冬至的節慶活動仍然十分隆重。官方延續前朝的祭天典禮,“禮天於南郊,迎長日之至”(《史記·封禪書》)。而這一天人們的生活,《後漢書》中說:“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這樣一個重要的節日,朝廷上下都要放假休息,來進行慶祝。

在所有的祭祀儀式當中,最隆重的祭祀便是祭天了。皇帝於每年冬至祭天,登位也須祭告天地,表示“受命於天”。祭天起源很早,周代祭天的正祭是在國都南郊圜丘舉行。《周禮。大司樂》雲:“冬至日祀天於地上之圜丘。”不過,周禮的儀式真正被用於祭天,其實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了。

由於祭天的儀式都是在郊外舉行,所以也被稱為郊祀。祭祀僅是在圜丘上舉行,那是一座圓形的祭壇,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圓形正是天的形象。祭祀之前,天子與百官都要齋戒並省視獻神的犧牲和祭器。祭祀之日,天子率百官清早來到郊外。天子身穿大裘,內著袞服(飾有日月星辰及山、龍等紋飾圖案的禮服),頭戴前後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間插大圭,手持鎮圭,面向西方立於圜丘東南側。這時鼓樂齊鳴,報知天帝降臨享祭。接著天子牽著獻給天帝的犧牲,把它宰殺。這些犧牲隨同玉璧、玉圭、繒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由天子點燃積柴,讓煙火高高地升騰於天,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天帝嗅到氣味,也就等於享用了祭祀。

隨後,在一片樂聲中,被稱為“屍”的參與者登上圜丘。所謂的屍不是指屍體,它是由活人扮飾,作為天帝的化身,代表天帝接受祭享的。“屍”就坐,面前陳放著玉璧、鼎、簋等各種盛放祭品的禮器。先向“屍”獻犧牲的鮮血,再依次進獻五種不同質量的酒,稱作五齊。前兩次獻酒後要進獻全牲、大羹(肉汁)、鍘羹(加鹽的菜汁)等。第四次獻酒後,進獻黍稷飲食。薦獻後,“屍”用三種酒答謝祭獻者,稱為酢。飲畢,天子與舞隊同舞“雲門”之舞,相傳那是黃帝時的樂舞。最後,祭祀者還要分享祭祀所用的酒醴,由“屍”賜福於天子等,稱為“嘏”,後世也叫“飲福”,天子還把祭祀用的牲肉贈給宗室臣下,稱“賜胙”。後代的祭天禮多依周禮制定,但以神主或神位牌代替了“屍”。

九九消寒圖,冬至開始玩的傳統智力遊戲

冬至是進“九”之始,從此進入“數九寒冬”。數九從冬至之日起算,每九天為一“九”,至轉過年的驚蟄後六天,共計九九八十一天。按陽曆計算,是從十二月二十二日到次年三月十二日(閏年則是至三月十一日止)。

此時的天氣寒冷,人們的活動空間大多侷限於室內。因此,這期間的民俗活動多反映在一家一戶的日常生活當中。為此,進“九”之日,人們有畫“九九消寒圖”的習俗。以記載“九九”當中的天氣陰、晴、雨、雪的變化,印證某些諺語是否應驗,農家用來預卜來年的豐歉。文人雅士則用來消遣寒冬,成為一種有趣的文化娛樂活動。

據《明宮史》載,明內廷每於冬至均由“司充監刷印九九消寒圖。”清宮則有道光御製消寒圖;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後,也填過消寒圖。各大王府、宅門亦無不爭相效仿。民間,明、清直至民國,每於冬至之前,均有小販“刻而市之,附以九九之歌……”(明《帝京景物略》)。不過,以簡易的“俗圖”為多,文人學士則另有別出心裁的雅圖,綾裱後,懸於室壁,以裝點節令。

消寒圖的形式很多。民間最簡單、最常見的是在一張16開的白紙上畫九格,再以銅筆帽蘸上印油,每格印上九個圓圈。稍講究的則在每格印上或畫上九個車軲轆錢。圈或“錢”旁註上日子,以資辨認。

冬至,曾經是春天的開始

當年,前門外鮮魚口內賣烤鴨的老便宜坊,以及宣南一帶的酒樓莊館,每於冬至進九之後,無不有舉行應節消寒會的。有的擇一進九後的“九”日(不拘明九、暗九),相約志同道合者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作樂,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便席,加一火鍋,以取“九九”消寒之意。間有吟詩、填詞、作賦者。倘為詩不成,不過“罰金谷斗數”,不幸而醉,狺狺犬吠,哇哇沾裾,出個“洋相”也不算洩氣。

據說,此是唐代遺風,由來久遠。按《天寶遺事》載,王仁裕每大雪,則掃雪開徑,延賓客至所居處飲食,謂之“暖寒會”後世文人仿而效之,活動內容未變,但改稱“消寒會”。意為慶賀冬至陽生,以詩酒度過嚴寒,迎接陽春的到來。

明代,每於冬至前後,北京市面有售木刻版《九九消寒圖》者上附“九九歌”。蓋來自南省。其歌曰:“一九二九,相喚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籬頭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堆鹽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呬暖氣。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單。八九七十二,貓狗尋陽地。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才要伸腳睡,蚊蟲虼蚤出。”

“九九消寒歌”與“九九消寒圖”是配套的,歌成為圖的註解。所以,歌總是附印在圖的“天”或“地”上。

文 高巍(民俗學者)

編輯 穆祥桐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