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其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於宋代,元明清時期,飲茶逐漸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時至今日,茶依然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春節將至,逢親朋好友登門拜年之時,沏一杯好茶待客,是我國最普及、最具平民性的日常生活禮儀。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作為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茶具的演變,代表著中國茶文化的發展。

細聞,2020年,龍城第一縷悠悠茶香已從常州博物館飄出,鎮江博物館歷代茶具精品展,來了。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古韻茶香——鎮江博物館藏曆代茶具精品展”

於2020年1月10日在常州博物館一樓臨時展廳開展,本次展覽由常州博物館和鎮江博物館共同舉辦,展期至3月8日。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本次展覽分為“遠古旋律”“盛世華章”“文人情懷”“溢彩流光”4大部分,展出鎮江博物館收藏精品茶具共130件(套),時間跨度從新石器時代到清代。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鎮江博物館茶具收藏

鎮江,地處長江與運河兩條黃金水道的交匯處,水陸交通便利,六朝以來成為長江下游商品中轉港口。東南各地茶葉、南北各窯茶具經長江和運河抵運鎮江,向東入海運往各地。

鎮江博物館茶具收藏豐富,部分屬於傳世品,部分出土於墓葬、窖藏和城市文化遺址。此次展出的130件(套)茶具中,有杯、碗、盞、託、匙、灶、罐、壺、茶碾、渣鬥等品種,涵蓋陶、瓷、漆、銀、玉等不同質地,使觀眾能夠深入瞭解鎮江地區茶具的發展歷程和時代特點。

十分有幸,此次小愛邀請到了常州博物館展覽設計師梁文傑作專業講解,梁文傑老師表示,中國茶文化歷經幾千年變遷,每一隻茶具的造型、材質、色彩和銘文,都反映出了歷史的發展。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遠古旋律

在遠古時期,中國的飲茶是作為藥用而受到關注,可以說茶之為飲的前奏,人們喝茶是用飲食器具,一器多用,沒有專用的茶具。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新石器時代 寬把帶流黑陶蓋杯

漢至兩晉時,飲茶已成為較為普遍的現象。漢代王褒《僮約》中的“烹荼盡具,酺已蓋藏”“武陽買荼”是最早關於飲茶並以茶葉作為商品的記載,可以看出飲茶已進入普通人家,還有專用的飲茶器具。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漢代 硬陶把杯

盛世華章

唐代陸羽撰寫的《茶經》,將普通茶事升格成為一種文化藝能,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世界最早的茶書 陸羽《茶經》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世界最早的茶畫《蕭翼賺蘭亭圖》區域性

唐代的金銀工藝較為發達,這個時期的茶具一般以精美的金銀器為主。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唐代人用來煎茶的銀匙、銀筋、銀匕

1982年元旦,在鎮江丹徒縣丁卯橋發掘的一處唐代銀器窖藏共950餘件,一經發掘震驚全國,其中兩件鎏金雙鳳紋帶蓋大銀盒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唐代盛行煎茶或煮茶,需將茶餅碾成茶沫煮飲,據專家推測,這款器型較大的鎏金雙鳳紋帶蓋大銀盒正適合貯藏茶餅或茶沫。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盒頂雙鳳紋

大銀盒蓋面捶刻凸花,以銜草雙鳳紋為主體,邊緣刻8對相向的飛雁,間以纏枝蓮及魚子紋,腹下刻一圈牡丹花,圈足上刻有鴻雁,足邊沿飾蓮瓣紋。外底刻“力士”“伍拾肆兩壹錢貳字”銘。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盒身大雁紋

同批出土的還有兩件荷葉形銀蓋,一件殘損嚴重。唐代飲茶加鹽,此器蓋可能為貯鹽器蓋。

荷葉銀蓋呈卷邊荷葉形,頂飾柿蒂墊飾及曲狀鈕,蓋面鏨刻雙曲線以表現荷葉細密的葉脈,內邊刻“力士”二字。該器寫實風格較強,荷葉的莖、葉脈都十分逼真,鏨刻工藝精細,線條流暢且疏密有致。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更為靈動的是,荷葉邊口懸魚四尾,取魚戲蓮葉間,蓮蓮(連連)有魚的意思。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文人情懷

宋代,飲茶之風得到帝王將相、文人雅士乃至民間百工的崇尚,茶文化空前繁榮。其上承唐代精緻的煮茶法而有創新,窮盡雅緻的點茶法成為飲茶的主流方式,對日本的抹茶道影響至深,並延續至今。

宋代的審美觀念極力凸顯素雅風格,茶具造型簡約,線條流暢,釉色清雅。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青白釉,也叫湖田釉、影青釉,釉色介於青白二者之間,淡雅清新,倍受宋朝文人雅士推崇。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這款宋代景德鎮青白釉帶託盞的盞口有一些黑色痕跡。據梁文傑老師介紹,當時因為燒製工藝原因,盞口一圈無法上釉。使用者在喝茶時嘴唇碰到盞口會感覺比較毛糙,所以時興在此處鑲上一圈銀邊或者銅邊,黑色痕跡是銀邊氧化脫落後留下的。

這隻北宋龍泉窯青釉瓷杯出土於鎮江寶蓋山宋代僧人衝照大師之墓,器型簡約雅緻,釉色呈粉青色,杯身有蓮瓣紋。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龍泉窯,始於兩晉,鼎盛於宋,衰敗於明,結束於清,是中國製瓷史上流傳時間最長的窯系,歷時長達1600年。龍泉窯燒製時間長,工藝精湛,以青翠肥潤的釉色見長,在世界範圍內流傳最廣,是宋元時期最重要的外銷瓷之一。

宋代社會盛行飲茶、鬥茶的風尚。宋代文人范仲淹在《和章岷從事鬥茶歌》中曾這樣描述鬥茶場景: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南宋劉松年所繪《鬥茶圖》

宋人鬥茶,從器、水、火的選擇到最終的茶湯效果,都很注重感官體驗和藝術審美。這幾款南宋吉州窯黑釉茶盞(左一、左三)、吉州窯玳瑁茶碗(左二)和吉州窯褐地白彩花紋茶盞(右一)外觀樸拙,正符合當時鬥茶的審美需求。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上品茶點成後的茶湯之色尚白,而所選茶碗為黑、褐深釉色茶碗。深重釉色的碗壁,映襯著白色的茶湯,這種強烈反差對比的審美情趣在中國古代是不多見的,獨具時代特色。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宋代的漆器工藝也達到了較高水平,不僅官方設有漆器生產的專門管理機構,民間製作漆器也很普遍。宋代漆器素色較多,多以造型取勝,此漆盒可用於盛裝茶餅、茶沫,漆碗可用來飲茶。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溢彩流光

經過宋元時期的社會動盪,明清兩代的製茶業與飲茶方式發生重要變革。伴隨著茶葉加工方法的簡化,茶的品飲方式也發生了改變,逐漸趨於簡化,形成一套從簡行事的烹飲方法。這一時期出土的茶具以紫砂茶具為多,這與明代飲茶習俗的變化有關。

我們現在接觸到的紫砂壺泡茶,都是先將茶葉放在壺中,再倒入開水沖泡,但在明代,紫砂壺更多地被用來烹茶。人們把紫砂壺放在小竹爐子上,燒茶煮茶。這些紫砂壺底部有煙燻痕跡,應是用來煮茶,而不是泡茶沏茶的。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明代畫家王問所繪的《煮茶圖》區域性,小竹爐上架著把紫砂提樑壺

而我們日常方言中所說的銚子,在這裡也能找到相應的器具——明代紫砂穿心銚。銚子內部有排氣孔,蓋因為歷史原因遺失了。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明末清初,社會局勢震動加劇,老百姓水深火熱,文人雅士消極悲觀,將這份亡國情懷寄託體現在文學作品裡。這段時期茶具上的繪畫圖案也極富時代特色,它將繪畫和書法與青花瓷器的燒造工藝結合起來,被後人稱為“秋葉題詩”。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所謂“秋葉題詩”者,就是在盤子或碗的中間部位畫出一片梧桐樹葉,於葉子的旁邊題寫短詩兩句,多為“梧桐葉落,天下皆秋”,借落葉悲秋而隱喻時政。

此題材的繪畫技法瀟灑飄逸,書法題寫俊巧自如,很是受到當時各階層人士的喜愛,並流傳甚廣。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乾隆年間,每年新正必舉行茶宴。茶宴有一套禮儀程式,先由皇帝出題定韻,然後品茗、品茶點,茶宴上準備的茶名為“三清茶”,用梅花、佛手,松實沃雪烹茶。三清碗是清代皇室定製的茶具,在茶宴上,乾隆會把三清茶具賞給一些在賦詩聯句中表現突出的大臣作為嘉獎。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清朝時期的統治者保留著喝奶茶、酥油茶的習慣,所用的奶茶碗用窨子木鎏金製成,這種奶茶碗的形制也影響了當時御窯廠瓷器的生產。這款乾隆時期的仿木紋釉奶茶碗外緣仿木紋紋理清晰,內裡的金釉釉面質感逼真。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在清代,玉的用途十分廣泛,碗、盤、壺、杯、盒等各類生活用品,都有玉製品的身影,茶具也不例外。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清代桃形瑪瑙杯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清代翡翠帶託蓋碗

我們所見的茶托一般為圓形,這款嘉慶時期的花形茶托器型獨特,還有船形、元寶形茶托。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鎮江西津渡在開發時,發現了茶坊茶寮的遺址,裡面有大量的瓷器茶具殘片。這些清代冬青釉帶託蓋碗與青花纏枝花卉紋帶託蓋碗都是經過修補得來,器身留有石膏修補的痕跡。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粉彩瓷是琺琅彩之外,清宮廷又一創燒的彩瓷。晚清時期,粉彩瓷器上的圖案多以人物故事為主題,瓷質白細,畫工細膩生動。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清代白地粉彩人物紋茶盞,所繪圖案為《西廂記》中崔鶯鶯送張生赴考的情節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清代粉彩嬰戲紋雞缸杯

來自甘肅天水的盧女士在常工作已4年,閒暇之餘,她喜歡來常博逛一逛,看一看,她坦言自己對茶文化了解得並不多。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透過本次展覽,盧女士對江南乃至中國的茶文化有了一些感性認知:“祖國大江南北,各地大不相同,但也有共同點。我們甘肅一般喝罐罐茶,小鐵罐裝水在爐子上燒,水開後放茶葉、烤棗等,煮得很濃,年輕人喝不慣,很多老年人一天都離不開(罐罐茶),還能邊喝邊烤火。”

喜歡看展的盧女士前不久在線上報名參加常州博物館志願者招募,目前還在等待結果。“希望能透過吧,我很喜歡在博物館安安靜靜看展的感覺,還能漲漲知識。”

2020年第一縷茶香已飄然而至,來常博,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揀茶為款同心友 築室因藏善本書

飲茶文化歷經千年歲月,依然散發著悠遠的醇香。讓觀眾透過歷代精品茶具,領略古代茶具之精美,回味中國傳統茶文化,並將這種寄託於茶的古韻情懷流傳下去。

古韻茶香——鎮江博物館藏曆代茶具精品展

展出時間:2020年1月10日-2020年3月8日

展出地點:常州博物館一樓臨時展廳

——————END——————

文字/編輯 梧桐

攝影 小建

資料內容源於常州博物館

部分圖片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