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文、武、勇、仁、信,古人因而稱之為五德之禽

雞,文、武、勇、仁、信,古人因而稱之為五德之禽

在人類飼養的家禽中,數量最多、最為普遍的就是雞了。古人對雞的推崇在民間風俗中得到充分體現。三國魏董嶠在《問禮俗》中記載:“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羊,四日為豬,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類似的說法也見於南北朝梁代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一日不殺雞,二日不殺狗……”。將雞日排在正月第一週的首位。可見對其重視程度了。

在十二生肖中,雞是唯一的禽類。

雞,文、武、勇、仁、信,古人因而稱之為五德之禽

雞何以獲此殊榮?這固然與雞對人類的奉獻有關:雞肉、雞蛋可供食用,且味道鮮美,雄雞可以報曉。但古人更看重的還是雞有五德,即《韓詩外傳》所說的:“首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敵當前敢鬥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時,信也。”對雞之德,詩人多有吟詠。唐代詩聖杜甫有一首《雞》詩讚道:“紀德名標五,初鳴度必三。”唐代李頻在《府試風雨聞雞》一詩中嘆曰:“不為風雨變,雞德一何貞!在暗常生覺,臨晨即自鳴。”宋代陸游亦曾寫下這樣的詩句:“峨峨赤幘先群輩,喔喔長鳴益四郊。”(《贈老雞》)。明代唐寅(唐伯虎)有一首《畫雞》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描繪了白色雄雞優美高潔的品格:“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自走將來,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人類養雞的歷史十分悠久,我國古籍中關於雞的記載也相當多:在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有“風雨如晦,雞鳴不已”、“雞棲於塒”、“雞棲於稜”等句;晉代陶潛在《歸田田居五首》其一中有“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句;宋代陸游有“憐渠亦復解人意,來宿庭樹不待籠”句……從這些文字中,我們可知家雞飼養早在兩千年前就開始了,《詩經》時的“塒”,就是就是雞窩,足以證明這一點;但雞畢竟原為野生動物,所以有時還改不了上樹的習慣。

雞,文、武、勇、仁、信,古人因而稱之為五德之禽

在古代,民間養雞,宮廷中也養,《周禮》中註明當時有一種被稱為“雞人”的報曉之官,專門掌管“雞牲”。唐代陳鴻《東城老父傳》載:“玄宗在官邱時,樂清明節鬥雞戲;及即位,治雞坊於兩宮間,索長安雄雞金毫、鐵距、高冠、昂尾千數養於雞坊,選六軍小兒五百人使馴馬擾教飼之。”看起來這位風流皇帝養雞不過是為了鬥雞玩樂而已。

鬥雞作為一種娛樂活動在我國及亞洲各國很早就流行了。泰國人對鬥雞最為熱心,每當農閒時農村都隆重地舉行。鬥雞是在五彩繽紛的舞臺上進行,四周插上鮮花,臺下坐滿觀戰與助威者,十分熱鬧。有趣的是,西方國家也早有鬥雞之風,且在公元前500多年前古希臘時期便已興起。

雞,文、武、勇、仁、信,古人因而稱之為五德之禽

據傳說,希臘泰米斯托克利將軍在同波斯軍作戰時,有一次在行軍途中看到兩隻公雞鬥架,場面激烈。為鼓舞鬥志,他召集部下觀看。希臘人觀后土氣大增,贏得了那次戰鬥的勝利。為紀念這次勝利,此後希臘每年都舉行一次鬥雞活動,漸漸形成習俗,並傳到地中海沿岸各國。看來西方人也很崇尚雞那“敵前敢鬥”的勇啊!

在雲南農業大學博物館,內設雞文化博物館。這是我國南方第一個以雞為主題的文化博物館。

雞,文、武、勇、仁、信,古人因而稱之為五德之禽

現當代的中國畫家,很多都喜愛畫雞。我個人認為,小寫意花鳥畫家王雪濤、蕭朗畫的雞最為傳神。我在深圳認識的一位來自山東的孫姓畫家,也擅長畫雞,頗受各界人士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