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記得塗伊第一次聽到這句話還是出自於母親之口,那時候母親總是以這句話來教育我們要尊老愛幼。不過直到後來塗伊在課堂中學到這句話後才發現,母親當時念這句話的時候一直說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能她並不知道第一個“老”是做動詞當作尊敬老人講,第二三個“老”才 是作名詞當老人講,不過這也絲毫不影響塗伊從小就將這句話記在了心中。

各位客官大家好,我是塗伊,歡迎來到

月來客棧

今天是2022年1月14日農曆臘月十二。今天塗伊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最近在《孟子》中看的一篇文章,其中部分內容相信大多數客官在中學也曾學過。不過可能當初大多數客官在學習時都只是抱著記住以應付考試的目的,對其中的道理也都沒有靜下心去思考。現在,就讓各位客官跟著塗伊的腳步來重新讀讀這些經典。

鑑於這類文章篇幅很長,如果既摘錄全文又輔以註釋那整個內容一定顯得枯燥無味,所以今後這類文章塗伊都會採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敘述,並同時只摘錄那些經典上口的原文句子各位客官品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有一天,齊宣王問孟子說:“齊桓(huán)公、晉文公稱霸的事,你可以講給我聽聽嗎?”

孟子回答說:“孔子這些人中沒有講述齊桓公、晉文公事情的人,因此後世沒有流傳,所以我並沒有聽說過這類事。大王如果一定要我說,那就讓我來講講用道德的力量統一天下的王道吧?”

齊宣王問到:“那要具備什麼樣的德行,才可以稱王呢?”

孟子說:“使人民安定便能稱王,並且此時再也沒有人可以抵禦他。”

「保民而王(wàng),莫之能御(yù)也。」

此時齊宣王好奇地問到:“先生您看像我這樣的人,能夠保全百姓嗎?”孟子回到:“可以。”

謹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聽孟子這麼一說齊宣王倒是更加好奇了,連聲追問到:“先生是如何知道我可以的呢?”

孟子說:“我聽說有一次您坐在大殿上,一個人牽牛從殿下走過。您看見這個人,問他要將牛牽到哪裡去?那人回答準備用它的血來塗在鐘上行祭。於是您便下令放了它!還說不忍看到它那恐懼戰慄的樣子。並且最後還用一頭羊換了這頭牛,不知道有沒有這件事?”

齊宣王回到:“先生,確有此事。但這又能說明什麼呢?”

孟子回答說:“有這樣的心就足以稱王於天下了。雖然百姓都認為大王您吝嗇一頭牛,但是誠然我知道您這是出於於心不忍的緣故。“

齊宣王說:“是啊,還是先生您瞭解我。齊國雖然土地狹小,但我怎麼至於吝嗇一頭牛呢?我就是因為不忍看它那恐懼戰慄的樣子,沒有罪過卻要走向死亡的,所以用羊去換了它。”

孟子說:“雖然如此,但您也不要對百姓認為您吝嗇而感到奇怪。大王您這樣以小換大百姓又怎麼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沒有罪過卻要走向死亡,那麼把牛換成羊又有什麼區別呢?”

此時宣王笑著說:“那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想法呢?,我的確不是因為吝嗇錢財才以羊換掉牛的,這麼看來老百姓說我吝嗇是理所應當的了。”

孟子回答說:“沒有關係,這已經體現了大王您的仁愛之道。不過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您看到了牛而沒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對於飛禽走獸:看見它活著便不忍心看它死;聽到它哀鳴的聲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不接近廚房。”

「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páo)廚也。」

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

齊宣王高興地說到:“我雖然這樣做了,但回頭再去想它卻想不出是為什麼。先生您說的這些,對於我的心真是有所觸動啊!但先生你說這種心符合王道仁政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孟子說到:“假如有人報告大王說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卻不能夠舉起一根羽毛;眼力足以看清鳥獸秋天新生細毛的末梢,卻看不到整車的柴草。那麼,大王您相信嗎?”

「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yú)薪(xīn)。則王許之乎?」

宣王立馬說到:“不相信。”

此時孟子說到:“如今大王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獸,而老百姓卻得不到您的功德,會是什麼緣故呢?這樣看來,舉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氣的緣故;看不見整車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緣故;老百姓沒有受到愛護,是不肯佈施恩德的緣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統一天下,是不肯幹,而不是不能幹。”

齊宣王又問到:“先生認為不肯幹與不能幹在表現上怎樣區別呢?”

孟子回答到:“用胳膊挾著泰山去跳過渤海,告訴別人自己做不到這確實是做不到。但向老者折腰行鞠躬禮,如果也告訴別人說自己做不到,那這就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之所以不能統一天下,不屬於用胳膊挾泰山去跳過渤海這一類的事;大王不能統一天下是屬於向老者折腰行鞠躬禮一類的事。尊敬自己的老人,進而推廣到尊敬別人家的老人;愛護自己的孩子,進而推廣到愛護別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統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轉動東西那麼容易了。

挾(xié)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wāng)之不王(wàng),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推恩足以保四海

《詩經》裡也說,先給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樣,再推廣到自己兄弟,進而治理好一家一國說的就是把這樣的心推廣到他人身上罷了。所以,推廣恩德足以安撫四海百姓,不推廣恩德連妻子兒女都安撫不了。如今大王您的恩德足以推廣到禽獸身上,而老百姓卻得不到您的好處,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用秤稱,才能知道輕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長短,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這樣。大王,您請思量一下吧!還是說大王您要發動戰爭,使將士冒生命的危險,與各諸侯國結怨,這樣心裡才痛快?”

詩云:‘刑于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

「權,然後知輕重;度(duó),然後知長短。」

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duó)之。

齊宣王連忙說到:“不是的,我怎麼會這樣做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這辦法求得我最想要的東西罷了。”

孟子進一步問到:“大王您最想要的東西是什麼可以說給我聽聽嗎?”

此時齊宣王只是笑卻不說話。

於是孟子反問道:“大王是因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夠吃呢?還是因為又輕又暖的衣服不夠穿呢?又或是因為美女不夠看呢?美妙的音樂不夠聽呢?左右受寵愛的大臣不夠用呢?我想這些東西您的大臣們應該都能充分地提供給大王了,不過大王真是為了這些嗎?”

宣王說:“不是,我不是為了這些。”

緣木求魚

孟子說:“那麼既然如此,大王所最想得到的東西應該就是開拓疆土,使秦國、楚國來朝見,統治整個中原地區,安撫四方的少數民族。但是如果以現在這樣的做法,去謀求大王心中的理想就像爬到樹上卻要抓魚一樣。”

齊宣王急忙說到:“真的像先生你說的這麼嚴重嗎?”

孟子說:“何止,恐怕比這還嚴重。爬到樹上去抓魚,雖然抓不到魚卻沒有什麼後禍;假使用這樣的做法,去謀求這樣的理想,又盡心盡力地去幹,結果必然有災禍。”

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

齊宣王說:“這又是什麼道理可以讓我聽聽嗎?”

孟子問到:“如果鄒國和楚國打仗,大王認為誰勝呢?”

齊宣王說:“楚國會勝。”

孟子說:“那麼,小國本來就不可以與大國為敵,人少的國家本來就不可以與人多的國家為敵,弱國本來就不可以與強國為敵。天下的土地縱橫各一千多里的國家有九個,整個齊國的土地算起來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這與鄒國和楚國打仗有什麼不同呢?還是回到根本上來吧。如果大王您現在釋出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當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來做官,種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來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貨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國那些憎恨他們君主的人都想跑來向您申訴。如果像這樣,誰還能抵擋您呢?”

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於鄒敵楚哉?盍(hé)亦反其本矣?今王發政施仁,

「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商賈(gǔ)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塗,天下之慾疾其君者皆欲赴愬(sù)於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齊宣王說:“先生我糊塗,不能懂得這個道理。希望先生您幫助我實現我的願望。明確的指教我,我雖然不聰慧,請讓我試一試。”

吾惛(hūn),不能進於是矣。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

「我雖不敏,請嘗試之」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

孟子回答說:“沒有長久可以維持生活的產業而常有善心,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於老百姓,由於沒有固定的產業,因此也就沒有長久不變的心。進一步,如果沒有長久不變的善心那就會不服從約束、犯上作亂,以及更多類似的事情。最終,等到他們犯了罪,然後再用刑法去處罰他們,這樣做無異於是陷害人民(因為您沒有使得他們有固定的產業)。但哪又有仁愛的君主掌權,卻可以做這種陷害百姓的事呢?

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闢(pì )邪侈(chǐ),無不為已。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

所以英明的君主一定能夠使得老百姓的產業做到上能贍養父母,下能養活妻子兒女;年景好時能豐衣足食,年景不好也不致於餓死。在做到這一步的基礎之上再來督促他們行善做好事,自然而然老百姓就容易跟隨國君走了。但如今規定人民的產業,上既不能贍養父母,下也不能養活妻子兒女,好年景也總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壞年景免不了要餓死。在這種情況下把自己從死亡中救出來恐怕都還不夠,哪裡還顧得上講求禮義呢?

「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

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

大王如若真想施行仁政,為什麼不回到根本上來呢?給每家五畝地的住宅,種上桑樹,那麼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上絲織的衣服了;雞、小豬、狗、大豬這些家畜,不要失去(餵養繁殖的)時節,七十歲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畝的田地,不要(因勞役)耽誤了農時,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捱餓了;重視學校的教育,反覆地用孝順父母,尊重兄長的道理叮嚀他們,頭髮斑白的老人便不會再揹著、頂著東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絲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餓受凍,如果這樣還不能統一天下,那是沒有的(事情)。”

王欲行之,則盍(hé)反其本矣;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bó)矣;雞、豚、狗、彘(zhì)之畜(xù),無(wù)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yì)帛(bó)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總結

塗伊在反覆多次讀完這些內容後只有一個感嘆,那就是古人先賢的智慧真是太偉大了,太了不起了!上到治國理政,下到修身齊家,無不像一盞明燈一樣處處指引著我們。雖然歷史總是一輪一輪此起彼伏地發生改變,但是這千百年來沉澱下來的古老智慧卻沒有改變,它就像夜空中那一顆顆閃爍的繁星,一直在靜靜地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它,然後用它來點亮我們人生中的那些黑暗時刻。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此結束,祝大家週末愉快。我是塗伊,我們月來客棧見!

引用

[1] 梁惠王章句上·第七、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