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1

學習佛教,“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文/張福遠

今天,人們經常用“外來的和尚會念經”這句俗語來形容從外單位請來或調來的人,比原單位的人要受到更多的重視。其中不乏嫉妒、諷刺,甚至貶低之意。“外來的和尚會念經”這句俗語如果從源頭上來看,還的確如此,這是因為和佛教的起源與傳播有關。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佛教起源於印度,在古代,中國的佛教並不完善,有很多經都不全面,印度的和尚來到中國後講經說法,所以中國的和尚就說“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在佛教創立的初期,“外來的和尚會念經”這句話,如果在“和尚”前面加一個定語“印度”後,放在任何一個印度以外的國家恐怕都是對的。佛教作為一種宗教在漢朝就已經傳入中國,玄奘和尚受命於唐太宗李世民西行印度取得真經的歷史事實,明朝人吳承恩《西遊記》裡面描述的神話故事都充分說明很久以前的“經”沒有印度和尚念得好。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佛學是從印度傳進來的,所以原版的佛經都不是中國文字,而是梵文。翻譯的過程中由於譯者的水平問題就難免會出錯。而本土和尚大多以訛傳訛,所以早期研究佛學的人在研學經文的時候,不僅意思不一定正確,就連發音也是錯誤不少。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從中亞地區來了大量的僧人傳法,這些僧人不僅精通佛經,而且也很懂中文,他們又重新譯出不少規範的佛經,而且一改以前借用道家的詞語來解釋佛經的局面,創造了一些佛家專用的詞彙。這樣就給大眾的印象是外來的和尚比我們本地的和尚要會念經。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正是由於佛教在傳播過程中的這些問題,使人們長期以來形成了“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的印象,並逐漸形成了今天我們所使用的俗語。不過,現在使用這一俗語時除了原先的第一層含義:外面的和尚比本土的和尚有真本事,確實比本土和尚會念經之外,還有了第二層含義:本地少數一些人總認為外來的東西就是比自己的好,沒有看清本土的人同樣具有實力。目前,人們更多使用的是第二種含義。

關於·軍山文化傳媒

軍山文化傳媒:

打造精品平臺,讓你們的生活更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