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挑鬥牛,你行不行?

美式單挑幾秒

你所知道的單挑,是怎樣的?

是兩個人在場上見招拆招,還是兩個人在高強度的窒息防守下打得難分難解?抑或都不是?

路人王作為當前國內最好的單挑鬥牛賽事,透過觀看路人王賽事或者微觀相關話題,你單挑的認知達到怎樣的程度?

如果是你去打路人王,你究竟行不行?

單挑鬥牛,你行不行?

1V1單挑,在美國很常見,但絕對不會以單挑比賽的形式出現。

很多球隊的訓練中都會出現一對一的訓練專案,但這不是常規的訓練方式,它只是一個對於球員恢復性訓練的訓練專案。

單挑鬥牛,你行不行?

又或者說,大家近兩三年所看到“美式單挑”,規則限制三次運球、進攻時間極短,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去完成進攻,這是提升球員的結合球能力以及對位球員的防守能力,最大化還原全場比賽的節奏。

因為在正規比賽中,在一剎那間你要做出運球、傳球還是投籃的選擇,教練也絕不會讓你在場上一個人運球很長時間。

單挑鬥牛,你行不行?

一對一單挑目前的境地在我們國內變得很微妙。

中國地大物博,很多地區籃球資源有限,有時連半場三對三都湊不夠人,單挑也順勢而為的變成相對而言比較實際的籃球形式。

單挑鬥牛,你行不行?

單挑的觀賞性強,不像全場比賽那樣,球員位置變化複雜且多樣。

再加上近兩年,某些短影片平臺的興起,造就了一大批籃球網紅,一對一的形式比較適合這些短影片平臺的傳播。

短影片時代,人人都是參與者與製作者,單挑的影片傳播製作成本、拍攝成本以及參與門檻都沒有正規比賽那麼高。

單挑鬥牛,你行不行?

很多人在觀看單挑比賽時,觀賽心態有所改變:一名球員打贏了另一名球員,就覺得贏的那方就一定比輸的那方要強。

再者,路人王單挑比賽沒有進攻時間以及運球的限制,進攻空間被無限放大。

正規比賽中,防守方本來就是處於一個被動的形勢,運用到單挑比賽中,這一防守劣勢被無限放大。

所以,單挑中一次好的防守遠比一個進攻的意義大得多。(此段部分素材引用自@王驄)

單挑鬥牛,你行不行?

我們在看正規比賽時,解說員很多時候都會說:“這球錯位了,怎麼還不給?!”

但在單挑比賽中,錯位這個概念基本被無視。

無論什麼球員,從開球到進攻,一定要在弧頂三分線,內線球員的劣勢就顯而易見了。

同樣的換個場景,讓後衛在內線單打大個子球員,這也不太合適。

單挑鬥牛,你行不行?

刺蝟在逛社交平臺時,經常看見諸如此類的話題:

“某某某職業球員來打單挑,能不能拿冠軍?”

“某球員拿了路人王冠軍,那他去打CBA什麼水平?”

單挑鬥牛,你行不行?

單挑鬥牛,你行不行?

單挑鬥牛,你行不行?

看到這裡,真的有點無奈。

有這麼多人去討論關於籃球的話題,對於中國籃球,不失為一件好事。

真的,中國籃球的發展需要一大批球迷的去支援,但是,推動中國籃球的發展,更需要的是我們這一大幫球迷對籃球的正確認知!

一個正確的觀賽心態特別重要,而不是:某某球員打得好了,就狂吹;而哪家的球星打差了,變得啥也不是。

單挑鬥牛,你行不行?

單挑鬥牛,你行不行?

歸根結底,單挑贏了說明你進攻不賴,輸了也不代表你什麼都不是。

籃球至始至終都是一項團隊運動,不要脫離了這一個大原則。

單挑鬥牛,你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