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王朝的國之重器:玉鉞

和田碧玉斜刃鉞。

高11公分,寬5。8公分,厚0。8公分。

殷商王朝的國之重器:玉鉞

玉鉞是殷商王朝的國之重器,這是玉鉞正面

青玉。玉質精美,區域性受沁嚴重,出現雞骨白沁,值得注意的是,在雞骨白沁與原玉質之間,有褐色沁出現,似為過渡,這一受沁的特殊現象在殷商玉器中時有發現,雞骨白與褐色沁色之間邊緣彌散摻雜,過渡自然。玉鉞上部有黃白色沁,深淺不同的沁入玉里。玉鉞單面有紋飾,另一面光素無紋,且留有原玉料的毛邊,顯見是為了最大限度的使用玉料,不肯將毛邊跎磨掉。這些留存的毛邊中,殘留的雜物極難清除。

殷商王朝的國之重器:玉鉞

玉鉞造型上窄下寬,斜刃,刃部較鋒利,沒有使用痕跡。玉鉞上部用兩條平行的絃線劃分出一個框形的紋飾區域,方框內跎刻殷商時代最為常見的、雙陰線組成的捲曲雲紋,紋飾跎刻流暢、嫻熟,殷商時代紋飾跎刻的一個特點是,在需要跎刻紋飾的範圍裡,紋飾會將這一範圍最大限度的佔滿,紋飾周邊不留空隙,這件玉鉞的紋飾區域,也正是這樣,方框內的捲曲雲紋周邊沒有留下空隙。

殷商王朝的國之重器:玉鉞

玉鉞是殷商王朝的國之重器,是王朝軍權和王權的象徵物,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和藝術價值。

玉鉞的上部有一單向鑽孔,由於“鑽頭”的壓力,在鑽孔即將通透時,壓力將玉表“衝破”,形成了“毛邊”,玉鉞的背面鑽孔周圍,可見鑽孔形成的“毛邊”現象。

殷商王朝的國之重器:玉鉞

斜刃玉鉞的鑽孔,應該不是單純用來穿繩佩系的,原因是:玉鉞體積較大,重量較大,佩飾不便;玉鉞的鑽孔應該是用來捆系在木杆等把柄上穿繩時用的。較小的玉鉞,一般可以方便的作為佩飾,較大的玉鉞不排除捆系在把柄上作為禮器使用。

殷商王朝的國之重器:玉鉞